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逐鹿之戰
炎黃會合後,一次著名的大戰發生在黃帝和蚩尤之間:蚩尤帶兵伐黃帝,兩軍見於逐鹿。蚩尤有81個兄弟,他們個個獸身人麵,銅頭鐵臂凶猛無比,擅長製造刀、弓弩等各種各樣的兵器。黃帝請來龍和其他奇怪的猛獸助戰。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令天女女魃,雨止;蚩尤作大霧彌三日,軍人皆惑,黃帝乃令風後法鬥機作指南車,以別四方,經過許多次激烈的戰鬥,黃帝先後殺死了蚩尤的81個兄弟,並最終活捉了蚩尤。
10.首德於木,百王之先
——伏羲氏
在太古時代,雷澤生雷神,雷澤就是古代的太湖。雷神是人頭龍身,隻要他一鼓動腹部,就會產生天雷,他住在太古時代的吳西,而吳西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淮水、泗水以南地區到浙江省湖州、嘉興一帶。雷神在太湖的旁邊留下了巨大的足跡。華胥到太湖遊玩時踩到了雷神的巨型足跡,從而感應受孕,不久便生下了伏羲。伏羲落地時便顯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樣子,為人麵蛇身。長大後,他因為超人的能力和智慧,又具備聖德而成為一代明君。
11.嚐百草之實,教民食五穀
——神農氏
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五髒六腑全都能看得見,還能看得見吃進去的東西。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為此決心嚐遍百草。據《拾遺記》記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穀,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穀掉在地上,神農拾起來埋在了土壤裏,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穀穗在手裏揉搓後放在嘴裏,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們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可是,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地嚐,最後選出了稻、黍、稷、麥、菽五穀,所以後人尊他為“五穀爺”“農皇爺”。
12.以石擊石,鑽木取火
——燧人氏
遠古人“茹毛飲血”,燧人氏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於沒有火,人們隻能吃生的食物,經常生病,壽命也很短。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個母係氏族,他們以打獵為生,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撞時產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啟發,於是發明了鑽木取火。燧人氏不僅發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13.構木為巢,以避野獸
——有巢氏
有巢氏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居所的英雄,也稱“大巢氏”。上古之世,人們穴居在野外,居無定所,常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們構木為巢,在樹上建築房屋,既可擋風遮雨,又能躲避禽獸。人們欣喜無比,紛紛效仿,從此由穴居過渡到巢居。後來,人們擁立這位聖人為王,號“有巢氏”。
14.以人為本,任人唯賢
——堯舜禪讓
傳說黃帝以後,在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出現了堯、舜、禹三個著名的領袖。堯在位70年後,年紀大了,於是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討論繼承人的問題。他的兒子丹朱很粗野,好鬧事。有人推薦丹朱繼位,堯不同意。後來大家都推舉舜,說他德才兼備,堯很高興,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並考驗了三年才將帝位禪讓給舜。舜在位期間完善了社會管理製度,深受大家愛戴。舜老的時候也仿照堯召開繼位人選會議,民主討論。大家推舉禹來做繼承人。舜晚年時身體不好,依舊到南方各地去巡視,竟病死在去蒼梧(今湖南境內)的途中。舜死後,禹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堯舜“禪讓”的曆史傳說,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製度。
15.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隻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四方部落首領都推薦鯀。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製服。鯀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新婚僅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裏去,地麵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16.先蠶聖母
——嫘祖
《史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神話傳說中把她說成養蠶治絲方法的創造者。相傳四川省鹽亭縣嫘祖山的嫘祖穴是嫘祖的出生地。少年嫘祖在摘桑葚時偶然發現桑蟲結的黃繭,便摘來含在口中玩耍,由於唾液浸泡加熱溶解了膠質,她無意中順手理出了繭中的絲線。用手一摸,還挺結實,聰明的嫘祖頓生編織蠶絲以代替獸皮、樹葉做衣服的念頭。後來,嫘祖將野桑蠶變為家養,又發明了一些繅絲的工具。從此,開啟了西陵部落衣著文明時代,結束了穿樹葉、披獸皮的生活方式。
17.娥皇女英淚灑斑竹
娥皇、女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時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舜執政39年以後,曾到長江一帶巡視,不幸死在蒼梧之野,葬於九嶷山上。娥皇、女英聞此噩耗,一路尋覓到九嶷山,淚如雨下,眼淚滲進了竹子裏,淒婉動人的“湘妃斑竹”就此誕生。舜死後,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人稱“湘君”(娥皇)、“湘妃”(女英)或“湘夫人”。
18.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山海經》記述了一則故事:上古時期炎帝最疼愛的小女兒女娃去東海遊玩,溺水身亡。她的精魂化作了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爪子,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報仇,去西山銜來石子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裏,想要把東海填平。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誌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為了紀念她,人們在東海邊上立了個古跡,叫做“精衛誓水處”。
19.中華民族的象征
——龍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靈異神物,亦乃萬獸之首。傳說其虎須鬣尾、身長若蛇、有鱗似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鷹,能走亦能飛,能大能小,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前人將龍分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虯龍”;無角者稱“螭龍”。關於龍的起源,經曆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認為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20.送子神獸
——麒麟
麒麟也是中國四大神獸之一。它有牛尾、魚鱗,足為偶蹄或五趾,角上覆蓋著軟毛,一般為白色,是毛類動物之長。麒麟一般為家庭的象征。在民間藝術中,常常有一個小孩騎在麒麟上,站在雲彩中,並且小孩手中會拿著一朵蓮花,表示連生貴子。另外麒麟不踏任何活物,甚至連小草在內,所以它與頭頂上的角一起被視為美德的象征,當有明君出現時,就會伴有麒麟出現。孔子曾說:“麟之至為明王也。”麒麟在人們的畫中表示一種良好的祝願。
21.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
——鳳凰
我國的學者認為鳳凰起源於風神,因為“鳳”字起源於“風”字。有的則認為鳳代表男性,凰代表女性。有的學者將鳳凰看做是“陽鳥”,與南方有著聯係。同時它的身體據說象征著人的五種美德:頭代表德;翅代表義;脊為禮;胸為仁;肚象征信。在中國神話中,鳳凰為百鳥之王。一般龍是作為皇家最有權威天子的象征,鳳凰就與龍相配而處於女性的角色,故而皇帝穿龍袍,皇後戴鳳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