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訓練問題。要怎麼訓?完全用漢代的方法,韓嫣不認為可行。韓嫣自己閉門造車加上從程、李等人那裏討教來的知識,很是寫了不少練兵方法,自己卻從來沒有實踐過。在軍營裏的經曆,除了借用人家的場地鍛煉身體和前幾日切磋,就是前世統共半個月的軍訓了。後世的經驗搬到漢代,能行得通麼?
第四,軍隊的構架。要怎麼建構軍隊,不光是製度還有軍隊的精神。低級軍官的任命、選拔要用什麼樣的標準?這支騎兵,它的將會是怎樣的?它要以什麼精神來作為支撐?……這都是在建軍伊始所要考慮的。
第五,紀律問題。韓嫣特別希望能夠建成一支類似後世正規職業軍隊的隊伍,可這樣的想法,如此嚴格的紀律規定,在漢代能不能為人所接受?程不識那樣在韓嫣眼裏並不是很嚴格的紀律規定,在漢代已經讓士兵哀叫連連以為痛苦了。韓嫣的規定一公布,會不會被人扔雞蛋?要是有人覺得雞蛋太貴,扔石塊可就慘了。
第六,韓嫣還想給這支隊伍配支醫療隊,至少要教一些急教知道給士兵。想讓他們都認得一些字。這些,在大家看來是不是會有別的想法?
……
……
……
真的,真的,很頭疼,卻隻能一件一件的去做。光頭疼,事情是不會少去半件的。好在韓嫣管過家,知道什麼事情都不能一把亂草的亂抓,少不得一件一件做下去,做了,事情自然就會變少,做了,就會慢慢找到訣竅,做了,也就慢慢有了條理。
一條一條的先寫出來,一地的竹簡,看得人很火大,分外思念紙張了,可惜自家試製的紙張還是達不到韓嫣的要求,在他眼裏那隻能當手紙用。
為了讓計劃盡可能完善,還跑到南軍去搞了調研,順帶請教一下有帶兵經驗的老將軍。回來就加班加點寫報告。
建軍的章程寫好了,列明了各項指標、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對策,韓嫣呈給了劉徹。
出乎意料的是,劉徹對這份計劃持讚成態度。
“這騎兵原就比步兵花錢多,練騎兵,知會丞相一聲,再讓大農撥錢就是了。實在缺了,拿內庫填上。告訴嘰嘰歪歪的人——練兵的錢,朕舍得花!”
“兵麼——選也行,重征也行,不過,你要親自挑,嗯,咱倆一塊兒親自挑。挑最好的。你不是說過什麼職業軍人麼?就要那樣的。”
在韓嫣列出人員戰損原因的具體數字之後,劉徹對於配備更多的專業醫護人員也首肯了。一場大仗打下來,真正死在戰場上的,和戰後因傷殘疾、死亡的人數一比較,絕對會讓大家嚇一跳的。死在戰場上的還沒有戰後兩、三個月死的人多!還有的人,則是重傷致殘失去了戰鬥力。
如果這些人得到及時救治,就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減員,他們有戰爭經驗,活下來就是真正的老兵,出幾個將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還能節省重新征召青壯入伍,給農業生產留下勞動力,也省了重新訓練新兵的時間。一翻手,這救了一個人等於給國家添了三個人。一個士兵不用損失了他光是錢的事兒還有戰鬥力的考量在裏麵,一個原本是給國家納稅的青壯可以繼續種田不用不事生產了,再一個是供養前麵那個青壯的人,也不用供養了,國家拿他的租稅充實國庫就行了。
看著韓嫣拿著竹籌比劃出來的效果,劉徹更加決定要大力發展戰場救護工作了。這樣劃算的買賣不做,真是笨蛋了。被韓嫣拿“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戰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而不是為了賠錢”等等念得耳朵長繭的劉徹,對於充實自己的國庫、內庫還是非常有興趣的。
被請教的李廣、程不識卻對韓嫣有些刮目相看了,許多地方是後世千年積累的知識,被韓嫣拿了出來,更讓這些懂門道的人驚奇。光醫護一項,隻有久經戰陣的人,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好處。將軍知兵,當然知道用熟了的老兵和菜鳥新兵之間的戰鬥力的差別。
得到了老將的首肯,劉徹心裏輕飄飄的:這是我選的人呐~
然後,兩人開始挑兵、挑馬、挑營地、挑器材、挑訓練方案、挑新軍製度、挑、挑、挑、挑,忙了個人仰馬翻。別說跟李當戶他們鬥毆、喝酒了,就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建章宮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經劉徹提議,就成了韓嫣的臨時住處。
士兵,要選身體素質好的、最好是有騎馬的底子的,沒有疾病是最低的要求,年齡在十五到三十之間的,識字的最好。然後,還搞了一道政審工作,漢代的戶籍製度做得還是可以看的。查這些人的底細,不光是為了防匈奴,還有藩王、竇太後、王太後等等等等。讓自己的軍隊裏混進別人的奸細,實在是件卸了盔甲再把後背送到別人眼前的矬事。
劉徹的意見是:既然是從頭開始,不如從良家子裏選,就不從軍隊裏挑了,這樣上手就是自己的人。他的意見大如天,他的氣魄也不小。韓嫣正有此意。征兵工作就從北方人口裏先選,靠北,民風彪悍、習騎射的也多、身體素質也好。打起仗來,戰爭的重心在北方,用北方人,免去了水土不服帶來的困擾。
營房按照韓嫣的要求,要建得幹淨、衛生,一邊征兵,一邊調撥物資。其中的軍裝,韓嫣先讓人做出了樣品,命士兵試穿了,程、李、竇嬰等人都被請來提意見。這就是後世軍裝的漢代版,剪裁合體,看著很精神,引進了帶扣皮帶,不再用繞身N圈的布條當腰帶,還省了不少布料。鞋子分為合腳的左右隻,與軍服一樣規定了幾個固定的尺碼,可以統一定做。征兵的時候挑出來的都是身高比較整齊的,衣物之類的用品,自然比較好做。引進了綁腿、背包、急救包、單架等物品。廚房衛生是韓嫣頂在意的,傳說中的霍少,是喝了帶疫病的水還是吃了瘟羊死的?水要煮沸了才能喝,東西要熟了才能吃。定期打理個人衛生……
“娘的,比娘們兒還仔細!”李當戶暴粗口了。人手不夠,他被拎過來當教官,主講射箭。這新兵是天子親自過問的,能過來當個教官兼軍官,前途是不用說的。李當戶自信滿滿深覺前途一片光明,誰知到了營地一看,情況滿不是那麼一回事——本來以為是當教官,也確實是當教官,隻是在當教官之前,先要做保姆的工作,這讓李當戶非常憤怒。
不光李當戶暴粗口,選來的士兵也很想暴粗口,無奈待遇太好,上司來頭太大,隻好硬扛。私底下不守規矩的當然不少,大動作沒有,小動作不斷。罰,是揚湯止沸,想要根治,就要讓大家從思想上轉變過來。
於是,獎罰結合,做得好的給獎勵、升職、提拔,做得差的扣餉、營地裏跑圈兒做俯臥撐。韓嫣手上的功夫很過硬,李當戶雖然不喜歡韓嫣的領兵作風,卻不會拆他的台,也幫襯著。劉徹時不時的視察,呃,他是有空就跑過來看,程、李也會過來觀摩一下。一來二去,方鎮住了場麵。
至於習字,被韓嫣拿來當成福利:“在咱們這兒習了字,回去可以教給兄弟子侄,至少會寫自己的名字,不至於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讀書認字的人,總歸更有出息些。”直說這樣是為了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如何如何,顯然會被一群士兵鄙視,換了個說法,把這事當成彩頭,“學了寫字還能回去教給別人,你們這是占便宜了”。何況,識字的人確實能得到一些尊敬。於是,大家上當了……抱著沙盤拚命畫,韓嫣偷著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