正文 第17章 《紅樓夢》是如何寫出來的(2 / 3)

在以後的幾年裏,莎士比亞又寫出了《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它們和《哈姆雷特》一起被稱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1616年,莎士比亞離開了人世。在52年的生涯中,他為世人留下了37個劇本,一卷十四行詩和兩部敘事長詩。他的劇本至今還在世界各地演出。在他的生日那天,每年都有許多國家上演他的戲劇紀念他。馬克思稱他是“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他的墓在他故鄉的一座小教堂旁,每年都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像朝聖一般去瞻仰。

你知道二十四史的作者嗎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代共三千多年的曆史。

《漢書》東漢班固著。記載了西漢時代的曆史。

《後漢書》南朝宋範曄著。記載了東漢時代的曆史。

《三國誌》西晉陳壽著。記載了魏、蜀、吳三國時代的曆史。

《晉書》唐房玄齡等21人著。記載了西晉、東晉、十六國時代的曆史。

《宋書》梁沈約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宋王朝的曆史。

《南齊書》梁蕭子顯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南齊的曆史。

《梁書》唐姚思廉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梁國的曆史。

《陳書》唐姚思廉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陳國的曆史。

《魏書》北齊魏收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魏國的曆史。

《北齊書》唐李百藥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北齊國的曆史。

《周書》唐令狐德等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周國的曆史。

《南史》唐李延壽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曆史。

《北史》唐李延壽著。記載了南北朝時期北朝的曆史。

《隋書》唐魏征等著。記載了隋朝的曆史。

《舊唐書》後晉劉煦等著。記載了唐朝的曆史。

《新唐書》宋歐陽修等著。在《舊唐書》的基礎上加工整理。

《舊五代史》宋張居正著。記載了五代的曆史。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等著。記載了五代的曆史。

《宋史》元脫脫等著。記載了宋朝的曆史。

《遼史》元脫脫等著。記載了遼代的曆史。

《金史》元脫脫等著。記載了金代的曆史。

《元史》明宋濂著。記載了元朝的曆史。

《明史》清張廷玉等著。記載了明朝的曆史。

後人將《新元史》加進,稱“二十五史”,也有人將“清史稿”加進,稱“二十五史”;還有人將《新元史》和《清史稿》都加進,稱“二十六史”。

《古文觀止》書名是什麼意思

清代人吳楚材、吳調侯兩人編選了一本古文選讀本,定名為《古文觀止》。為什麼定名為《古文觀止》呢?

“觀止”二字出於《左傳》:吳國季劄在魯國觀樂中稱讚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意思是說,這些音樂舞蹈妙極了,其他的就不要再聽再看了。後人以“觀止”稱讚所見事物盡善盡美,無以複加。

《古文觀止》收文上起東周,下至明末,共選輯文章222篇;選材廣泛,能照顧到各種文章體裁的多方麵的藝術風格。所以,作者認為,他所選輯的文章是最好的,其他文章超不出這些文章的水平。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嗎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共收入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305篇。

關於《詩經》的成書,漢代的學者有采詩的說法,在周代,每年春季天子都派人到民間去搜集民歌,然後加以篩選,配上音律,讓樂士為天子演唱。現代研究者認為,《詩經》的成書主要是周王朝在各諸侯國的協助下,搜集民間詩歌,然後經過樂師的篩選、整理、編輯而完成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公卿列士所獻的詩。在漢代還有關於孔子刪詩的說法,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古時候的詩本有3000餘篇,孔子刪其重複者,選取其合乎禮義者,最後剩下305篇。

《詩經》本來叫做《詩》或《詩三百》,隻是到了漢代,儒家學者將其奉為六經之一,因此才稱為《詩經》。秦始皇焚書坑儒時,《詩經》也遭厄運,但由於不少學者都能背誦,在漢代才又整理記敘成書。漢代傳授《詩經》的共有四家:齊人轅固、魯人申培、燕人韓嬰、趙人毛萇。後來其餘三家所傳之《詩經》漸漸亡佚,隻剩毛萇一家,所以《詩經》又稱《毛詩》。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風包括15國風,有詩160篇;雅包括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