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創新有新天(3 / 3)

當時的日本政府對於500噸以上的船隻審查很嚴格,手續也很多,漁民如果使用這樣的船,有很多不便。而噸位太低的船,又不足以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坪內壽夫經過一番分析之後,決定造一種新船,這種船有499噸,並沒有達到嚴格審查的範圍,卻可以滿足漁民的使用,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這種創新的漁船雖然深得漁民的喜愛,但也由於漁民的收入都不高,所以負擔不起這新船的費用,讓它的銷售一度停滯。坪內壽夫了解到這種狀況之後,決定改革銷售製度,讓所有的人都可以分期付款使用漁船,漁民隻需要繳納少量的錢,就可以將漁船開走,用新漁船賺到錢之後再來繳納剩下的餘款。這一方法是出於坪內壽夫對於漁民的信任,他相信憨厚的漁民不會賴賬,而這些漁民也被他的信任所感動,當他們用新船賺到錢之後,都按時繳納了剩餘的款項。

一個小小的來島造船廠,在坪內壽夫的新舉措之下很快就發展了起來。而隨著四國島漁業的發展,坪內壽夫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不過短短的八年時間,來島造船廠就成為日本的五大造船廠之一,名列全球造船業的第二十二位。不管是在影院業還是造船業,坪內壽夫都憑借著不斷的創新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的成功來自於對於顧客心理的掌握,更來自於創新的思維。

創新敲門聲

創新並不是漫無目的的嚐試,而是經過分析之後有針對性的改革。當創新建立在冷靜的分析之上,它才能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效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巨變。

能夠在不同的行業之中都做到最頂尖的成績,坪內壽夫確實是一個商業奇才。他之所以獲得成功,正是因為他總是尋求新的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當人們都在以相同的模式經營影院的時候,他用一張票看兩場電影的創舉,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從而讓自己的影院發展壯大;而當人們對漁船的需求有新的變化時,他也能及時創新製造出新漁船,並通過全新的付款方式促進了漁船的銷售。

如果坪內壽夫隻是一時興起改變電影院的經營模式或者製造一種新船,他未必會贏得觀眾和漁夫的認可,電影院和造船廠的經營也會遭遇到更大的挫折。在兩個行業裏獲得的成功,來自於坪內壽夫身上的同一個秘訣:不斷改變,不斷創新,不斷尋求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方式。

僅僅一毫米

創造性的思維在生活中處處閃光,它不是專家們的專利,普通人也可以提出最佳的創意。

在日本有一個生產牙膏的廠家,他們的牙膏雖然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但銷量卻一直在徘徊不前,廠長為此感到非常焦灼,他要求全廠的職工都來獻計獻策,隻要能促進產品的銷量,就對獻策者進行巨額獎金的獎勵。

這條消息出現之後,全廠上下出現了研究市場營銷的風潮,員工們為了得到那份巨額的獎勵而前赴後繼,不斷有人寫信給廠長,提出自己的建議,並一再強調自己可以促進牙膏銷售,成為讓廠子起死回生的工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征集,廠長還是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計策。他的太太詢問道:“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在獻計獻策,你還是找不到適合的方法呢?難道沒有一條是有用的嗎?”

社長說:“所有提供建議的人,全都是按照別人已經做過的模式,沒有什麼人提出新的想法。”

在廠長的辦公室裏,確實堆積了很多的來信,他逐一翻開仔細地閱讀著。可他發現這些來信或者是抄襲書本,或者是抄襲別人的推廣手段。有人建議改變牙膏的口味,讓各種水果的味道都可以在牙膏之中找到;也有人建議讓牙膏的包裝更加花俏一些,可以吸引人們的購買欲望;還有人建議尋找當紅的明星來做代言人,讓廣告推廣增加牙膏的銷售。

事實上,這些方法都已經嚐試過了,改變口味和包裝之後,隻能帶來一小段時間牙膏銷售量的提升,但很快又會被人們遺忘;而邀請當紅明星做代言的方式卻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對於這樣一個小牙膏廠來說,實在是不能負擔的開銷。

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收到任何有意義的獻策。在全廠大會上,廠長懊惱地說:“我們所設立的獎勵,是針對那些可以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的人,如果你們隻是抄襲別人的想法,或者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建議,那就隻能望洋興歎了。”

這時,有一名員工舉起手,表示自己有話要說。廠長不以為然地點點頭,示意他站起來說話。

這名員工很害羞地站起來,低聲說:“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牙膏的銷量提升。”

廠長不耐煩地說:“是改變口味還是改變包裝?如果還是這樣的辦法的話,你就不用再說了,我已經知道了。”

員工說:“不,不是這樣的。這些方法我雖然都想過,但覺得不適合我們的產品。”

廠長問:“那你的建議是什麼?”

“把牙膏的開口做大一毫米。”

“什麼?”廠長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這名員工的意思,“這有什麼意義?還是在包裝上做文章。”

“它和在包裝上做文章不一樣。一般人使用牙膏的時候,每次都會擠出差不多的長度,從來不會注意牙膏是粗還是細。如果我們可以將牙膏開口做大一毫米,他每次擠出來的牙膏量就會不知不覺地增加了。一個人增加一點,十個人就多了,所有的用戶都加大了使用量,我們的牙膏銷量也自然提高了。”

聽了這名員工的解釋,廠長茅塞頓開,他激動得一拍桌子,大聲說:“對!就是這樣!”

按照這名員工的建議,牙膏廠並沒有投入太多,隻是對牙膏包裝的模具進行了改進,讓開口稍微加大。微小的一毫米雖然不足掛齒,但當它積累起來,卻成為一個可觀的數據。隨著這批經過改造的牙膏投入市場,用戶的使用量開始變大,這家牙膏廠的銷量開始逐漸提高。而那名提出建議的員工,也因此得到了那份巨額的獎勵。

無獨有偶。這種通過一個小小的創新改變而帶來巨大效益的例子,也曾經在我國發生過。

在一家生產調味製品的廠子裏,味精的銷量一直不好,調料廠的領導為了增加銷量而絞盡腦汁,最後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於是決定利用群眾的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問題被通知到每個人之後,調料廠的員工也都在思考著怎麼讓味精增大銷量。廣告部、銷售部等部門的人雖然對於市場和推銷都非常在行,可他們的建議卻毫無創意,因此被廠子領導拒絕了。誰也沒想到,最後提出好辦法的居然是一位味精生產線上的女工。

這名女工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她勤勤懇懇地在味精生產線上工作,而在家裏更是一個賢惠的家庭主婦。當她看到身邊那些製作好的味精瓶時,又想起自己在家做飯時所使用的味精,一個簡單而富有創意的想法冒了出來:在味精瓶的內蓋上再多加一個孔。

對於這個建議,女工的解釋是:“我們廠所生產的味精都是裝在一個小味精瓶裏的,瓶子的內蓋上有四個小孔,我是一個流水線上的員工,所以對這個非常清楚。但同時我也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家做飯的時候,我總是拿起味精瓶,打開外蓋,對著菜鍋用力甩幾下,讓瓶子裏的味精通過四個小孔掉進食物裏。根據我的經驗,一般的主婦對於味精放多少並沒有進行過精確的測量,她們隻是甩三四下。所以,當我們生產的味精瓶是四個孔的時候,她們那樣甩;當味精瓶加到五個孔,她們還是那樣甩。但結果卻是在不經意間,味精就被多甩出了25%。”

每一個顧客多增加了25%的用量之後,累積起來的數據也是驚人的。而對於味精廠來說,這個建議根本不需要再投入什麼,是最簡單易行,且效果最明顯的。

可見,創造性的思維在生活中處處閃光,它不是專家們的專利,普通人也可以提出最佳的創意。它也不是隻有重大問題的時候才有用,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輕易地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

創新敲門聲

創意無處不在,它來自於生活,當我們仔細地觀察、分析了身邊的事物,讓自己的思維更加自由地馳騁時,就能找到最佳的創意。

不要認為創意隻有在那些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之中,才值得去使用,就算是一個小小的改變,都可以體現創新精神,並帶來讓人驚歎的效果。一支開口加大一毫米的牙膏,和一個被增加到五個孔的味精瓶,雖然都隻是小小的創新,卻讓一個企業從此走上了飛速發展的坦途。創新思維的妙用在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在閃光。

圓角牙刷

當你遇到不滿的情緒時,不要總是生氣懊惱,你要認識到:那正是無窮無盡的新天地在等待著你去開發!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牙刷,都是質地柔軟不傷害口腔的,可是牙刷並不是生來如此,它也是經曆了很多人的不斷嚐試和改進,才變成今天的樣子的。在一支小小的牙刷上,也有很多人的創意在發揮著作用。

在日本,獅王牙刷原本隻是一個很小的牌子,它的製造商也不過是一家小企業。加藤信三正是在獅王牙刷公司上班。作為一個小職員,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承擔著巨大的工作壓力,一直到半夜才能回家休息。每天早上,當筋疲力盡的加藤信三還沒有完全得到休息恢複的時候,就又要起床去上班了,這是最讓他惱火的事情。可是加藤信三不能遲疑,他要快速地起床,否則就會遲到,被扣薪水,雖然他的薪水本身就很微薄。

像此前一樣,有一天,加藤信三又加班到半夜,回家還沒有休息多久,就又要起床去上班了。他急匆匆地洗臉刷牙,但由於太著急,刷牙的時候用力過猛,導致他的牙齦一下子被刷出了血。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滿嘴都是帶血的牙膏沫,加藤信三的心情簡直壞到了極點,他不由得對著鏡子大吼著:“我是一個牙刷公司的員工,卻被牙刷弄出了血,這算怎麼回事!”

出門的時候,他緊鎖著眉頭,原本就不好的心情被這支牙刷搞得更加糟糕。加藤信三怒氣衝衝地朝公司一路走去,心裏盤算著:我使用的都是自己公司生產的產品,卻也會被刷出血,而且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今天到了公司,我一定要找技術部的人說一說,讓他們看看自己做的好事!

加藤信三到了公司,他衝到技術部的房間,大聲地說:“各位,你們看到了嗎?我的牙齒又被你們所設計的牙刷刷出了血,我應該為此感謝你們大家嗎?”

其他的職員都望著加藤信三,不以為然地說:“那是你自己不小心,又要怪誰呢?”

加藤信三聽到這樣的回答,更加怒火中燒,正打算發脾氣,社長忽然經過這裏,問:“發生什麼事了?”

大家立刻安靜下來,有人指了指加藤信三,說:“他對公司的產品有意見。”

社長立刻來了興趣,仔細地打量了一番這個自己並不熟悉的職員,問加藤信三:“你對我們的牙刷有什麼建議嗎?”

加藤信三尷尬地說:“我覺得,我們的牙刷還需要改進。早上我被它刷出了血,所以很生氣。”

社長並沒有認為加藤信三是無理取鬧,親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年輕人,當你遇到不滿的情緒時,不要總是生氣懊惱,你要認識到:那正是無窮無盡的新天地在等待著你去開發!我把改進牙刷的工作交給你,希望你能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在社長的一番安慰下,加藤信三很快冷靜了下來,他接受了這個任務。原本滿腔的抱怨成了加藤信三努力的動力,他要讓牙刷得到新的改進,從而不再傷害牙齦。

帶著使命,加藤信三開始了不斷的嚐試,同事們也都不斷提出新的想法,有人說:“可以讓牙刷的毛變得軟一些,這樣就不會刷破牙齦了。”大家馬上實驗了這個想法,發現牙刷的毛固然可以變軟,但如果使用稍有溫度的水,就會讓它更軟,致使它無法起到清理牙齒的作用。也有人提出:“把牙刷的造型改變一下吧!讓它更適合口腔的構造。”可牙刷不管怎麼改變造型,都不能解決它會刷破牙齦的缺點。

加藤信三嚐試了每個人的建議,在依然沒有收獲的情況下,他說:“我們可以改變牙刷毛的排列,讓它們可以更加順滑地在口腔中工作。”技術部的員工很快就嚐試了多種排列牙刷毛的方式,可效果甚微,對於牙齦還是沒有產生有效的保護作用。

眼看著改變牙刷的實驗逐漸陷入了僵局,加藤信三的內心非常焦急,他很想趕快找到一個好辦法,但又束手無策。當大家都下班回家之後,加藤信三拿著放大鏡仔細地觀察著牙刷,腦海中所能想到的辦法似乎都已經被嚐試過,且被證明無用了。猛然間,他發現被放大之後的牙刷毛頂端都是銳利的直角,這是因為它們都是由機器切割而成的,而加藤信三卻想:是否正是因為它們是直角所以才會傷害牙齦呢?如果可以將牙刷毛的頂端都磨圓,這樣問題就會避免了。

這個新想法很快就獲得了同事們的支持,大家全力以赴,通過一道新的工序讓牙刷毛頂端的銳角全都變成了圓角。經過多次實驗之後證明,這種圓角牙刷確實可以很好地保護口腔和牙齦。

加藤信三和他的同事們把成功的方案正式地向公司提出。公司很樂意改進自己的產品,於是迅速投入資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角。改進後的獅王牌牙刷很快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對公司作出巨大貢獻的加藤信三也從普通職員晉升為科長,十幾年後,他成為了獅王牙刷公司的董事長。

創新敲門聲

一個有創意的人也許不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但他一定是一個非常用功的人,因為創意隻青睞那些為它付出的人。

加藤信三正是這樣一個努力的人,他留心生活之中的細節,並且敢於不斷提出改革的方式,正是由於他的不斷嚐試,才為人們製造了不會傷害牙齦的圓角牙刷,才讓他獲得了成功。不斷地嚐試,不斷地失敗,隻有積累了足夠的失敗,才能讓創意快速地來到我們眼前。

創意總是來自於有心人,因為他們耐心、冷靜的觀察思考,才得到了創意之神的青睞,為他們提供了令人羨慕的指引,從而獲得成功。不要以為創意都是從天而降或者靈光一閃的,雖然它的出現總是那麼迅速,似乎是毫無準備地跳出來的,但在創意出現之前,人們為了得到它必須付出艱辛的努力。

一支粉筆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專長,但萬萬不可忘記去發現別人手中那些充滿智慧與神奇的“粉筆”。

在早期的棉紡織行業中,織布機的製造並不是非常科學,它的一些不完善之處讓紡織業的效率大打折扣。尤為突出的一點是:在紡織的過程中,細小的纖維總會纏繞在織布機的線軸上,它不僅影響了織造出來的布的質量,而且對於機器的運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很多人都將這個問題視為不可避免,因為細纖維確實是織造車間最常見的東西了,它們也最喜歡纏繞在織布機上。

但是這個問題卻引起了紡織業大王羅伯特·皮爾的注意。為了提升織布的效率,羅伯特總是和技術人員一起討論改進工作效率的辦法,他說:“我們的織布廠和別人的規模是一樣的,所以為了增加競爭力,就必須提高織布的速度,使用相同的機器織造出更多的布來,才能讓我們得到快速的發展,你們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技術員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個人說:“如果我們可以不用總是停下來的話,我想速度應該會提升不少。”

羅伯特·皮爾饒有興趣地問:“為什麼要總是停下來呢?”

那名技術員解釋說:“在車間織布的時候,纖維總是會纏繞在線軸上,如果纏了過多的纖維就會影響線軸的工作。所以我們不得不工作一段時間,就停止機器的運轉,清理了纖維之後才能繼續工作,這樣自然就浪費了很多時間。”

聽了他的解釋,羅伯特·皮爾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雖然此前也知道這個問題,但他沒想到纖維已經對織布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看來,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用清理的線軸,這樣才能避免浪費時間。”

“那除非我們不用纖維織布。”有一個資深的技術員笑著說。

羅伯特·皮爾聽了,也笑了,他說:“是的,我們必須使用纖維,而纖維就一定會纏繞在線軸上。但我想,應該會有辦法讓它們聽話的。”

帶著這種不放棄的精神,羅伯特·皮爾開始積極地尋找不讓纖維纏繞在線軸上的方法,很多的技術人員開始不停地嚐試,可是卻始終找不到一種讓纖維變得聽話的途徑。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羅伯特的大腦之中,有一次,他到車間巡視的時候,忽然發現有一個叫做迪克的紡織工人所使用的機器總是在全負荷運轉,從未停下來清理過線軸。

於是,羅伯特·皮爾很快地走過去向迪克打招呼:“你好,迪克!我很好奇,為什麼別人的線軸都纏了纖維,而你的線軸總是這麼幹幹淨淨的?”

“它們確實都是非常幹淨的,先生。”迪克的言語之間有著難以掩飾的自豪。

“你是怎麼做到的?”

迪克風趣地說:“哈哈,皮爾先生,這是一個秘密!如果我告訴了你,你不就變得和我一樣聰明了嗎?”

羅伯特·皮爾笑著說:“的確是這樣,但如果你可以讓車間裏的機器都和你的一樣,我就會給你一些獎勵。”

迪克胸有成竹地說:“我當然可以讓車間裏的機器都和我的一樣,我能讓它們都不停地轉動。”

羅伯特問:“那我應該給你什麼獎勵,才能讓你貢獻出這個絕妙的秘訣呢?”

迪克說:“每天給我一杯啤酒,我就告訴你這個秘密。”

羅伯特·皮爾笑著說:“這太簡單了,我答應你。”

迪克是一個愛開玩笑的人,但他見羅伯特·皮爾這麼認真,便附在他的耳邊,故作神秘地小聲說:“隻要在織布機的線軸上塗抹粉筆末,就可以讓它不再纏繞纖維,機器也就不會被迫停止運作了。這就是我全部的秘密!”

原來,秘訣這麼簡單!羅伯特鼓勵地拍了拍迪克的肩膀,對他說:“夥計,你幫了我一個大忙。”

隨後,羅伯特·皮爾便很快讓技術人員製作了一批專門在織布機線軸上用的粉筆,他隻需簡單地將粉筆碾碎,塗抹到線軸上,這個困擾了紡織業多年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找到這個秘訣的迪克也因此得到了一筆豐厚的獎金,當然,這筆獎金遠遠高於他當初所要的買啤酒的錢。

如果不是羅伯特·皮爾及時地發現了迪克的金點子,大概不會使世界的棉紡行業很快就節省了幾百萬美元。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專長,但萬萬不可忘記去發現別人手中那些充滿智慧與神奇的“粉筆”。

創新敲門聲

古人說:術業有專攻,意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有智慧的人也不是萬能的,他總有自己不能掌控的知識。而真正聰明的人,他不會隻挖掘自己的寶藏,而是會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能夠用自己的創意解決難題,是一種智慧,能夠利用別人的創意來解決自己的難題,同樣也是一種難得的智慧。當羅伯特·皮爾被線軸的問題困擾的時候,作為老板的他並不熟悉紡織機的操作,可他借用了紡織工人的智慧,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從而給整個紡織業帶來了巨變,這是迪克的創意所起的作用,更是羅伯特·皮爾的智慧所起的作用。

“君子善假於物”,最智慧的人並不需要做最聰明的人,他隻需要善於借助別人的力量,也同樣可以成為最具創新、最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