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六種病偏愛食肉者(3 / 3)

心髒病

或許非肉食者最強有力的一個論點,便是肉食與心髒病之間的關係。在美國,每兩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死於心髒血管疾病,而這些病在肉類消耗量低的國家卻是很少聽到。美國醫藥學會會刊在九六一年曾經報導:“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髒病”。

到底是肉類中的什麼會造成對循環係統如此大的傷害?動物肉中的脂肪,譬如膽固醇,不會在人體內好好地分解,這些脂肪會附著於肉食者的血管壁上。由於不斷的累積,年複一上,血管內部會變得越來越狹窄,能通過的血液量也就越來越少。這種危險的情況就叫心髒病變。它使心髒感到很大的負擔,迫使它極為用力地將血液送到阻塞而緊縮的血管之中。結果高血壓、腦充血、心悸等毛病都發生了。最近在哈佛的科學院家們發現素食者一般的血壓都要比非素食來得低。在韓戰期間,兩百具平均年齡二十二歲的美國軍人屍體接受了檢查,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由於肉類廢物的阻塞而呈現動脈硬化的現象。同年齡的韓國士兵卻沒有這種現象。韓國人基本上以蔬食為主。

現在我們可以了解到,全國的第一號殺手,心髒病,已經是相當普及了。有越來越多的醫生嚴格地限製他們的病人所能攝取肉類的份量。他們甚至要求病人完全不吃肉。科學院家們現在體認到素食品中的粗糙及纖維質確實能降低膽固醇。加州洛馬琳達大學營養係主任瑞吉斯特博士,曾經做實驗證實,即使吃過大量的奶油,豆類中所含的物質仍能使膽固醇減少。

腐敗

當動物被殺之後,屍體中的蛋白質就會凝結並且產生自我分解的酵素。很快地,一種名為“屍毒”的變性物質就形成了。由於在死亡後就會立刻釋放出這種屍毒,動物的肉、魚類以及蛋類有一個共同的性質棗很快地分解腐敗。同時,當動物被屠殺之後冷藏起來,然後運送到肉店,再被人買回家,凍起來,煮來吃,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份晚餐已經腐壞到什麼程度了。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在先天上人類的消化係統並不打算用來消化肉類的,所以它在胃腸中通過非常緩慢。肉類約要五天才能通過人的身體。在這段期間,由腐肉所產生的肇病物質就不斷地接觸到消化器官。結腸部份就產生有毒的情況,而很快地就把腸道磨環。生肉,由於經常處於腐敗的情況中,所以就會把廚師以及任何它所接觸到的東西都汙染了。英國公共衛生局在一次屠宰場爆發出中毒事件以後,警告家庭主婦們:“處理生肉時要把它當成像牛糞一樣不衛生。”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經過烹飪也不會消滅。尤其當這肉沒有煮熟,或隻是輕微加以燒烤,如眾所周知的,它便會成為感染的來源。

腎髒病、痛風、關節炎

肉食者體內所負荷的廢物,最顯著的便是尿素與尿酸。譬如每磅的牛肉就含有大約下四公克的尿酸。一位美國醫生曾就肉食者與素食者的尿液加以分析,而發現、為了排出氮化合物,肉食者腎髒的負擔是素食者的三倍。當一個人還年輕時,他們還能承受這份負擔,所以還不至於有受到傷害或疾病的現象發生。但是當年齡漸長,腎髒提前耗損過度,它們無法再有效地作用,於是腎髒病就隨之產生。當腎髒無法再處理由於肉食所帶來的過重負擔,於是無法排除的尿酸就儲存在體內,肌肉就像海棉一樣加以吸收;當把水份吸乾之後,它就變硬而形成結晶體。當它停留在關節裏,痛風、風濕痛、關節炎等症狀就產生了。當尿酸積聚在神經,就產生神經炎與坐骨神經痛。現在有許多醫生對於罹患上述病症的病人,不是要他們完全停止吃肉,就是嚴格地限製他們的吃肉量。

排泄困難

既然我們的消化係統並不適合於吃肉,因此肉食者抱怨排泄困難則是必然的結果。肉類,由於纖維質極少的這個缺點,所以它在人體的消化管道之中移動得非常緩慢,因此在我們的社會中,慢性便秘幾乎成為共同的苦惱。

許多近代的研究報告顯示,促使健康政黨排泄的纖維質,隻有從恰當的素食品之中得到。與肉類相形之下,蔬菜、穀類與水果保有較多的水份而易於通過消化道。蔬菜擁有大量的天然食物纖維,而這種物正足以預防疾病。根據現代研究,天然纖維能有效地防止盲腸炎、結腸炎、心髒病與肥胖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