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三分心平氣和,退一步海闊天空。暫時的忍讓不等於沒有出息,而是爭取事業有成的一種好心靜。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你要與別人聯絡感情,就要處處尊重對方的自尊心。因為要重視對方的自尊心,則必須抑製你自己的好勝心,從而成全對方的好勝心。抑製自己的好勝心,實際上就是拒絕自己顯名在外的心切,拒絕自己不給別人留下坡路的要強心理。
就拿比賽來說吧,即使對方技術敵不過你,你也得讓對方獲得個均勢之局,使對方知道你不是一個弱者,進一步再施巧計,把他逼得很緊,讓他知道你是個能手。下一步,再故意留個破綻,讓他突圍而出,從劣勢轉為均勢,從均勢轉為優勢,結果反把最後的勝利讓於對方。對方得到的這個勝利,不但費過許多心力,而且經過危險而複安,精神一定振奮,對你也有敬佩之心。
不過安排破綻,必須十分自然,千萬不要讓對方明白,這是你有意使他勝利,否則便顯得你很虛偽,他對勝利,也沒有多大興趣,這就是你讓步的失敗。其中最難的問題是,起初你還能以理智自持,比賽到後來,感情一時衝動,好勝心勃發,不肯再作讓步,也是常有的事,或者在有意無意之間,無論在精神上,在語氣上,在舉止上,不免流露出故意讓步的意思,那就白費心機了。
以前某顯宦,公餘之暇喜歡下棋,自負是國手,有人在他門下做一名食客,有一天與顯宦對弈,一出手便咄咄逼人,顯宦知是勁敵,比賽到後來,竟逼得顯宦心神失常虛汗立下,食客見對方焦急的神情,格外高興,故意留下一破綻,給某顯宦發現了,立即進攻,滿以為可以轉敗為勝,誰知食客突然使出殺手鐧,一子下盤,很得意地說道,你還想不死麼?顯宦遭此打擊,心中大不高興,立起身來就走。
據說該顯宦向來看重於修養,胸襟比普通人寬大,但也受不了這種刺激,因為對於食客,始終不能忘懷;而那食客呢,一直是莫名其妙,搞不懂為什麼顯宦不再與他下棋。該顯宦本能使食客富且貴,為了這一點不快,老是不肯提拔此人,此人隻好鬱鬱不得誌,以食客終其身。也許他要自認命薄,誰知卻是因為忽略了對方的自尊心,抑製不住自己的好勝心,小過失鑄成了終身的大錯。當然這種教訓似乎有庸俗的一麵,可它仍不失為給人們的教育一課。
有的時候,一個人應當以自己的誌向為目標,拒絕別人的挑釁,排除自己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障礙。鴻鵠誌在千裏,大可不必與矮簷下的麻雀一般見識,一比勝負。一代名將韓信,曾經忍辱胯下而過,後來遂能成為大將。
一天,韓信在街上遊逛,被一個殺豬佬的兒子瞧見了。這個小子看韓信一副寒酸相,就存心欺侮他。來到韓信麵前,故意挑釁他,說他的寶劍是用來炫耀自己身份的,而且要求韓信有膽量就殺了他,沒有膽量的話就讓韓信從他的胯下鑽過去。同時還真的叉開雙腿,露出一副市井無賴之相。韓信看看這小子,搖搖頭,歎口氣,就俯下身子,真的從他胯下爬了過去。圍觀的人哄堂大笑,都以為韓信沒出息,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可是韓信此次的忍讓,卻使他更加努力,後來受到劉邦的重用,官拜大將軍。
可見,暫時的讓步並不是沒有出息,而是去贏得一份心平氣和的境界,去爭取自己的事業有成。當然我們不是說,任何高人一籌的技藝都必須加以掩飾,裝作自己一無是處,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隻是說在別人沒法收場的情況下給人以麵子,而且我們給別人偷走路也沒什麼有違原則的問題。如果真能夠做到拒絕自己一時逞能的欲望,讓人一步心平氣和的話,一個人的修養真是到家了,相信他會因之而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