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要創作,就要探索,即使肢體已經殘廢,思想的火花也絕不停止迸發——這就是生命,這就是張海迪的生命寫照。張海迪5歲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她憑著常人不可想象的堅強毅力,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和研究生的課程,獲吉林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行動就是好心態的動力,行動是決定心態的主要武器。許多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備積極行動的優良作風,並對之有深刻認識。卡耐基的對於行動的觀念是“先幹了再說”;柏拉圖的行動信條是“堅持做小事也不容易”;杜茲納堅毅地“用腳畫畫”並取得成功。
從大家都很熟悉的積極分子和消極分子說起。在無數的小方麵,積極分子和消極分子之間的差異表現得淋漓盡致:
積極分子計劃去度假,他去了;消極分子計劃去度假,但把假期推遲到明年;積極分子決定發一封信給一位朋友,祝賀他取得的成就,他寫了這封信,並且馬上就發出去了;在同樣的情況下,消極分子找一個借口推遲寫這封信,結果這封信永遠也寫不出來。
在較大的問題上,這種差異表現為:
積極分子想親自創辦企業,他就很快這樣做了;消極分子也想辦一個企業,但他恰恰在關鍵時刻找到了一條最好不要經商的重要理由;一個40多歲的積極分子要調換工作,他馬上活動,不久就走人了;消極分子也想調動工作,可是他就這一問題考慮來考慮去,最後的結論是“還是不換的好”。
積極分子和消極分子之間的差別還表現在他們的各種行為方麵:
積極分子做了想做的事情,結果有了自信心和安全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更加獨立自主;消極分子沒有做想做的事,結果喪失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的能力,隻能過著平庸的生活;積極分子是做,消極分子是將要做但沒做。其共同點是想過,不同點是積極分子做了,消極分子沒做。
每個人都應成為積極分子,所以應該養成實幹的習慣。約翰?沃納梅克——美國出類拔萃的商業家這樣說過:“沒有什麼東西你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觀點:“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
要當一個成功者,必須積極地努力,積極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他們忙忙碌碌盡所能幹了一天之後,第二天又接著去幹,不斷地努力、失敗,直至成功。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隻會不斷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的生活中可能有一種愛說“假若……我已經……”的人,他們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說他以前錯過了什麼雲山霧雨的成功機會,或者正在“打算”將來幹什麼渺渺茫茫的事業。失敗者總是考慮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總是因故拖延,總是順利不起來。總是談論自己“可能已經辦成什麼事情”的人,不是進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隻是空談家。
實幹家是這麼說的:假如說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間得來的,那麼,這一夜乃是無比漫長的曆程。
因此,不要等待“時來運轉”,也不要由於等不到而覺得惱火和委曲,要從小事做起!要用行動去爭取勝利。從現在起,不要再說自己“倒黴”了。對於成功者來說,勤奮工作就是好運氣的同義詞。隻要專心一致去做好你現在所做的工作,堅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機會”就會來到。
怨天尤人不會改變你的命運,隻會耽誤你的光陰,使你沒有時間去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趕上好時間、好地方”,就去找一樣你能夠拚上一拚的工作,然後努力去幹。
幸運不是偶然的。隻要你勤奮工作,就會把幸運女神如喚來的。
行動就是一切,行動可以給你帶來好心情,可以使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