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中國化創生與中國氣派建構的可能與路徑(中英對照版)(1 / 3)

《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3,\"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8},\"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98,\"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93},\"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73,\"start_container_index\":2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68},\"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創意寫作:中國化創生與中國氣派建構的可能與路徑

◎葛紅兵

摘要:創意寫作學科在中國已經經過了引進及初創階段,未來即將進入中國化創生階段。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化創生要有中國氣派,要建構創意寫作的“中國話語”,產生“中國學派”,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充分地研究西方創意寫作史,研究它的西方土壤和適應性,厘清其與中國特色現實的距離;要建構中國氣派的創意寫作學科首先要建立“創意本體論”的文學理論新體係,同時要在“中國話語係統”的建構上下細工夫。

關鍵詞:創意寫作學科;中國化;中國氣派;中國學派

從2009年上海大學創建中國第一個高校創意寫作研究中心開始算起,創意寫作學科及其觀念的引進,在中國已經有7個年頭,時間雖不長,卻成績斐然。

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從不被高校及學界接受(甚至是排斥),到第一個創新學科碩士點、博士點在上海大學獲批成立;從隻有上海大學、複旦大學、溫州大學等少數高校嚐試實驗性教學及研究,到目前國內約有近百所高校開設相關課程,數十所高校設立相關本科和碩士專業,如今創意寫作界已經擁有中國作協所屬單位和高校聯合共建的“中國創意寫作中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上海研究培訓基地”,各個大學自主創設的研究中心、教學中心等十餘家,該學科在中國已經擁有“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協會”及“世界華文創意寫作協會大會”、“中國全國創意寫作大會”等世界級平台。

學科發展的肇始一般需要經曆“學科理論與視域的消化吸收引進———學科基礎框架及理論的建構———中國化學科創生與創新———中國學派雛形漸顯”等幾個階段。目前的狀況,從早期的譯介西方理論及教材,對歐美創意寫作史的借鑒研究,到當前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在創意寫作本體理論的建構(本質論、創作論、批評論)、教學論(能力評估、潛能激發、工坊製教學)、學科外部關係研究(創意寫作與創意產業、創意寫作與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麵獲得重大進展,如果學科未來能與中國大國文化建設使命結合,與文化影響力建設的任務結合,從國家文化原創力角度主動承擔使命,把創意教育與創意產業、文化事業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同時做好與中國寫作教學傳統結合、與儒學及佛學(禪學)結合的理論和實踐準備,走中國特色之路,中國創意寫作學科一定會產生真正的高端成果,躋身世界創意寫作學科強國之列,形成中國學派。

一、建構創意寫作學科中國學派是創意驅動型社會的需要

如果從2006年春季開始算起,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主要標誌的西方金融危機爆發距今已經十年,但是,這場危機迄今為止尚未得到真正的反思。此次危機有多重原因,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物質生產在全球範圍內的相對過剩(包括世界性不平衡)和精神生產在全球範圍內的相對不足(包括世界性不平衡)的危機。世界經濟的驅動已經由勞動力、資本、科學技術創新等物質生產力驅動轉向物質生產力驅動和文化創新帶來的創意驅動(創意產業發展不斷提升精神文化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類精神文化需求)相結合,由單輪驅動轉向雙輪驅動。

自從1999年布萊爾在英國提出“創意國家”計劃以來,倫敦的創意產業產值已經占GDP的四分之一,紐約的情況也相似,但是,西方金融業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金融沒有完成對文化創意驅動經濟的適應性改造,嚴重依賴不動產抵押,產生不動產依賴症,使不動產估值越來越高(創意估值都是建立在不動產不斷虛高的抵押品之上的),最後崩潰,這是西方經濟和理論沒有解決的問題。

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化創生及中國學派的產生,在這裏有了必要性,中國經濟由單輪驅動向雙輪驅動發展時,我們需要中國特色的創意經濟理論、創意文化理論,而這無疑要依賴其基礎學科,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化及中國學派的誕生。當下,盡管創意寫作學科在中國已經經曆了創生和中國化轉型的初始階段,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依然有很多人不接受,其情況大抵如下:

第一種,從理論上不認為創意寫作是獨立的學科領域和科學的理論。持這種觀點和態度的人,多半是一些傳統文學理論的專業人士,而在這些專業人士裏情況也有所不同,大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完全站在中國古典文論和古代文學史研究角度而言的,他們隻接受中國古代文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隻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實踐,不接受文化創意可以產業化、文化可以消費這樣的事實,他們崇尚的是老莊、孔子之學,認為高校文科就是教人文精神和基礎素質,文科不需要教學生實證的本事、求職的本領,文人要麼百無一用,要麼一旦用文章進行經濟活動就不再是純粹的文人了,在他們的眼裏精神不能和物質合汙,文學更加不能和“產業”掛鉤,文學一旦產業化,就不是他們要研究的東西了,也不是他們要教學生的東西了,要他們反對或者放下這一基本信仰和觀念,那麼,他們也就走到了自己所謂的作為中國古代文學、文化守護者、東方人文精神的守護者的反麵了,他也就不成其為一個所謂主流的中國的文學理論家、教育家、文學史家了。這些人必然否定創意寫作學科。

另一類是當代文學史家、批評家。這些人曾經抱著滿腔的熱情研究當代文學創作實踐,看到了文學產業化,研究了網絡閱讀不斷侵蝕紙麵文學地盤,通俗文學不斷占據純文學領地等情況,在這種研究中發生了迷惑。他們從西方創意寫作及創意產業理論研究中得到的是創意驅動的城市,文化會顯示出極大的創造力活性,在GDP中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高,他們希望中國也出現全球領軍的文化中心城市、全球創意城市,但是,一方麵是西方此類城市此次紛紛成了經濟危機的重災區,另一方麵是在中國,這種創意驅動的情況遲遲沒有出現,中國文學創作、文化創新,文化創意生產力的激活,還麵臨各種中國特色因素的製約。似乎,這些標誌著創意寫作及創意產業理論的雙重破產,他們開始迷惑、失望,懷疑自己的研究價值,有的幹脆否定,認為在中國當前政治體製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創意驅動經濟及創意文化的市場化運作。

第二種,普通的學生或大眾。這些人多半隻學習了一些基本的創意理論及寫作技巧,他們就認為創意寫作和我們傳統的寫作理論沒有什麼區別,不承認傳統寫作學教篇章詞采,而現代創意寫作學研究創意思維就和它有什麼根本不同,否認創意思維及創意活動的組織管理是可以研究、教授的,否認創意寫作是在創意產業背景下的新型學科,認為這個中國古已有之,對於這些人來說,研究和引進創意寫作、創意產業研究,隻不過是給西方理論侵蝕中國文化提供了借口,實質上說明了社會主義文化的失敗,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生產和教育,不需要創意寫作這樣的西方學科來指手劃腳。創意寫作在西方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學科,支撐了創意產業的發展,與西方理論究竟是什麼關係?現實中的中國情況又是怎樣?等等,對於這些問題,他們既沒有耐心,也沒有能力去加以思考,甚至在他們看來,這些問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也根本不用去考慮的。反正這些理論在西方也不成功,拿到中國來就更加不需要了。在他們看來,影視軟件在機頂盒裏被下架,網絡視聽產品看起來不那麼自由了,網絡小說雖然產量大精品卻少了等,恰恰證明今天的理論不管用。

總的來說,人們對創意寫作學科的不理解,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最根本的客觀原因,那就是西方創意寫作理論(不僅是結論方麵,也包括描述和分析的方麵)與中國現實發展存在某些不一致。一百多年來,西方經濟,尤其是文化經濟、創意經濟走了一條跟中國的“意識形態文化創意經濟”幾乎完全不同的道路,中國的意識形態屬性及“創意經濟”滯後的狀況,與西方創意理論及創意寫作學說的描述及其概括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現在:

(1)西方創意寫作學科理論分析的是西方教育體製之下的學科發展及教育、創作規律;西方創意寫作學科分析的是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經濟,尤其是自由競爭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熟形態中的創意驅動及文化原創問題。當代資本主義由於實行了廣泛的社會保障和保險製度,工人階級的普遍貧困化,特別是絕對貧困現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因而文化消費的需求不斷提升,這促生了文化生產力的蓬勃發展,而在中國,這種情況還未發生。

(2)西方創意寫作學科理論主要麵對的是後工業化世界格局下的文化工業和產業圖景,對內是“發達資本主義”下的物質相對富足,社會結構中產化,大量的科學技術工作者、智力勞動者、專業技能者(如會計師、律師、教師、球星、歌星、影星等)、個體經營者(如家庭農場主、小型或微型工商企業主等),這些構成了龐大的迥異於我們的文化消費階層,同時,其對外采取“文化殖民輸出模式”,這是一種後工業化的文化資本主義格局,與我們正處於工業化當中,城市化還沒有完成,龐大的中間層文化消費者還沒有真正形成的狀況很不一樣。我國目前對內發展物質生產的任務還很重,而文化生產也主要以滿足意識形態對國內民眾的教育需求為主要任務。

(3)西方創意寫作理論信奉創作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很少描述國家的作用,但是,當代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經濟方麵,尤其是在文化經濟方麵的巨大調節功能與作用,顯然是西方國家無法比擬的。傳統的唯物主義理論認識到科學技術在經濟中的巨大作用、物質生產在經濟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其主要解釋的是以勞動為主體的生產方式,而當代文化創意經濟主要特點之一就是文化創意成為推動的重要因素,勞動(純粹的體力勞動)在生產中以及在社會中的地位下降了,勞動者的地位被邊緣化了,勞動的含義已經被重新理解,知識產權、創意創作、創作版權等智力勞動及其衍生權利的地位變高。

第二,創意寫作學科引進過程中的宣傳、教學誤導。正如上文所說,西方創意寫作理論和中國社會實踐存在巨大差距,引進西方創意寫作學科需要我們首先學好基本原理,把西方的原理拿來,分析透,學習透,但是,這個過程在國內並未得到充分展開,創意寫作引進國內的狀況是,開始學術界、高教界是無人理會或者抵觸,之後又一哄而上。沒有經過深入的研究和人才引進,有些高校就盲目上馬,裏麵充斥著假創意寫作,那些僅有一點兒傳統寫作教學的基礎,還根本不是文學寫作、產業寫作,甚至隻是聚攏了幾個教公文寫作、應用寫作的教師,集中了一點基礎寫作教學人才,就忙著打出創意寫作的旗號,甚至辦創意寫作本科、碩士專業,建創意寫作係、建創意寫作學院了,這就誤導了很多學生和同行。他們要麼覺得創意寫作無用,是假學科,要麼覺得創意寫作在中國根本還沒長大,還不堪其用。

創意寫作的膚淺化、宣傳化、表麵化、教條化,以至庸俗化,是當前創意寫作熱中的嚴重問題。當然,在引進初期,教條化和通俗化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但是,這個學科的參與者本身也是昏昏然,庸俗化了,這就說不過去。目前的根本問題是創意寫作理論研究者和教師本身的理論水平的確讓人擔憂,這支隊伍多數是從傳統寫作學改行而來,其中,以己之昏昏,使人昭昭者恐怕不是個別現象。

第三,立場和價值觀的作用。這一點在當代中國的理論界和學術界越來越明顯。由於文化創意、創意寫作是具有強烈價值取向的學科領域,因而,具有不同立場和價值觀的人,在理論的取向上自然有所不同。文化創意產業是否應該遵從市場規律?是否應該重視精神獨創性產品的創意權?如何對創意權進行估值並將之提現為資本或者勞動?迄今為止,中國還隻承認設計師,而不承認創意師,一個用圖紙畫出創意的人,可以拿到薪酬和崗位,而一個用文字文檔寫出創意的人,常常拿不到薪酬和崗位,他們常常被叫做“秘書”、“文案”,他們的創意價值沒有體現在薪酬中,事實上,也沒有這樣的薪酬體係和崗位安排來體現,在中國成立創意師協會,為創意師評職稱,還是很遙遠的事情;再比如,國家幹預、國家意誌在文化創意、創意寫作領域如何體現?如何實現?等等,這些都是關涉到立場和價值觀的問題,都需要我們一步步加以厘清,我們麵臨的是勞動價值理論要如何調適以認識當代創意勞動的問題。

第四,理論形態上的原因。西方主流創意經濟理論、創意寫作理論,多數是基於教育教學實證研究、數量經濟學的量化模型研究、實驗心理學的研究發展而來,量化、實證是這個學科的主流方向。但是,在中國文學文化研究領域,充斥著本本主義,一個研究李白的博士,可能從來沒有去考察過李白筆下描寫的那些自然景觀;一個研究賈平凹的博士後可能從來沒有去拜訪過賈平凹,和賈平凹做過訪談等,這種話語產生話語的研究,已經成了中國文學學科的常態,而西方創意寫作學科卻是基於創意經濟的實踐,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實踐領域”,因而要求學者和教師到一線去,參與創意經濟實踐,用項目來培養人,在項目中總結經驗,形成學術。創意能力激發、創意能力的量化評估等,學科研究,在中國的文學理論隊伍中尚缺乏基礎,這支隊伍無法理解這個學科的走向,他們沒有這個學術準備,同樣也導致他們不承認不認可這個學科,甚至有的人認為“創意寫作”隻是一個實踐領域,而不是一個學科。

中國傳統的文學學科基本上用的是思辨哲學的思路,具有濃厚的哲學色彩,甚至類化都沒有做到。嚴格的分類學是一個學科真正成熟的標誌。筆者在引進創意寫作學科的同時,一直致力於小說的類型理論研究,致力於中國現代小說類型學的創生,其目的正在於此。中國傳統的文學學科思辨哲學思路,讓許多青年學生覺得好玩,掌握一點簡單的術語及文學案例就能對社會的普遍現象進行定性批判,而不需要嚴密的邏輯和推理程式。這種思維及學科慣性甚至讓一些青年學生認為,人文學科不需要實證和量化,他們也因此對創意寫作學科推進的一係列方法和研究看不上眼。

長期以來,中國人文學科,尤其是文學學科形成了一種重理論輕實踐,重從理論武器出發的批判輕理論建構和質疑,重定性分析輕量化分析等一係列弊端。很多人反對創意寫作,僅僅是因為創意寫作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認為這個學科的理論“都是經驗理論”,沒有理論深度,不能用來批判現實,不能滿足他們高高在上,臧否社會和“批判的武器”的要求。事實上,創意寫作學科的理論和實踐是指向創作創業,指向創造現實的,而他們恰恰是理論的巨人、實踐的矮子,拒絕和敵視實踐,實際上也沒有實踐能力。創意寫作學科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徹底中國化,正如前文所說,中國已進入創意驅動型社會,未來中國需要創意寫作學科的介入,能提出中國問題,解決中國問題,進而向世界交出特殊答卷。

二、中國學界“創意本體論”文學觀的提出及其效應

傳統視域下,我們討論文學一般是二分法思維:1、純文學與類型文學二分法框架,前者是純粹的文學,後者是不純粹的文學。2、雅文學與俗文學二分法框架,前者是高等級的文學,後者是低等級的文學,由此而衍生出“靈魂書寫”、“身體書寫”的二分法,似乎高雅和純粹的文學是靈魂書寫的,或者至少是為靈魂的;而類型文學和俗文學則是身體書寫的,或者為欲望的。究其原因,傳統文學觀裏的本體論思維是二分法的,是反映論和表現論二分法的思維,但是讓人感到吊詭的是反映論本體觀的堅持者會反過來執著於一種靈魂書寫論的寫作觀,而本來他們似乎是應該堅持“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而表現論本體觀的堅持者反而常常會持一種身體書寫論的創作觀,而本來他們似乎應該堅持一種精神至上主義的。凡此種種,我們都不難發現裏麵充斥著各種混亂邏輯,甚至諸種邏輯起點都未能得到真正深入的討論:何為靈魂?何為身體?寫作如何“為靈魂”,又如何“為身體”?在文學領域中到底什麼是第一性的?什麼是第二性的?是否有一種超越傳統二分法,結合了主客觀的“本體”存在,如果有,如何揭示這種“本體”,而揭示這種本體又有何意義?

創意寫作學科的誕生帶來了全新的文學本體論視域,該學科研究者提出了一種基於創意本體論的文學本質觀,[1]該觀念認為文學的本質不在於“物質”,也不在於“精神”,而要在物質和精神之間的“反映”關係中去尋找———創意寫作學視角給尋求這種本質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創意本質論”。在創意寫作學科看來,文學的本質應奠基於融合了“物質”與“精神”,但是又超越了“物質”、“精神”二分法的“創意”。創意是在物質實踐及精神虛踐基礎上,將實踐和虛踐結合起來的一種反映關係,而這種反映關係既不能定義於純粹的實踐,也不能定義於純粹虛踐,一種超越於實踐和虛踐之上,將實踐和虛踐結合起來的“創造活動及其結果(創意)”。《紅樓夢》之所以是一部偉大作品,用“它反映了什麼(它寫了什麼)”來解釋是解釋不通的,同樣,用“它怎麼寫的(寫作技術上有何進步)”也是說不清楚的,真正讓《紅樓夢》偉大的,是曹雪芹,他通過對世界實踐的觀察及自我精神虛踐的把握,創造了一種基於二者又高於二者的“創意”,這種創意體現在他對小說人物及其時空幻境的創造性塑造上。他塑造了文學史畫廊中沒有的人物及其時空景象,塑造了文學史上新的“奇觀”,由此,創意本體論文學觀讓我們把視線聚焦於一部作品的“創意性”。用“創意性”來衡量作品的優劣,並且定義其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其實這種創意性也正是一部文學作品能“產業化”的基礎),這就擺脫了“反映論”文學史觀、“進化論”文學史觀及人文主義文學史觀的局限,這是一種全新的創意論的文學發展觀和文學價值觀。

同樣的,創意論文學本質觀也給文學創作論、文學批評論提出了新的視角。正如前文所說,傳統文學觀人為地把文學分成純文學/類型文學、雅文學/俗文學等,把作家中的小說家(專注於小說敘事技術實驗的小說)看得過高,把專注於所謂“精神書寫”的文學家看得過高,而低估和漠視了類型文學創作、俗文學創作。傳統文學學科的視野,常常不能容含優秀的通俗作品、流行作品,甚至出現了“越是流行的越是進入不了學科課堂,越是不流行的,甚至沒人讀的反而在學科課堂裏天天講”的情況。創意本質論的文學觀恰恰是在創作論上打破了這種局限,把視角伸向產業化寫作,關注寫作的類型化問題,建構小說類型學,[2](p11-13)進行小說類型學係統研究,試圖為小說類型創作尋求“類型語法”,提升創作者“能級”。在批評論方麵,創意本體論文學觀也開辟了新的視角,傳統的批評之所以無法抵達“創作者”,無法產生一種親近“創作者”的批評,是因為傳統文學觀多是從反映論二分法及其延伸理論“精神性寫作/身體性寫作”、“純文學寫作/俗文學寫作”等的角度來批評文學創作的。傳統的文學批評論常常用一種大一統的文學標準,一個文學觀念,來對付所有的文學作品,它用所謂的“純文學觀念”來對待類型寫作,用一種所謂精神高標的精神寫作、道德寫作觀念來對待“通俗文學寫作”,這樣的文學批評常常是不及物的,它不能用“創造性成規”理論[2](p121-127)及“類型小說敘事語法”結合的觀念和手段來分析類型創作,不能用“文學產業化”的觀念來分析流行作品,無法認識到當今主流及強勢藝術樣式如影視對文學的“產業化”影響。創意本體論視野的文學批評,應該是類型化的批評,是引進了類型小說理論及創造性成規概念之後的批評;創意本體論視野下的文學批評反對雅俗二分法,主動地親近產業視野,用一個類型一個標準的模式去研究創作,是通過類型化而令學科高度自覺化了的文學批評。

“創意”是動態生成的。一度創意,是原始創意(文字態、文案態創意),常常並不能或者不以它本來的麵目進入市場,它需要通過一定的轉化,這種轉化並不是對大眾趣味的簡單迎合或者樣態的簡單變化,而是一個再創意過程,我們稱它為二度創意,它的終點是產業化了的創意,產業態創意。

創意產業的特殊性正在於它運行的是一種特殊的生產要素———創意。創意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混合物,它令人難以捕捉,卻又切實存在。創意是可被認識的,但是傳統的藝術創作理論通常不是以創意為中心的,而是更加強調創作的技巧、素材等一些工具性問題,這與我們所倡導的“創意”第一性,寫作第二性的創意寫作學路徑不同。針對傳統寫作學“寫作”第一性的觀點,創意寫作提出“創意”第一性觀點。同時,傳統寫作學中將寫作局限於文學藝術的內部的觀點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略顯陳舊,針對這一問題,創意寫作主張將寫作從藝術領域拓展出去,將文化創意產業的視角納入其中,將寫作文本分為欣賞類閱讀文本、生產類創意文本、工具類功能文本,這樣,創意寫作學就將對“創意”的研究拓展到了創作論之外,引申向產業態創意———二度創意了。[1]

從這一角度,創意寫作重新認識了文學的本質,這和客觀反映論、主觀表現論的文學本質觀不同,可以將文學內部和外部研究直接打通,將文學的本質放在創意產業鏈上來研究,文學的創意本體論為我們更好地認識文學產業提供了理論武器。

文學的本質如果是創意,那麼它天然地就屬於創意產業,是創意產業裏一個最重要的前端分支,是藝術原創力的最高指針之一。創意本體論的文學觀認為文學的真正價值在於創意,通過文學創作———出版———閱讀鏈條,實現的產業化是一度創意的產業化,是由作家和出版業從業人員合作完成的,而文學創意的產業化還不僅僅止於此,它還有二度創意,即經由下遊的影視、動漫、遊戲、主題娛樂園、旅遊、廣告等其他創意產業加工轉型而產生的長尾效益。這個視角就給文學理論及批評界認識文學的“產業化”提供了理論的武器。而傳統的文學本質觀是無法切入文學產業這個領域的,根本沒有視野因而也沒有闡釋空間。傳統文學本質觀甚至常常把文學看做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活動,無法承認“文學”是“創意產業產業鏈前端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樣的事實。

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氣派,必須以建構創意本體論的文學本質觀及其係統文論的誕生(文學的創意本體論、創意寫作論、創意批評論、創意文學史發展論、產業論及文化事業論的係統建構)為基礎,這是一種中國氣派的原創理論,這不僅僅關涉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在本門領域獲得了自己的“憲章”,也意味著創意寫作學科可以麵向文學的全領域貢獻自己的學科識見。

三、構建中國話語:禪理論創意潛能激發、量化評估研究

創意寫作學科理論的基本出發點是“創意”第一性,“寫作”第二性,創意寫作學科重視創意思維規律的研究及創意思維的養成、激發研究。這方麵,西方理論早於我們,在創意寫作學科發展史上,西方形成了心理學、心靈學兩個取向的路徑,但是,建構創意潛能激發的中國話語實際上是大有作為的。例如,雷勇博士認為,“作者的心境保護著他的創作,不僅保護著他的創作狀態,還保護著他的創作層次”。①他認為禪修可以作為提升作者心境的渠道,而事實上,這種實踐在中國台灣的一些作者身上屢有成效,比如賴聲川,他常常在思維枯竭的時候去寺廟禪修,讓自己放鬆,進而在專心致誌的禪修中重新獲得創意能量。

“禪”是“禪那”的簡稱,梵語“dhyana”的音譯,是一個佛教用語,是佛教所講的“六度”之一。這“六度”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那、智慧,“度”是“到彼岸”的意思,通過這六種方法可以到達與此岸相對的彼岸,即極樂世界。作為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之一,“禪那”要求把自我的心念收攝住,不向外攀援,對自我進行內觀,通過思維心念的釋空而達到定心,通過安定心念而生得智慧,靜即定,慮即慧。“禪那”是一種定慧相生相伴的狀態。對於禪宗而言,一顆“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的清淨本心便是它的大千世界;從外部印象出發到一切俱空、無欲無念的本心為止,這是禪宗的思維路線;從心出發衡量外部事物,則是禪宗的觀察、判斷方式;不再崇拜外在的偶像,隻尊重內心的法性,成了禪宗的原則。

禪宗這種向內反觀的方式,要求的是擯棄外在形相,凝心反思。在中國,禪也直接影響文人的生活方式。既然“色即是空”,萬事萬物中都蘊含著空性,那麼生活中也就處處蘊含著空性。為了增添生活的情趣,也為了排解胸中的淤積,傳統中國的士大夫生活中處處不離參禪,有坐禪、行禪、臥禪、食禪、花禪、香禪、茶禪等等,參禪增添了他們的生活體驗和生活經驗。唐以後,居士文人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大家名流,形成了中國獨具一格的居士文化,如青蓮居士、香山居士、六一居士、東坡居士、易安居士、芹溪居士等,大都是文學界泰鬥級人物,幾乎撐起了中國文學的半壁江山。他們筆下的禪詩禪詞禪話,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璀璨的明珠。

禪究竟能夠在文人身上發生什麼作用?它是如何提升文人的心境的?它的內在機理是什麼?雷勇博士對此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得出了有意義的結論,他的碩士、博士論文是這方麵建構創意寫作中國話語的非常有效的嚐試!

量化研究方麵,高爾雅女士的論文《創意寫作能力量化理論研究及模型建構》[3]認為,隨著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管理測評學等學科的發展,人類對個體先天潛能及後天習得性能力的認識逐步加深,“個體能力”得到了更加理性客觀的剖析,這使得在許多方麵,量化測評成為可能,如“管理能力”、“創造能力”的測評等等,“創意寫作”能力的評估也是如此。但是,目前我們有語言文字能力測評(中國語文中、高考及英國雅思、美國托福等),卻沒有專門的寫作能力評估,更沒有符合現代創意寫作學理論,以創意能力為根本,以寫作能力為指針,綜合創新創意能力、記憶理解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等各方麵的評估經驗而創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創意寫作量化評估方案。然而,無論是創意寫作學科基礎理論的建構,還是創意寫作教育教學實踐(考察學生的能力、考察課程績效等),還是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方麵的實踐(企業招聘創意、寫作人才,對人才進行職稱等級評估等)都需要一套這樣的體係。現代管理測評學人員素質測評理論和方法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測評理論模型,很多都經受了實證的檢驗,比如人力資源價值評估、NLP評估等等,綜合語文能力、創意能力、記憶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麵的心理學、教育學研究成果,對創意寫作進行“能力因子”拆分及模型建構,借鑒“勝任力評估”等一係列發展較早、相對成熟的測評理論及方法先例,創建一種創意寫作能力評估體係,進行創意寫作能力評估,是完全必要且可能的。高爾雅女士的文章據此進行研究,提取出55項創意寫作能力因子,將這些因子歸為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兩部分,並進一步提出定量分析研究的方案。這是一套世界首創的評估方案,走在世界創意寫作研究的前沿,是這個領域具有領軍意味的“中國話語”成果。

創意寫作能力量化研究作為一種跨學科、跨領域的實踐性研究,具有多重意義:可以為培養創作人才提供科學有效的評估方案,為文化企業、單位的招聘人才提供評估參考;可以為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化創生提供理論支撐。國內創意寫作在引進國外經驗的同時,亟需結合中國文學創作及文化產業發展實踐,建構中國化創意寫作學科,這需要我們自己的原生理論支撐。目前,遵循“創意規律”來研究“創意心理”及“創意活動”,成為新型創意寫作學的發展主線。[4](p98)通過兼顧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在內的諸多學科相關理論而形成的創意寫作學能力量化理論及評估實踐,一定能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與此同時,創意寫作中國話語的建構則更多地表現在分體寫作的探索及教育教學的探索上,許道軍先生是國內最先研究工坊製創作及教學的高校教研人員,他率先在國內研究工坊製創作及故事創作,編撰了具有中國意味的《故事工坊》[5]一書,該書“故事動力”、“講故事的人”、“故事類型”、“故事馬甲”、“工坊活動”等章節都別開生麵,是有中國話語意味的一本專書。創意寫作教育教學方麵,中國話語的地位正在上升,從早期的簡單引進,到中國化創生,就創意寫作本科及研究生係統課程而言,比較成型的已經有上海大學、複旦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人民大學、溫州大學、西北大學、江南大學等,目前中國高校在潛能激發、創作活動、分體寫作等三個係列上已經基本形成了中國特色創意寫作課程體係,尤其是在分體寫作領域,一部分專業作家的加盟,讓分體創作的中國話語分量急劇上升,如何建明、張煒、龍一、閻連科、格非等的介入,他們有的開講座課,有的直接開創作類工坊課,有的甚至出了創作指導專書,這讓中國創意寫作學科中的分體寫作研究及培訓經過短短幾年的建設,就站在了世界前沿,並且顯示了“中國氣派”。

未來,建構創意寫作學科的中國學派,創建具有中國氣派的創意寫作話語體係,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歐美創意寫作史,總結歐美經驗教訓,要有更多的美國創意寫作史方麵的專題研究,要有中國人寫的創意寫作世界史方麵的著作誕生,另外,歐美創意寫作實踐的案例研究,我們還很缺乏,案例分析報告,可能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方向。創意寫作研究在這幾個方麵需要拓展:1、創意寫作能力激發研究、創意方法及創意教學研究;2、創意寫作技能拓展研究;3、創意寫作能力評估體係研究;4、創意寫作工坊製方法研究;5、虛構敘事方法及教育教學研究;6、非虛構敘事方法及教育教學研究;7、創意活動組織與管理研究;8、創意產業的延伸研究(何為創意產業?依然是問題,定義是非常模糊);9、文化事業的延伸研究;10、小說、戲劇、影視、動漫創作規律及教學規律,散文、詩歌創作規律及教學規律研究;11、協同創作研究,等等。創意寫作學科要把自己的學科命運和中國的大國文化建設、文化國際影響力建設、創意國家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要有使命意識,要充分認識到在未來創意驅動社會創意寫作學科的曆史使命和地位,要有和這個地位相適應的中國氣派,要有建立創意寫作學科中國學派的勇氣。

參考文獻:

[1]葛紅兵,高爾雅,徐毅成.從創意寫作學角度重新定義文學的本質———文學的創意本質論及其產業化問題[J].當代文壇,2016,(4).

[2]葛紅兵.小說類型學的基本理論問題[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2.

[3]高爾雅.創意寫作能力量化理論研究及模型建構[D].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14.

[4]許道軍,葛紅兵.創意寫作:基礎理論與訓練[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5]許道軍.故事工坊[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Creative Writing: Possibilities and Path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tyle

◎Ge Hongbing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of creative writing has undergone two stages in China: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and it will enter the stag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creation. As a discipline of sinicization of the creative writing, we should establish its Chinese Style, “Chinese Discourse”, and “Chinese School”. Accordingly, we should fully study the western history of creative writing and its western soils and adaptability, clarify its distance from real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stablish new literary theory system firstly,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 effort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Discourse System”.

Key words: creativity writing discipline; sinicization; Chinese Style; Chinese School

Since Shanghai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e first Creative Writing Research Center in China in 2009,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reative writing and its concepts has been in China for seven years. Although it is not a long time, Chinese academia has already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The discipline of Creative writing in China, once not accepted by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circles and even rejected by them, has now been approved to establish the first master\\u0027s program and doctoral program of innovation in Shanghai University. In the past, only a few universities, such as Shanghai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and Wenzhou University, attempted to condu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reative writing. Now, about 100 universities in China offer relevant courses, and dozens of universities set up relevant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majors. At present, China already has \\\"China creative Writing Center\\\" and \\\"Shanghai Research and Training Base of Network Literature Committee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jointly built by units and universities of China Writers Association, and the research centers and teaching centers independently set up by various universities have reached more than ten. In addition, the discipline already has world-class platforms in China such as \\\"World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Association\\\", \\\"World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Association Conference\\\" and \\\"China National Creative Writing Conference\\\".

The beginning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generally needs to go through several stages, such as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and vis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basic framework and theory -- loc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discipline -- the emergence of the embryonic form of Chinese school\\\".At present, from translating the western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creative writing, to construct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ontology theory (Ontology, creation theory, and critical theory), teaching theory(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potential excitation, workshop system), as well as external relations research ( creative writing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reative writing and community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China\\u0027s creative writing academia has all obtained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future, if the discipline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miss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u0027s great power and the task of cultural influence construction,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undertake the mi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al originality, and connect creative education with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make goo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eparations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Chinese writing teaching tradition and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Zen), take the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ese creative writing discipline will surely produce real high-end result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u0027s leading creative writing disciplines, and form the Chinese school.

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school of creative writing is the need of the creative-driven society

Starting in the spring of 2006, it has been ten years since the onset of the Western financial crisis, with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main symbol. Yet the crisis has yet to be truly reflected on.The crisis has multiple causes, one of which is the relative excess of material production on a global scale (including the world imbalance) and the relative insufficiency of spiritual production on a global scale (including the world imbalance).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world economy has shifted from the material productivity such as labor, capit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terial productivity and creativity driven by cultural innovation.

Since 1999, when Prime Minister Tony Blair launched the \\\"Creative Nation\\\" initiative in Britain,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accounted for a quarter of GDP in London and there is a similar situation in New York. Western finance, however, did not realize this, it does not complete adaptation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creativity-driven economy, still relies heavily on real estate mortgage, produce dependence on real estate, which cause the real estate valuation is higher and higher (creative valuations are based on real estate constantly inflating collateral) until it collapses. This problem never solved by western economic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