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之著作篇(2 / 3)

850.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

——《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它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通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曆,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851.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曆史風雲。全書反映了東漢末年,宦官當權,民不聊生。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時期及以後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曆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描寫了大大小小的戰爭,構思宏偉,手法多樣,使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一場場刀光劍影的戰爭場麵。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波瀾起伏、跌宕跳躍,讀來驚心動魄。

852.雖名為誌怪,實記人間變異

——《西遊記》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後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並曆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麵前驚歎不已。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853.以誇張詼諧的想象折射社會百態

——《鏡花緣》

《鏡花緣》是清代中期出現的一部較為優秀的小說。作者李汝珍,直隸大興人,即今北京人。他自幼聰明好學,通古知今,在音韻方麵有很深的造詣。

《鏡花緣》共一百回,所寫故事發生在武則天時代。全書主旨是通過頌揚女性來反對當時男尊女卑的壞風氣。作品的精華在前半部分,寫唐敖、林之洋遊曆幾十個海外奇國,通過對各國風土人情的描寫,諷刺了當時的黑暗現象,寄寓了作家的社會理想,尤其突出的是要求提高婦女地位的思想。《鏡花緣》中的女性不再是愛情故事的主角,而是社會活動的參與者,這在古典小說中是破天荒的。

854.幾乎無事的悲劇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是一麵封建社會的照妖鏡。它通過對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無恥行為的真實生動描寫,深刻地揭露了行將崩潰的封建製度的腐朽性,強烈地抨擊了罪惡的科舉製度,並涉及了政治製度、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等,客觀上否定了整個封建製度。否定、鞭撻科舉製度,譴責官僚集團,揭露封建禮教,同情人民群眾,揭露封建禮教,同情人民群眾這樣一些內容,使《儒林外史》成為一部具有進步民主思想的名著。

855.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由來是一家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是一部以商周之爭為線索,幻想的神魔小說。殷商後期,朝政昏亂,傳至紂王,更是荒淫無道。於是天意決定興周滅商,由女媧娘娘派遣狐狸精妲己出來禍亂商朝。元始天尊則派遣薑子牙下山,助周亡紂。於是以元始天尊、老子等及其同門子弟與西方佛教尊祖為一方,與通天教主為一方,展開鬥法、鬥陣大戰,最後是由雙方的同一師祖渹鈞老祖出麵,平息了戰爭,周武王登基,建周家八百年基業,薑子牙登台封神。全書也在一片凱歌聲中結束。

856.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

——《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是蒲鬆齡的代表作,在他40歲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後不斷有所增補和修改。“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誌”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全書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對當時社會的腐敗、黑暗進行了有力地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矛盾,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但其中也夾雜著一些封建倫理觀念和因果報應的宿命論思想。

857.晚清官場百態

——《官場現形記》

公元19世紀末,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遭到鎮壓,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民族危機加劇,民怒沸騰。一些知識分子憂憤交加,以筆為武器抒發情感,產生了許多譴責形式的小說,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官場現形記》。該書以暴露清朝官場黑暗腐朽為主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麵,展示了清廷官員上自中堂、巡撫、總督,下至道台、知縣、統領、典吏等一幅百醜圖。這群吸血蟲對內作威作福,巧取豪奪,草菅人命,殘害百姓;對外奴顏婢膝,投降賣國。全書客觀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麵貌。另外,作者對農民起義持否定態度,誣蔑太平天國革命和義和團運動。這些方麵都體現了作者的時代局限性和改良主義思想。

858.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三言

馮夢龍編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3部小說集的總稱。《喻世明言》變稱《古今小說》,但“古今小說”實為“三言”的通稱。“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包容了舊本的彙輯和新著的創作,是我國白話短篇小說在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經過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進行獨立創作的開始。它的出現,標誌著古代白話短篇小說整理和創作高潮的到來。

859.意存勸誡,不為風雅罪人

——二拍

中國擬話本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作者淩蒙初,刊於明代崇禎年間,每集40篇,共80篇,內有一篇重複,一篇雜劇,故實有擬話本78篇。“二拍”的內容大致包含四個方麵:愛情與婦女問題、商人與商業活動、官吏及其活動、社會險惡與世風頹廢。反映了中國17世紀正在崛起的城市市民階層的普遍要求與思想情感,從中折射出特定曆史階段的社會風貌、時代精神。

860.帝國末日的山水畫

——《老殘遊記》

《老殘遊記》係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全書共20回,作品通過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山東行醫時的所見所聞,暴露了當時官場的醜聞。被魯迅先生評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內容豐富,意蘊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內外影響巨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學名著。

861.中國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

——《金瓶梅》

《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約在隆慶至萬曆年間,蘭陵笑笑生著。全書描寫了西門慶的一生及其家庭從發跡到敗落的興衰史,並以西門慶為中心,一方麵輻射市井社會,一方麵反映官場社會,展開了一個時代的廣闊圖景,徹底暴露出人間的肮髒與醜惡,揭露了北宋中葉社會的黑暗和腐敗,具有較深刻的價值。

862.世界最早驗屍專著

——《洗冤集錄》

《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係統的法醫學專著。它比歐洲最早的法醫學專著早了350多年。《洗冤集錄》是宋代著名的法醫宋慈編寫的。《洗冤集錄》共有5卷53條。內容包括法醫檢驗的重要性及具體的步驟、疑難傷亡現象的辨別、真假傷痕的剖析等。《洗冤集錄》一經問世,就受到了官府的重視。這部書作為屍體檢驗的藍本,在司法的檢驗中,起過重大的作用。

863.中華養療大典

——《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書,大約成書於公元1~2世紀,又稱《本草經》。《本草經》所記載的藥物,植物類占大多數,有252種,動物類有67種,礦物類有46種,總數為365種。該書最早對藥物進行了分類,分為上品、中品、下品三類。《本草經》還簡要記載了藥物的出產地點、別名、形態、藥性和治療功能等,初步概括了藥物學的一些基本理論。總之,《神農本草經》總結了我國早期藥物學,在醫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價值。1000多年來,許多中藥學著作中的內容取材於《神農本草經》,它為中藥學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864.不治已病治未病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巨著。原書編成於西漢,收集、編輯了春秋至西漢的醫學著作,因流傳中有亡佚,後人在整理、注釋時又將西漢以後的醫著偽稱《內經》原文補充了進去,所以現在看到的《內經》不是原書,而是經過西漢以後,特別是唐宋醫家補充過的。

《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這部巨著對人體的生理活動、病理現象,以及診斷治療方法,結合當時自然科學成就,進行了客觀分析,建立了髒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針灸和攝生等學說。

《內經》係統而全麵地總結了我國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包含著極其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近兩千年來一直有效地指導著中醫臨床各科實踐。

865.東方藥物巨典

——《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我國明朝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編著的醫藥學巨著,李時珍大約從公元1552年開始重新修訂“本草”。以近30年的時間,終於在公元1578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這部中國醫藥學史上的皇皇巨著。

《本草綱目》共52卷,記載了1892種藥物。全書分為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和人體附著物等十六部分,每一部又分為若幹類,如草部分為山草、芳草、陘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雜草等11類;禽部分為水禽、原禽、林禽和山禽4類。該書在藥物分類上強調“析族、區類、振綱、分目”,按照“從微至巨”、“從賤到貴”的原則進行分類,體現了生物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論觀點。

《本草綱目》最主要的貢獻是糾正了曆代“本草”相沿的許多訛誤,研究和補充300多種藥物,彙集當時民間流傳的有效藥方8000多個,繪製1000多幅藥物圖,係統地整理和總結了當時我國醫藥學發展的新成就。

866.古今家訓之祖

——《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是由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精心撰就的家訓專著。顏之推因戰爭曾曆仕梁、北齊、周、隋4朝。《顏氏家訓》行世時間為題署的北齊時所作。其大致內容如下:其一,不慕虛名,注重實際本領。“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其二,知足常樂,潔身自好。如《知足》篇:“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在少欲知止,為立涯限爾。”其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如《省事》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其四,安身儒流,不入行伍。明確指出讀兵書經略,行縱橫說誘,終是“陷身滅族之本也”。

867.一位傳統政治家的傳世教子經

——《曾氏家訓》

《曾氏家訓》是由清末一代大儒曾國藩所作。曾國藩一生共寫家書千餘封,內容主要從3個方麵論述其家訓思想。一是持家,其原則是“尚勤”“崇儉”和“倡和”;二是治學,其原則是“立誌”“有恒”和“專一”;三是修身,其原則是“不忮不求”和“戒嫌貧愛富”。

868.善師四夷者,能製四夷

——《海國圖誌》

《海國圖誌》在中國近代史學史上,是第一部較為詳盡較為係統的世界史地著作。提出“師夷之長技以製夷”,打破了傳統的華夷之辨的文化價值觀,摒棄了天圓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觀念,樹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世界史地知識,傳播了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別種文化樣式、社會製度、風土人情,拓寬了國人的視野,開辟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時代新風氣。寫書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夷情”,幫助人們習其“長技”,以抵禦外侮,振奮國威。這給那些妄自尊大,把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盲目排外的頑固派,擊一猛掌。魏源在《海國圖誌》中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對付外國侵略者,不能“舍其長,甘其害”,而必須“塞其害,師其長”,隻有“善師四夷者,能製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