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禍與福不取決於上天和別人,隻取決於自己,取決於自己的應變能力。自己有了錢,生活發生了變化,那麼,你就要有能力去應對這種變化。能應對這一變化,錢就會給你帶來幸福;不會應對這一變化,錢就能給你帶來禍。所以,一個人如果有應變能力,善於變通,他常常能因禍得福;而一個人缺少應變能力,不善於變通,他往往又會因福取禍。正如老子所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正像拉羅什福科在《道德箴言錄》中所說:“幸福後麵是災禍,災禍後麵是幸福。”然而,不管是禍還是福,隻要我們擁有了變通的能力,我們就可以趨福避禍,讓幸福留下來,讓災禍遠離開。
我十分欣賞曾國藩的一句話:
“無功而受祿必有奇禍。”
這句話十分精妙。一個人要獲得一定的成功,達到一定的職位,都必須經過一定的努力。這種努力的深遠意義就在於它能鍛煉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有能力去接受即將獲得的成功。然而,現實生活中恰恰有不少人希望省掉這一辛苦努力的過程而直接獲得成功。其實,這是十分危險的,一個人突然擁有了一百萬和一個人通過努力掙了一百萬,這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也許有人會問:“不都是一百萬嗎?錢難道還有差別?”也有人會想:“誰管那麼多呢!隻要有一百萬,怎樣都行!”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個通過努力掙了一百萬,就證明此人有能力去控製這一百萬,有能力去運用這一百萬,這一百萬在他們手中極有可能變成二百萬,甚至一千萬。而突然得到一百萬的人,由於他省略了艱苦努力這個過程,他控製一百萬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培養和鍛煉,因此,一百萬在他的手裏極有可能很快消失,甚至還會給自己帶來災禍。也許有人不服,心裏會想:“我把這一百萬藏起來不花,或者放在銀行裏吃利息,這樣一百萬就不會失去了。”我不得不說持這一觀點的人想法不錯,但卻不符合實際,除非這一百萬是非法所得,花了就要掉腦袋。一般來說,一個人平時粗茶淡飯對應的是自己低微的收,而此時有了一百萬,情況發生了變化,人的心態自然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低收入時,你可以粗茶淡飯;有了一百萬時,你便不甘心如此了。如果你執意堅持粗茶淡飯,那麼,我敢肯定你的心理上一定會十分不平衡,十分別扭,十分壓抑。時間一長,心理就會出問題。倘若,話說到這裏,仍有人說:“我既可以有一百萬,又可以粗茶淡飯,還可以不受壓抑!”那麼,我敢說,其實這種人己超越了自我了,此時的一百萬對他來說己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大可將這一百萬送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