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及時反應抓機遇(1 / 1)

膽識是一個成功人士的必備的素質之一,這是由信息的共事性、時效性所決定的。在成功的道路上,機遇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但是每當機遇來臨的時候,能不能抓住,關鍵就在於處理事情的人是不是果斷,在於我們的膽識之燈是不是光芒四射了。

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必須有膽識來鼓起我們的勇氣去進行決策。也就是說不僅應該具備決策的智慧,還必須具備決策的膽識。

有膽識不是魯莽行事,不是瞎胡鬧,而是以良好的心態、迅速的行動、充分的自信等作為基礎、作為後盾的,到了關鍵的時候,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憑借高瞻遠矚的遠見卓識,果敢迅猛的冒險精神,抓住轉瞬即逝的大好良機,馬上做出決策並付諸實施。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級配備一個地區的領導班子,為了體現年輕化的原則和要求,規定這一類班子的平均年齡均不得超過45歲。由於幾個必進領導班子的人年齡較大,在選擇最後一個人選時,他的年齡就必須在35歲以下。於是,有關部門不得不放棄35歲以上的優秀幹部的人選,而把眼光集中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來。通過挑選,總算把一個年輕的副鄉長選了上來。這個人剛當了一年副鄉長,雖然素質不錯,但主要還是趕上了一個好時機,他做夢也沒想到會這麼快走上了地區的領導崗位。

時機對於辦事效果就是這樣,時機不出現,有時任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辦不好,辦不成功;一旦時機出現了,你不想辦,卻反而歪打正著,然而,這屬於一種非普遍的機會。

就正常而言,大多數辦事機遇,都是辦事主體努力創造的結果,如下級主動承擔某項重要工作而獲得了廣為人知的成績和顯露出驚人的才華,從而引起領導的重視、賞識而晉升成功。

所以,要想辦事成功,關鍵的還是要靠自己主觀努力來把握住時機。

《史記》描述經商祖師自圭的時候采用了“趨時若猛獸鷙鳥這發”的比喻,意思是說,抓住機遇就應該像猛獸、雄鷹捕捉食物那樣迅速。機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任何成功人士都會很機敏地抓住難得機遇,就像晴蜓那種敢為人先的膽識。

要想成功,沒有膽識是絕對不行的。膽識是把握成功的關鍵,這是永恒的真理!

凡是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具有浩然正氣的,都是有膽識的,勇敢的,在他們的字典裏,從來不會出現“害怕”這兩個字。他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想著自己能夠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