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首先找到了公子胡亥說,皇帝死了,沒有給別的兒子留下隻言片語,唯獨給長子扶蘇寫下了詔書,這種表示已經很明顯了。等扶蘇一回鹹陽,就當了皇帝擁有天下,而公子你卻連寸土都撈不著。公子,這事你怎麼看?
胡亥很奇怪,說這不是很正常嘛,先皇說了廢分封,我就算沒有封地又有什麼可說的?
趙高繼續啟發胡亥說,不對,現在整個天下的權柄就掌握在公子、我趙高和丞相手裏,公子你好好合計合計,給別人當臣子,和讓別人當臣子,那能一樣嗎?
胡亥繼續拒絕說,廢掉哥哥而立弟弟,是不義;不遵守父親的命令,是不孝;我這水平不行還非得硬往上衝,是無能。這三個條件都不具備,就去奪位,我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給天下找不痛快嗎?
趙高繼續給胡亥灌成功學雞湯說,你看曆史上像商湯周武那樣以下犯上的,沒人說他們是造反。有機會要上,有能力別讓,因小失大以後肯定要受害,瞻前顧後未來肯定會後悔。隻要下定決心,鬼神都擋不住,一定能成功,我看好你哦!
胡亥被趙高的演說成功洗腦,又哼哼唧唧說,先皇還沒安葬,喪禮還沒結束,因為這種事去打擾丞相真的好嗎?
趙高馬上說,時光啊時光,短暫得來不及謀劃!像攜帶幹糧騎著快馬趕路一樣,當然要快馬加鞭,怎能耽誤了時機啊!
從這段話中就可以看出趙高內心的急迫了。勸完胡亥,他第一時間就帶著項目找到了李斯說,皇上死了,傳位扶蘇的詔書在我手裏扣著呢,現在能決定太子之位的就是你我二人了。丞相,這事兒你怎麼看?
李斯一聽嚇了一跳,趕緊拒絕說,這種話哪是臣子應該說的,不行不行。
麵對李斯的拒絕,趙高繼續說,丞相你自認為和蒙恬比起來,能力、功勞、謀略、人緣,特別是和長子扶蘇的關係,誰更好啊?
李斯不得不說,這五方麵我都比不上蒙恬,你這話說得也太打臉了。
趙高說,是啊,我趙高的工齡也有二十多年了,從來就沒見過哪個丞相下台了還能有好結果的。皇帝這麼多兒子裏,長子扶蘇性格剛毅,有思想有能力,上台後肯定重用蒙恬,到時候還有你的好果子吃嗎?反倒是你看胡亥這孩子,既仁慈又敦厚,該尊重誰,該重視誰,嘴上不說心裏卻清楚得很,這難道不是立為太子的更好選擇嗎?
李斯還是不鬆口,表示曆史上那麼多廢長立幼的反例在前,搞得國家動蕩,社稷危險,我李斯幹不出這種事來。
趙高見李斯油鹽不進,終於放出了狠話,說:你要是聽我的,富貴長久。
你要是不聽我的,錯過了這次,以後子孫後代跟著遭殃你可別後悔!
這話的威脅意味就很濃了。意思就是代表皇家的公子胡亥現在站在我這邊,你要是不上道,以後挨收拾可是自找的。
出於對權力的眷戀和未來的擔憂,李斯最終被趙高說服。各方麵的資源都已到位,這出陰謀大戲終於準備開拍了。在這出戲裏,胡亥自然是男主角,他將站在聚光燈下的舞台中央。李斯就像總導演,整個劇情的推動和展開都靠他的最強大腦和操作能力。而趙高,則是整出戲的製片人。正是他發現契機,整合資源,確立項目,最終改變了秦朝,甚至是整個中國曆史的命運。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演員都樂意按照三人設計好的劇本推進劇情,有一個人就很可能跳出劇本。
這個人就是秦始皇詔書中召喚的長子扶蘇。
他的存在成為整部戲最大的障礙,那麼,篡權三人組如何掃除這個障礙,公子扶蘇的命運又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