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不必委曲求全(1 / 1)

一個沒有遠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隻沒有翅膀的鳥,一台沒有馬達的機器,一盞沒有鎢絲的燈泡。

委曲求全不利於自己的進步,更不利於自己的事業,因為有了委曲求全的思想,也就有了依靠外界環境的依賴感,個人的突破進取心就消失了。可能是由於“身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寄人籬下的思想指導,生活中的許多人麵對現狀,常懷有能過則過的遷就思想,這種做法是不妥的。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境況,如果能夠向前大膽一躍,很可能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發現。

隻有突破現狀,超越現狀,才可能有新的自我,這種突破精神說到底是一種反抗精神。無論是曆史還是當代生活,這種情況都是屢見不鮮的。著名的馬裏林·門羅是人群中極富有個性的典型人物,因回答記者提問晚上睡覺穿什麼睡衣,而回答是錢納爾5號(香水)轟動一時的馬裏林·門羅,是1962年好萊塢刮起三股颶風之一。她拒絕所有使她委曲求全的生活,就因為這些拒絕能使她不斷找到新的自我。

可以這麼說,馬裏林·門羅的一生中,由於不接受眼前的現狀,屢屢拒絕在常人看來可以勉強生活的婚姻大事。

馬裏林·門羅16歲就結了婚,但她那位丈夫常說她不做家務,並在小東西上找門羅的錯,致使她決定離婚,拒絕一切不快樂的事情與她相伴。此後馬裏林·門羅又嫁給了棒球運動員喬·迪馬焦。雖然她對第二次婚姻抱著很大的希望,但這次婚姻隻維持了9個月。可以肯定地說,馬裏林·門羅作為家庭主婦,是最低等的。她的第二個丈夫也是因她不拘小節而惱火,他動不動就為門羅不關電燈和刷牙時忘記了蓋牙膏蓋而大動肝火。門羅很奇怪,為什麼這些不事也能使他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後來她又決定離開迪馬焦,另尋幸福。

在拍攝《第七年的風流事》中與著名劇作家阿薩·米拉相識並相愛。米拉實際是門羅小時候就仰慕的偶像,對於這次婚姻她全力以赴,並為討好丈夫改信了猶太教。一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英國記者曾問她:“門羅小姐,你喜歡貝多芬的古典音樂嗎?”門羅回答:“不錯,我喜歡路易·亞姆斯多侖格的爵士音樂,還喜歡貝多芬的古典音樂。”那位記者輕蔑地又追問道:“喲,貝多芬的,喜歡他的什麼曲子?”門羅不知該怎樣回答,用求救的目光望了一眼丈夫,她渴望此時丈夫能幫她解圍,然而他並沒有開尊口,使門羅大出了洋相。

門羅開始察覺到丈夫對自己已經不滿,她曾多次提出讓丈夫給她灌輸點知識的養分,米拉認為她神經質,病態心理,不宜那樣做。致使本來就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門羅更加空虛,以致於不知每天的日程該怎樣安排,幾乎天天晚上都要服用超量的安眠藥後才能入睡。

在門羅16歲當模特時,就發現自己穿上緊身衣服,那些男人目光就會跟著她轉,導致她最後終於做了裸體演員。雖然她很善於拒絕不好的東西,但那些拒而不完的東西仍然緊跟其後。有人貶低她說:“馬裏林·門羅算什麼?隻不過是一個靠乳高而吃香,靠臀美而走紅的裸體演員,牛肉一塊!”

這種具有強烈貶低情緒的言辭,完全是由於門羅個人不委曲求全的反抗精神所招來的。但這是追求幸福所無法避免的,他比起自己的幸福來又算得上什麼呢,這種拒絕委身於男子的精神,給世界上所有女性立了一麵旗幟,也為他成為世界上具有知名度的影星增添了幾分磁性魅力。從她的身上,現代女性必須學習的就是,女性不應該絕對服從於自己的男人,應該拒絕家庭暴力,不要為了維係家庭的存在而委曲求全。

打破一個舊的世界,必將有新的天地接納你,何必委曲求全於眼前的現狀,這是對自己幸福的責任,為這樣的事情拒絕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