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絕世才女的最後命運(2 / 3)

其實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後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於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隻好免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嚐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於以父親的關係,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幹年以後,曹操狩獵經過這裏,還曾經前去探視。

更難得的是,蔡文姬在音樂方麵也有過人的天賦,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牆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餘,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後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後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曆,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給董祀後,感傷亂離,作《悲憤詩》,這成為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2.李清照:史上最牛女詞人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學史,還是以唐詩宋詞居多,個中高手99%都是男性,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宋代的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詞作比起那些名氣蓋天的男作家也絲毫不落下風,更有不少人將其捧為宋詞婉約派的幫主。

作為五千年來人氣超高的才女,李清照似乎也和她的出身脫不了關係。她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兒時的玩具就是詩詞書畫一類,天天和它們在一起,難免日久生情。父親李格非是濟南曆下人,進士出身,當然這都不算什麼,他最大的資本是蘇軾的學生,由於愛書成癖還搞了一個家用藏書館,並且自己寫起文章來也是一把好手,當然受當時風氣影響,偶爾寫一些詞也是很正常的。母親也了不得,是當年狀元王拱宸的孫女,文學修養也是極高的。在這樣的家庭中,天賦極高的李清照從小便會寫上幾句詞。

18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基本上可算是人間最恩愛的模範夫妻了。兩人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那種幸福的生活是怎一個甜字了得?李清照又與丈夫趙明誠互相砥礪,互相比賽,互相探討詞的寫作技巧,這樣技法一天比一天成熟起來。

有一年重陽節,李清照就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特別是最後一句,已經成了最流行的名句之一。當時趙明誠接到後,也是歎賞不已,不過出於男子漢的自尊心,也是心有不甘,當即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一連寫出了50首詞,希望能夠超過老婆。然後找到一個朋友,讓其評判,為了公平起見,他特意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假意對友人說都是自己寫的,讓朋友找出最好的那一首,結果他的朋友不假思索地說:“隻三句絕佳。”趙明誠忙問是哪三句,他的朋友帶著無限欣賞的口氣答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當時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幸福的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二人隻能隔河相望,飽嚐了相思之苦。

原來,北方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

丈夫趙明誠一直胸懷滿腔報國熱血,可惜沒多久便死去了,這無疑給李清照帶來了難以忍受的悲痛。後來在李清照孤寂之時,一個叫張汝州的為了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而李清照當時也無依無靠,於是便頂世俗之風下嫁給張汝州。婚後,二人都發現自己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現李清照並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現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鬧到後來雙方大打出手。之後,李清照又發現張汝州的官職來源於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妻子告發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的,然而李清照卻是一個剛烈女子。李清照入獄後,由於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9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草草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