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人才(3 / 3)

他們有些敵視韓嫣,也算正常,絕大多數人都是外地來的,韓嫣那點在長安很好的名聲,還沒有傳到他們耳朵裏去,因此,就把韓嫣當成個沒什麼本事,隻是因為跟著皇帝時間久才蒙皇帝多看幾眼的人,而且,還占著高位,你屍位素餐!如今,大家這些治國之材來了,韓嫣這個關係戶,也該自覺站遠點才是!

韓嫣忍笑忍得抽嘴角,要說這些人,本事也是有的,隻是初入朝堂傲氣有些過了,用劉徹的話講就是“得磨磨性子”,長安的水,深得很呐,小同學~

記得前世有個笑話,清代北京城的老裁縫做官袍,是要會看人的——剛入官場,春風得意準備大幹一場的,他的袍子前擺要長、後擺要短,因為走路總是昂首挺胸,目中無人的,要是按正常衣服的做法這袍子穿上去後擺拖地,前擺下沿就能到小腿,整個靴子都露出來了,歪七扭八不成話;過一段時間,碰了壁的,蔫頭搭腦、垂頭彎腰,同理,後擺要長、前擺就要短了;隻有真正熟諳官場規則,做到寵辱不驚的人,才要按正常身形去做衣服。

眼下這些人,卻是要按第一種做法來縫衣服的了。韓嫣看看大家斜眼兒看自己的樣子,決定不去提醒他們了——年輕人,還是要接受點挫折教育的。他們要是謙虛點兒,以韓嫣的雞婆性子,保不齊就多嘴了,如今,既然人家不待見咱,咱也就不用上趕著討好人家,讓人家覺得咱多管閑事對吧?人都是有點兒脾氣的,韓嫣也不例外,別人不待見自己,他也不會就這麼不要臉麵地巴著人家。

而且,韓嫣還有個比較陰暗的小心思:這麼些人圍著,劉徹也就沒功夫關注自己了,金蟬脫殼,溜去建章營接著訓練吧。

這麼想著,韓嫣悄悄地跑了,臨走朝春陀使了個眼色。春陀點頭,表示明白,陛下問起了,老奴替您應著。

看著韓嫣走遠,春陀再看看宣室內的新鮮熱鬧,暗中搖頭,他要是看過《大明宮詞》一定也會冒出一句:“瞧,又是一群送死的。”在皇帝麵前多嘴的人,從來就沒什麼好下場,前麵有個晁錯前撲了,後麵,瞧,這勇士又後繼來了。嚷嚷得這麼大聲,你們生怕別人不知道麼?

送不送死的,韓嫣不發表意見。隻要他們能吸引劉徹的注意,韓嫣也是歡迎的——跟劉徹在一起,韓嫣還是有些不太一樣的感覺的,畢竟,劉徹待自己很夠意思,又對自己有那方麵的意思,嗯,有些尷尬。或許,尷尬的隻是韓嫣……

再說了,新皇登基,多少雙眼睛都盯著,過激的言論,還是少攙和的好。以前劉徹還是太子的時候,他這個伴讀,說點什麼前衛的話倒還湊和,年輕嘛,可以理解,而且,他還算有分寸,也沒讓人抓著什麼把柄,偶爾一兩句冒失的話,大家也就笑笑當是小孩子不懂事。等劉徹成了皇帝,年輕就不能成為掩飾的借口,出了岔子,是要自己來買單的。這些新人熱炭團兒似的心思,實在是很容易出事。韓嫣已經為前陣子評儒家與黃老的事兒很是提心吊膽了,雖然當時很小心地沒讓第三個人知道,心裏還是不自在。當下打定主意,話是越少越好,幹脆就不攙和朝政,紮紮實實訓他的兵去了——不管什麼時候,軍隊,它就是一個保險箱。

本來是躲進兵營的,想圖個清靜,隻是沒想到,時至三月了,想躲也躲不了的事情一堆又一堆,大家,還是得見麵。

三月上巳,是個大節日,大家於水旁修禊、祛邪。一般而言,是男子一堆、女子一堆,分開來的。不過,這皇帝還是要出席一下後宮的修禊事宜的。所以,韓嫣隻能和這些同僚不尷不尬地在一塊兒了。好在是節日,灞水上的遊人很多,熟人也不少,韓嫣終於被韓則、李家兄弟等人解救出來。

上巳過了之後,就是韓嫣生日。劉徹在上巳節,是真的沒玩好,說是後宮,太後宮裏的人比較多是真的,那都是先皇、先先皇的後宮好不好?一群老女人、半老女人,很倒胃口啊,就連她們身邊的侍婢,也都是慣用了的老人。劉徹自己的後宮,目前有且僅有一人——阿嬌,年輕漂亮的宮女早就在眼前絕跡了。這樣的活動,劉徹的實在提不起興趣來,臉上還得裝高興,挺辛苦的。

上巳過後沒多久,三月末就是韓嫣生日,劉徹想著避嫌,也不好太往上湊著。隻命建章宮的廚房備好了生日宴,照例是提前一天,兩人靜靜吃了頓飯。次日,韓嫣也隻邀了幾位熟人並自家親戚,小聚了一下。

這回,因著薦才舉士,劉徹很有了幾個新寵兒,與這些新人討論的時間也不少,加之韓嫣半天未央半天上林的這麼泡著,就是這半天未央,也輕易不發表意見,竟是如同隱形一般。如果不是他官職依舊,每次散了大會,劉徹還要招呼他一句,小朝會也讓他參與,基本上,大夥兒都當韓嫣不存在了。因此,大家也就不一窩蜂地圍著韓嫣了,挖掘潛力股去了,少了緊盯著的眼睛,倒是讓韓嫣自在了不少。

韓嫣的行為,劉徹心裏有數,也不攔他,再說,這兩人之間的事情,要想聯絡,其實方便得很,比方說,劉徹也可以跑上林去找人,或者,派六兒去捎信什麼的,根本不用擺到明麵兒上招人閑話。因此,朝上一幹持重的老臣,對於韓嫣的低調還是很欣賞的——就算原本不欣賞,對比一幹挽著袖子請就差直接說請他們下課然後自己上台的熱血青年,如今也變成欣賞了。

隻是韓嫣這份自在沒幾天,又一件大事來了——會獵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