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篇 東漢末年分三國:曹操為什麼被黑(2 / 3)

官渡之戰時他寫了一篇《為袁紹檄豫州文》,算是把曹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地罵了個通透。

曹操出身不好。他爹曹嵩是宦官的養子,他就總被人罵“宦官之後”,和四世三公的袁紹、劉姓宗室的劉備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陳琳是拿他的家庭背景攻擊他。

曹操很好色,而且特別喜歡人妻禦姐。宛城之戰中,張繡明明已經投降曹操,結果曹操看上他家嬸嬸,逼得張繡降而複叛,最後還害死了自己的長子曹昂和愛將典韋。

曹操性格奸詐。《三國演義》裏,他為了防止別人刺殺,對外說自己會夢遊殺人,然後故意殺了給自己掖被角的服務員;官渡之戰缺糧的時候,他又把管後勤的官員推出去頂雷,還對這個冤死鬼說“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意思就是你去死吧,我會照顧你老婆的。簡直讓人死不瞑目。

曹操殺過恩人,屠過城,還殺了好幾個天下名士。名氣最大的當數孔融,就是讓梨的那個孔融。他是孔子的後代,以仁孝著稱於世,曹操不但殺了他,還給他扣了個不孝的罪名,真是體現了滿滿的惡趣味。

以上種種,無論怎麼看,曹操的個人品德都實在堪憂。

而作為亂世中的一方諸侯,曹操的所作所為也讓人噴得體無完膚。

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漢獻帝的名義東征西討,擴充地盤,架空皇帝,逼得漢獻帝隻能用鮮血寫成詔書偷偷縫進衣帶裏,讓妃子董貴人的老爹董承帶出去集結人馬弄死曹操。

結果事情敗露,董承全家被殺,連懷了漢獻帝骨肉的董貴人也被曹操宰了。

後來漢獻帝的伏皇後因為看不慣曹操的行為,就寫信給自己的父親想對付曹操,結果事敗而死,連皇後所生的兩個皇子也沒逃過一劫,漢獻帝隻能在一邊眼巴巴地瞅著,這皇帝當得別提有多可憐了。

雖然最後篡漢的不是曹操,但他建立魏公國,定都鄴城,可以說篡漢的所有準備工作其實都完成了。曹操自己也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這不是奸臣是什麼?這樣的不被罵才怪啊!

但是,曹操在曆史上的形象,其實不是一直負麵的,曾經他也是個正麵主角。

在曹操剛出道的時候,他獲得的評價其實非常高,大家都覺得他很靠譜。

桓靈二帝時的名臣喬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名士何顒也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這些人都認為曹操會是拯救大漢安定天下的末世英雄。漢末非常著名的點評達人許劭也說曹操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後來這句話演化成我們都熟悉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但當亂世風雲變化,諸侯之間各立山頭實力開撕以後,對手的抹黑也就隨之而來了。魏蜀吳三方鼎立,東吳君臣說曹操“名托漢相,實為漢賊”,劉備處處把自己的靠譜和曹操的不講究做對比,塑造自己高大上的人設,其他罵曹操的人更是數都數不過來了。

這些帶有主觀色彩的攻擊,可信度本就不高。而且曆史總是勝利者書寫的,當年罵曹操的人都沒笑到最後,所以在後來魏晉的史書中曹操的形象還是以正麵為主,當然黑曆史什麼的也不是沒有。

到了唐代,文人墨客在提筆創作時對曹操開始褒貶不一,畢竟個人選取的角度不同,想說明的東西不同,得到的結論自然也不同,總的來說這一時期曹操的形象是正負持平。

但到了宋代,情況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蘇軾在《東坡誌林》裏就記載,老百姓坐在一塊兒聽說書人講三國,聽到劉備失敗了就傷心,聽到曹操失敗了就高興,宋人眼裏的曹操已經是妥妥的反派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