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在河裏釣過純自然的聰明魚。可能釣很長時間也釣不上來。這時,你可能會注意到正在悠然自得地垂釣的一位老者,羨慕他一條又一條地將魚收到自己的魚蔞裏。難怪,魚都跑到他那裏去了,於是,你想占有別人的位置,但這是沒有必要的,你須知道的是釣魚也得應變。因為魚是不會聽從你的安排,它不會照著你的意思上鉤。你想釣上它來,就必須改變自己,讓你的方式適應魚的習性。
釣魚確實是一門學問。人在岸上,魚在水裏,人怎樣才能讓魚上岸呢?要讓魚上岸,就必須先了解魚的習性,它喜歡吃什麼魚餌、喜歡怎樣吃、喜歡什麼時候吃……掌握了這些情況之後,我們就要改變自己,讓自己的方法盡量去適應魚的生活習性,這樣一來,魚就會咬鉤,就會被我們釣上岸來。
這不僅是怎樣釣魚的思考,而且也是做人的經驗、成功的秘決。
任何事情都不會按照我們的主觀意誌去發展變化。我們要獲得成功,就得首先去認識事物的性質和特點,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高速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行為方式。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順應事物變化的同時,駕馭變化,走向成功。如果我們想當然地憑自己的想法去辦事,這就像不知道魚的習性一樣,恰恰會徒勞無功。
所以,做一切事、解決一切問題,我們都必須變通,都必須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自己,不斷地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方法。
有兩位朋友在北京各自開了一家川菜館。起初兩家餐館的生意都不錯,但兩位老板的思路和想法卻迥然不同。一位老板總認為川菜是多年流傳下來的特色,絕不可以更改,一改便沒了特色。因此,這家餐館總是按部就班地經營著自己的老川菜。另一位老板心眼活,他發現北京的餐飲業競爭逐漸激烈起來,喜歡老川菜的人口味也在變化。於是,他便吸收粵菜和湘菜的一些特點推出了新派川菜。這種菜肴既不失川菜的特色,又滿足了人們口味的變化,因此,生意是越做越火,在京城很快就有了三家連鎖店。而那一位固守老川菜思路的老板雖仍能維持經營,但幾年來仍然是原地踏步,沒有任何發展。
從這兩位餐館老板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一位老板之所以成功,就因為他能看清川菜的發展趨勢,順應了這一趨勢,改變了自己的思路和經營方式;而另一位老板之所以沒有發展,就在於他沒有認識到大眾口味的變化,沒有去改變、順應變化。
了解問題特征,就如同垂釣之人了解魚的習性,川菜館老板了解川菜的發展趨勢一樣。懂得這樣做的人才能是高明之人,才是成功的人。
“刻舟求劍”的故事婦孺皆知。
古代楚國有一個人,乘船渡河時不小心將自己的劍掉進了河中,於是他在船上刻下記號。等到船靠岸之後,他便順著記號跳進水中去尋找自己的劍。人們告訴他,雖然你刻的記號沒變,但船的位置卻在變化,你這樣怎麼能尋找到劍呢?
讀完這個故事的人都覺得楚人可笑,也都覺得自己不會犯楚人那樣荒唐的錯誤。但細細想來,生活中犯這種錯誤的人絕不在少數。
我住的小區裏,一位東北人開了一個東北風味的餐廳。他的理由很充足,因為大街上的東北風味的餐廳生意都不錯。於是,他挖來了有名的東北菜廚師,請來了純正東北音的服務員。餐廳開張了,頭三天生意十分火爆,但漸漸地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東北老板的頭耷拉下來了,開業前的幻想和興奮換成了沮喪和疲倦。一天,他將我拉到一旁說:“唉!你看有人要這個餐廳嗎?我想轉讓出去!”看著那張焦慮的臉,我隻好敷衍地答道:“好嗎!我幫你問問!”一個月後,餐廳似乎開始停業整修;又過了一個月後,餐廳又重新開業了;大約又過了一個月,我乘電梯上樓時,偶爾聽人說了一句:“樓下那個餐廳真火,天天排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