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老鼠的智謀(1 / 2)

作為智慧的人類,最大的優點應該是懂得變化規律,能動地應變周圍環境的客觀變化。如果人類丟掉這一優點,就是為人的失敗,這樣就比不上一隻老鼠更為明白事理。有這麼一則故事,一隻老鼠偷偷地跑過去,站在油罐邊先四處張望幾下,發現沒人,便爬上了罐口。然而,罐子太深,老鼠的嘴再長也偷吃不到油了,除非他跳進罐內。但這一現實是難不倒老鼠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跳進罐內,而是轉過身支起長長的尾巴伸進罐內,用尾巴沾滿油後再放進嘴裏不停地舔食。就這樣,它吃到了美味。這隻聰明的老鼠一邊偷吃著油,一邊不停地四處張望,觀察動靜。

可見,老鼠偷油是夠狡猾的。其實,用“狡猾”一詞多少帶有一些感情色彩,準確地說應該是“智慧”,而這智慧就是變通。罐深嘴夠不著怎麼辦?跳進罐內將被淹死?問題擺在了老鼠麵前。倘若這是一隻不思進取的老鼠,它也許會抱著知足常樂的心態放棄這次機會,但恰恰這是一隻想成功的老鼠。那要想成功,就隻有兩個字:變通!於是,老鼠改變了吃食的方式,它不再用嘴直接去吃油,而繞了一個彎,用尾巴來傳送油。最終它吃到了油,獲得了成功。如果老鼠不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仍然按照過去的方式,它肯定吃不到油,或者吃到了油卻丟掉了命。老鼠隻所以能解決這一難題,關鍵就在於它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而采取了變通的方法。

人不是魚而要過河,一變通,便有了船。人沒有鋼牙利齒要與野獸搏鬥,一變通,於是便有了刀和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切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們善於變通。換句話說,一個人變通能力的大小決定了成功的大小,決定了他幹的事業的大小。如果一個人不願變通、不敢變通、不會變通,那麼,他也就注定失敗。

常常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確如此,世界在不停地變化,社會在不停地變化,我們自己也在不停地變化。“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今天我們每個人隻要回想一下十年前的自己,都不由得會感慨萬千。我們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此巨大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像能掐會算的諸葛亮一樣,把一切變化都計劃在內。

一則幽默故事說,一位老兄昏睡,十年之後才醒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他的股票經紀人。經紀人告訴他:“老弟,你的A股票己漲到500萬美元,B股漲到1000萬美元。”

“我發財了!”這位老兄歡呼起來。

這時,電話接線員插話說:“先生,三分鍾己到,請付電話費100萬美元。”

這個故事說明,一切都在變化,有時情況變化得令人不可思議,大大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因此,我們隻有用變通的辦法來應付周圍發生的這一切變化。

二戰前,為了防止德國軍隊的人侵,法國人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禦工事:馬其諾防線。蘇聯一些高級將領參觀完這一防線後,認為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完備的軍事防禦工事,對之驚歎不己。德國侵法戰爭爆發後。一些蘇軍將領討論分析戰爭進程時,都認為馬其諾防線完全可以抵擋住德軍的進攻。據說,林彪當時也在場,並發表看法,他說:“工事是死的,人是活的。”言下之意,德軍是決不會按照法國人的計劃來行動的。當時蘇軍將領對林彪的見解不以為然。然而事實卻是德國人采取了迂回變通之法,他們翻山越嶺繞過了馬其諾防線,向法軍進行了突然襲擊。法國人苦心經營了若幹年的防線終於成為了一道廢棄的鋼筋水泥長龍,一點作用也沒發揮出來。後來蘇軍將領對林彪佩服得五體投地。馬其諾防線對德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題,要克服這一難題,硬撞無疑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但馬其諾防線是凝固不動的,而人卻可以運動,可以變化,可以另選一條道路通往法國。德軍采取了變化,一變就通,德軍終於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