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新軍(3 / 3)

一邊樂,一邊得了便宜還賣乖:“想當初,我可是連沙盤都沒有啊,隻能用筆蘸水來寫字……”其實吧,他小時候不用沙盤是因為年紀小又是大戶人家,怕弄得一身沙土,很掉身份。而且,用沙盤,那是硬筆書法,用水,才是後來沾墨寫字會用到的軟筆書法,都是練習,不如揀那為以後打基礎的東西練。

這就是韓嫣認識的一個誤區了,誰說“與上學書相愛”就是指韓嫣字寫得好了?人家那是一起學習識字時就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好不好?可憐韓嫣一直以為自己得先把字寫好才行,拚命練習,直到後來才回過味兒來,已經是好久以後的事情了,那時候善書的名聲已經傳開了,有心停止練習吧,又怕水平倒退然後被人笑話,隻能堅持下來了。到最後,都成習慣了,也就不再追究當初自己怎麼會這麼呆了。

精神風貌的教育也是少不了的,保家衛國與光耀門楣相結合的洗腦式宣傳很成功,民風本就淳樸,軍隊也是個淳樸的地方,加之“謊言重複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的實際應用。一個月,這支隊伍的麵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拿出去,也很像支“威武之師”了。

新軍初成,韓嫣請劉徹來檢閱。劉徹檢閱時步伐齊整的正步、齊步走,是韓嫣搬了國慶大閱兵的方陣式場景策劃,非常成功、非常到位,大家平常來看時都是分開練習的,如今合到一起,效果雖然比不上國慶大閱兵,卻也很有樣子。加上齊聲高喊的口號,氣勢十足。漢代也會有些檢閱之類的活動,隻是沒有這樣整齊好看,效果也沒有這次這樣好。劉徹喜不自勝,努力想表現嚴肅嘴角還是止不住的往上翹。老將們也看傻了眼,齊齊側目看向韓嫣。韓嫣耳根都發紅了還在努力站得筆挺裝正經,然後冷不防被李當戶一巴掌拍到肩膀上,腳下一個踉蹌。

得了表揚的士兵,早忘了當初站軍姿時的牢騷滿腹,得意得不得了。當初,要不是韓嫣領頭跟他們一起站,一刻不少,後麵李當戶拎著鞭子虎視眈眈,少不得一大堆偷懶的人。

韓嫣其實是不滿意的,最初很是親自上陣打了幾架,拔了幾個刺兒頭,才讓大家懶懶地按著他的要求訓練的。這一個月的操練,隻是初具一點兒軍人風範罷了,還遠遠達不到他的要求。

一般部隊軍訓還要三個月呢,這才哪兒跟哪兒啊?站軍姿、走正步,隻是第一步,目的是練出軍隊的氛圍,練出軍人的氣質,不光是麵子工程、看起來齊整。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千人同行,舉手一樣齊,抬腿一樣高,整肅出軍隊的紀律來、一看就有一種奮發向上鬥誌昂揚的激情,配上整齊的口號,就更好了。有了基本精神,剩下的訓練,做起來就要順利多了。

檢閱過後,劉徹很滿意、很興奮。他本是拿這些兵來試驗的,順便看看韓嫣有幾分真本事,也把韓嫣從南軍拉過來。其實對結果抱的希望並不大。這回真是意外之喜,光看著整齊的軍容他就高興,樂得嘴巴都合不攏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領過兵的看這支隊伍,跟別人不一樣,雖說是新軍,光看精氣神,就覺得很有前途。程不識挺喜歡這種,對劉徹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王孫領兵之術自成一體,實是勝臣一籌。上林騎軍,假以時日,必成精兵。”

李廣的與程、韓不同,看了這些新兵,卻也很是誇了一通。雖然自己已經形成,不過,適當借鑒一些東西還是可以的。

聽了兩位的誇獎,劉徹大喜,好在他還記得與韓嫣的約定,現在不許拿出來顯擺。真要是訓好了,當成一支奇兵也好,或者,改元大典上再拿出來顯擺也罷,總之,現在不許漏密。

眾人得了囑咐,自是不會去說。士兵也得了死命令,劉徹親口下達,效果自是非同一般。

散了之後,劉徹便圍著韓嫣打轉轉。嘿嘿地傻笑,伸出手,離韓嫣半尺,又縮了回去。再伸。要說話,剛開口,憋住了。過了一會兒,再張嘴。如此反複,令韓嫣毛骨悚然,很想逃回家關門放狗。

終於。

“阿嫣,你再征兵吧,阿嫣,咱們再召個兩千人怎麼樣?阿嫣……”

“已經一千五開外了,再征,人就太多了。再說了,現在的軍費,還有一些是從內庫補貼的呢,再多,就是你,也吃不消的。”現在已經累得像條狗了,怎麼說,也得這一批人上了套路能從中間挑幾個幫手再想下一批吧?

“要是再多些人就好了~~~~”無限回聲中。

“先把這批人給訓出來好不好?這才多久?他們還沒學會射箭呢,至少,得當戶說他們合格了才行。還有格鬥、騎術。不是把人扔到馬上,這人就會變成騎兵的。那隻是騎馬的人,頂多算是騎馬的步兵。”

擺事實講道理。

劉徹終於答應先不擴軍,再訓練一段時間,看出了成果再說。

韓嫣還有愁事。接觸了軍隊,也在軍隊裏開了個不錯的頭,同時,也發現了更大的問題。

比如,那個軍校的想法。中國傳統社會,講究一個父傳子、子傳孫,有經驗的將軍,有什麼看家本領,一般比較樂意傳給自己的子孫。人家還指望這點本領在自己家裏傳下去,然後來個“三千裏外覓封侯”呢。都說了出去,教給了別人,大家都會了,那自己的子孫,要拿什麼出人頭地啊?有這樣當人父親、祖父、祖宗的麼?就是子孫無能,也想找個合意的女婿、孫女婿傳一傳,實在不行,還能挑個得意弟子傳衣缽。這是比較私心一點的說法。

更合理的憂患是,這都是富貴的知識財富,教給資質不好的人吧,那是浪費時間,沒的糟蹋了好東西。總要精挑細選個合意的人,慢慢的教吧?哪怕是皇帝挑的人,咱們也不太相信那素質啊~

還有,你皇帝要咱們把這點子領兵的本事都教給了別人,是不是懷疑咱們了?

於皇帝有利,便於將軍有不利,這反彈……韓嫣還不想當晁錯。

參謀製度倒是不錯,可問題在於,現在老將已經幾乎沒有了,有的都是李廣這樣四十左右的將軍,在民間,是孫子都能走路的人了,可在軍界、政界,卻是壯年,誰會拋下軍功不要,窩在屋裏“參謀”呢?正經謀士都做什麼去了?

還有,上林的騎兵建的不錯,卻也是拿錢堆出來的,全國部隊都按這個標準,要花多少錢?如果一開始建軍就是按這樣建的,一年一年挨下來也還行,現在,要把全軍翻個個兒,拆了舊的建新的,這花費,比建新軍還多!

正在整軍的時候,有敵來犯怎麼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