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紅樓夢的金玉女兒論(1 / 2)

整部“千紅一哭”、“萬豔同杯”的《紅樓夢》,說穿了,不過是“悲金悼玉”四個字。

所有的紅樓女兒,無不可以“金”和“玉”兩字分類,其代表人物,自然是薛寶釵和林黛玉,寶釵是“金派”的掌門人物,而黛玉則是玉派的形象代言。

以十二釵正冊為例,所有的金玉都是一對對出現的,寶釵為金,則黛玉為玉;元春為金,則探春為玉;湘雲為金,則妙玉為玉;迎春為金,則惜春為玉;鳳姐為金,則巧姐為玉;李紈為金,則可卿為玉——好比金玉齊鳴,琴瑟交錯。

先說“金”,此派以薛寶釵的金鎖為祭旗之物,故而最大標致就是首飾配件,比如史湘雲的金麒麟。

黛玉曾經諷刺寶釵,“他在別的上還有限,惟有這些人帶的東西上越發留心。”的確如此。除了“金麒麟”,寶釵還曾留意過邢岫煙戴的“碧玉佩”,詢問之下,才知是探春所贈。這就界定了探春與邢岫煙的玉派身份。

而迎春貴為賈府第二豔,在書中的戲碼卻實在少得可憐,上回目更是隻有兩次,其中一次便是《懦小姐不問累金鳳》,故而,她也是立場明確的“金派”。

至於那乘坐“金頂金黃繡鳳版輿”而來的皇妃元春,如此豪奢尊貴,自然更是金派。

王熙鳳出場的派頭也很大,所有讀過之人,都不會忘記那身金碧輝煌的裝扮吧:“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係著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

這一身上下,得有多少金子呀!況且,這又是紅樓中第一貪金好利之人。

鳳姐的心腹丫頭平兒,戴的是蝦須鐲,故而也是金派。

依此類推,那偷金的墜兒自然也是金,而偷玉的良兒,便是玉派了。

這可真是無獨有偶,有一個金,便必有一個玉來配,就連有個偷金的,也定要找個竊玉的對應。真個是勢均力敵,絕不落空了。

除了以飾物做標誌外,“金派”的另一特征是姓名。

第一個是鶯兒,這是寶釵的頭號心腹,貼身丫環,原名黃金鶯;再如夏金桂,這是寶釵之嫂,切身相關者。

還有為寶玉跳井的金釧兒,多有紅學家們認為是黛玉的替身兒,並且因此認定黛玉將來也是死在水裏。然而原著八十回裏,何嚐見過曹雪芹關於金釧與黛玉有半點聯係了?倒是她死後裝裹的,恰是寶釵的衣裳,明明白白的“金”派女兒,如果真要憑金釧跳井就斷定有正釵入水的話,那也該是寶釵而不是黛玉。

除了金釧,書裏投水而死的還有一個人,就是與張金哥相愛的守備之子。

又是一個“金”。雖然金哥死於自縊,她的戀人卻是跳河死的。

紅學家們認為黛玉沉湖,有個依據就是中秋聯句中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之句,可是那說出“寒塘渡鶴”的人是史湘雲而非林黛玉,而史湘雲,正是那個“掛金麒麟的姐兒”,是金派。

還有一個姓金的人,是鴛鴦,金鴛鴦。曹雪芹生怕我們忽略了這個人,不但在回目裏大書明書《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且借邢夫人之口勸她:“俗語說的,‘金子終得金子換’,誰知竟被老爺看重了你。”明白提醒:這是個真真正的“金子”。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她注定了是一世孤獨的,這點也像寶釵。

說到回目,最觸目驚心的一個莫過於第十回《金寡婦貪利權受辱》,金榮之姑母隻是個小人物,出場不到兩頁紙,如何卻堂而皇之上了回目呢?其緣故就是提醒我們注意那三個讖語般的字:金寡婦!

如此,便道出了“金派”女兒的第三個標誌:命運。

書中的寡婦大約都可歸入“金派”,比如李紈,就是其中代表。而夏金桂,薛寶釵,史湘雲,大抵將來也都是要加入寡婦一族的。

脂硯齋曾明白提出:襲為釵副,晴為黛影。

說襲人是寶釵替身兒,指的是她們的性格相近;書中說麝月“公然又是一個襲人”,也是指的性格,故而麝月和襲人都是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