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人人都有自己的天地(1 / 1)

我不很在乎我在別人的心目中是如何,而是更重視我在自己的心目中如何;我要靠自己而富足,不是靠求借於人。

作為一個人,他不可能不在大眾的公共場合裏工作、學習、生活,有的時候,由於工作原因,可能他必須在許多人組成的集體中出現;有的時候他由於自己的知識營養的缺乏,可能就會自己獨自學習自己需要的東西;也有的時候,他因為自己事業的需要,他必須拒絕別人的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和手頭的事情等等。正是因為這些個人的客觀因素,從而形成了個人事實上的與人不同,有時表現為格格不入,這就是說人人肯定有他自己的個人天地。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從個人責任的角度出發,他就必須保持自己的天地,使之完整、完美。在這方麵一些世界的成名成家的大人物,他們似乎就做的很好,在自己擁有的天地裏,拒絕所有可能影響他們獨自生活軌跡的人和事。

拒絕和自己的生活不相容的事情,人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美國第十九任總統,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在沒有擔任總統之前,曾拒絕搞競選活動。由於當時他是陸軍少將軍銜,所以就指責別人所提的建議,堅決不讚成回去搞競選活動。他解釋說:“我現在還有別的事要幹。一名在職軍官在這種危機關頭擅離崗位去搞競選,我想不管是誰都應當梟首示眾。你們完全可以相信,我絕對不會幹這種事情的。”也許正是由於他的這種愛國主義熱情,使他當選為1865年的國會眾議員。

此後,海斯曾3次被當選擔任6年俄亥俄州的州長,並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膽地對俄亥俄州進行改革。使監獄、精神病院、以及教育部門等有了明顯改善,深受人民的好評,為他走上總統寶座,開辟了一條良好的通道。

在格蘭特政府腐敗和持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海斯以很大的優勢,以185票當選為總統,並宣誓就職。成為了美國第十九任總統。這是他當初的拒絕,使他獲得了競選勝利的人格資本。試想如果他當初放棄了自己的軍事選擇,而全力以赴競選活動,那他在人們心目中還是愛國主義人士的形象嗎!這裏他的拒絕,幾乎就是一種製勝的手段和贏家的資本。他後來能夠屢次競選贏得勝利,成績不能不和當初他拒絕份外之事有關。

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想象,如果自己的生活讓一些與自己毫不相幹的事情所幹擾,那自己的正常生活就受到影響;如果自己的工作讓一些與工作不相幹的事情所充塞,那自己的工作就不可能完成。

優秀的采購員要對市場信息了如指掌,精明的經濟師要對了市場動態洞悉秋毫,老師要知道學生的缺陷,總統要了解人民的疾苦等等。凡此種種,自己都有自己需要了解的事情,自己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不要去幹涉他人,也不要讓他人幹涉自己,隻有各行其是,生活才稱其為生活,社會才稱其為社會。也唯其這樣,個人的生活才會健康有序,社會才會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