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的辦案思路都是從梁玉梅和肖成煒的方向進行調查,可是根據目前的線索,梁馨文和肖易賢姐弟倆應該才是重點。根據李彩娟所說,凶手很可能是在公園和肖成煒一家認識的。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能讓家長迅速放下戒備心的,除了熟悉的人之外,還有孩子的家長。進一步延伸,如果對方是個女人,又對自己的孩子很好,深受孩子喜歡,那麼她也很容易讓家長放下戒備心。”
張驥點了點頭道:“你的意思是說,凶手是用家長的身份接近的肖成煒夫婦?”
席方平道:“如果這麼說的話,對方不需要真的帶孩子,甚至隻需要說自己有孩子就行了。”
“對,”賀君行的目光看著屏幕,可是仿佛穿透無窮阻隔,落到凶手身上,“凶手內心壓抑,她能迅速取得家長的信任,還因為她的討好型人格。她很懂得取悅別人,知道從孩子入手,她在試圖扮演一個完美母親的角色。”
肖成煒的家很幹淨,一塵不染。
這就像是凶手的內心一樣,忍受不了任何的秩序的破壞。
整齊的擺設,從擺件、家具到餐具,甚至是人,吃飯的時候一家四口整整齊齊。哪怕是死了,她也要讓他們坐在一家人該有的位置。
“她殺人是一種需求,而不是偶然誘因,這種需求來自於她對母親的身份和地位的渴望。她將自己投射到梁玉梅身上,可是她同時又對梁玉梅進行羞辱,這種羞辱也是對她自己。或許從骨子裏,她不認為自己值得那麼高的地位,也可能,她是在投射對自己母親的不滿,但無論哪一種,都說明她有身份認同障礙。”
一個有身份認同障礙的人,就像是性別障礙一樣,在達到令自己滿意的身份之前,她無法停止這種需求。
席方平想起賀君行說過的,連環殺手的靜默期,關鍵在於她是外因誘發還是自身需求,如果是自身需求的話……
還會有新的受害者。
賀君行繼續道:“凶手的討好型人格,還會讓她撒謊成性,這種人維持不住任何長久關係。她以家庭為目標對象,很可能是因為她的家庭正麵臨不可挽回的破裂,也因此她周五不在家並不會引起多大的注意,即便有人問,她也能撒謊圓過去。從根源上看,她家庭關係破裂的原因是她習慣性的欺騙行為,但在凶手自己看來,她會將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所以她的目標是孩子。”
張驥皺眉道:“既然是孩子,她為什麼還要害死梁馨文和肖易賢?”
賀君行道:“因為那不是她自己的孩子,隻能滿足她一段時間的妄想。一旦清醒過來,她會更加痛苦。”
席方平點了點頭道:“這兩個孩子對她的意義一定不同,否則她不會區別對待。”
賀君行道:“她雖然接近肖易賢,但最用心對待的卻是梁馨文。”
譚小龍聽了一通下來,都是雲裏霧裏,唯獨這後半句話聽得比較明白,“你是說,她在公園接近肖易賢的目的是梁馨文?”
賀君行搖頭,“如果是這樣的話,她不會將肖易賢留到最後。”
譚小龍拍下桌子,煩躁站起身道:“得,就跟什麼都沒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