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李淵稱帝之謎(2 / 3)

竇建德本欲攻打宇文化及,恰這時李淵方麵差劉文靜送書來,約同會兵黎陽,征討弑君叛黨,於是竇建德的出師就更快了。

而這時,李淵卻把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兩人喚回長安,和他們商量說部下都欲推舉自己為帝的事。這兄弟二人一聽,比誰都高興。

本來當初唐王李淵攻打並占領了長安的時候,李建成和李世民就力勸其父稱尊,以帝王身份來號召天下,李淵當時卻經過再三考慮,最後隻是決定立代王楊侑為皇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改年號為義寧,自為相國,職總百揆。

這時一見其父李淵已動了帝王之心,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不由分說,立刻就帶劍進宮去,立逼著代王楊侑這個傀儡小皇帝禪讓帝位。

此時才不過十四歲的代王本來就年紀太小,加上本性庸懦,當場就被這兄弟二人威嚇得唯唯從命。

至此,我們就可以給前麵的一些現象揭秘了:一看情景不妙,馬上就有一群攀龍附鳳勢利眼的臣下,聞風趕來替代王擬詔,什麼今日加唐王李淵九錫,明日許唐王李淵戴十二冕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延挨到五月戊午日,這個小皇帝終於被逼得最後宣告禪位了。

那道禪位詔書上說道:

天禍隋國,大行太上皇遇盜江都,酷甚望夷,釁深驪北;憫予小子,奄造丕愆,哀號永感!心情糜潰。仰維茶毒,讎複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啟處。相國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東征西怨;致九合於諸侯,決百勝於千裏;糾率夷夏,大庇忙黎,保乂朕躬,緊王是賴;德俟造化,功極蒼旻。

兆庶歸心,曆數斯在;屈為人臣,載違天命。在昔虞夏,揖讓相推?苟非重華,誰堪命禹。今九服崩離,三靈改卜,大運去矣,請避賢路。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廢,豈其如是;庶憑稽古之聖,以誅四凶;幸值維新之恩,預充三格。雪冤恥於皇祖,守禋祀為孝孫,朝聞夕隕,及泉無恨!今遵故事,遜於舊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號;若釋重負,感泰兼懷;假手真人,俾除醜逆;濟濟多士,明知朕意。

代王發下這道禪位詔書後,刑部尚書兼太保蕭造和司農少卿兼少尉裴之隱,馬上就捧著皇帝的傳國璽綬,屁顛屁顛地跑到李淵府中。接著李淵的部下就在府中大堂上,以最快的速度築起一座受禪台。唐王李淵到了此刻,才算應天順人,公然稱帝了。

甲寅,王德仁降。戊午,隋帝遜於位,以刑部尚書蕭造、司農少卿裴之隱奉皇帝璽紱於唐王,三讓乃受。

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於太極殿。

——《二十四史·新唐書·本紀一》

戊午,隋恭帝禪位於唐,遜居代邸。甲子,唐王即皇帝位於太極殿,遣刑部尚書蕭造告天於南郊,大赦,改元。罷郡,置州,以太守為刺史。推五運為土德,色尚黃。

——《資治通鑒·唐紀》

李淵到了受禪台上,蕭造和裴之隱把幼主遜位詔書奉上,李淵態度嚴謹表情忠誠地再三推讓,揖三回,讓三回,才拜受了。

接下來李淵就從受禪台上,被用全副的帝王儀仗,迎接進宮去,把大興殿改稱太極殿,定在甲子日登基。

這時李淵年已五十二歲,須發花白,推算五運是土德,朝服都用黃色,戴黃冕,穿黃袍。

到了甲子日的辰刻,先派蕭造祭告南郊,再行即位的典禮。

然後由侍衛簇擁著,李淵登上了帝座,殿下那群宗戚大臣,紛紛趨蹌上殿,爭相排班朝賀,頓時丹墀下跪伏了一大片,都在三呼萬歲。

於是唐朝第一代的高祖皇帝李淵就依照曆來習慣,他選自己的年號為武德。

為什麼年號要稱武德呢?

我們從道理上來推定一下:

此時,天下並不太平,李唐王朝還隻是全國各地割據勢力中勢力較強的一個,離一統天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李淵定的年號為武德可以看出來,他考慮到當時畢竟是戰爭年代,很多事情還是要靠武力去解決的。

李淵又下詔改義寧二年為唐武德元年,大赦天下,並派刑部尚書蕭造在南郊祭天;官員各賜爵一級;義兵過處,豁免三年賦稅。

退朝後,唐高祖李淵又在便殿上賜百官筵宴,賞齎金帛。

唐高祖置官封家族

第二日又下詔授李世民為尚書令,相當於國務院總。從子李璦為刑部侍郎。裴寂當了尚書右仆射、知政事,而劉文靜隻當了一個納言,這為以後兩人之間的鬥爭,埋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竇威、蕭瑀為內史令。李綱為禮部尚書,竇璡為戶部尚書,屈突通為兵部尚書,獨孤懷恩為工部尚書。

自殷開山以下,各加給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