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記者身不由己地圍攏過去,看著鄧友德和鄧光相見。
鄧友德:“你們看見了吧?這就是我的弟弟鄧光,聽說他被毛澤東搶救之後,又送到王將軍這裏勞動改造!”
鄧光:“哥!你不要瞎說。”
鄧友德:“弟,別怕!你照實控訴以後,哥帶你回重慶。”
謝寶樵:“對!我給你打保票,保你回到重慶以後會得到重用。”
“說吧!說吧……”記者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鄧光:“好!你們就聽我說。”
鄧友德和謝寶樵帶頭鼓掌。
鄧光:“中外的記者先生們!來延安,是我自願的;由於我這位遠房兄長的特殊身份,我在延安曾被搶救過。但是,當你們熟悉的周公知道以後,他向毛澤東主席講明了情況,我就沒事了;我是學水利的,王將軍在南泥灣開荒缺少這方麵的人才,我就又自願來到這裏。”他指著兩腿泥,“你們看見了吧,這就是我帶頭引水的象征。”
鄧友德:“弟,你說的一定不是實話!”
鄧光:“不!全部是實話。我絕不回重慶,因為中國的希望在延安。”
不知是誰帶頭鼓掌,接著大部分中外記者鼓起了掌。
一聲汽車刹車聲,驚得中外記者回頭看去。
楊尚昆從汽車中走下來,大聲說道:“中外記者先生們,我代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熱烈歡迎你們的到來!”
中外記者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楊尚昆:“你們到了延安以後,想去什麼地方,想采訪誰都可以!”
愛潑斯坦:“我們能采訪毛澤東嗎?”
楊尚昆:“可以!”他醞釀了一下情緒,大聲地,“中外記者先生們,我給你們還帶來了一個特大的喜訊,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成功。”
頓時一片歡呼聲。
延安中央大禮堂
歡呼聲化做熱烈的攀聲,並緩緩搖出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楊尚昆等坐在主賓席上;謝寶樵、鄧友德等中外記者坐在對麵,認真地記錄著。
楊尚昆:“方才,毛澤東主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詞。下邊,請《紐約時報》的記者愛潑斯坦代表外國記者講話!”
全體與會者熱烈鼓掌。
愛潑斯坦:“朋友們!先生們!我們一行來到延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我們感到很愉快。我想說的是,在同盟國家的陣營裏,不應該有任何一個地區被關閉起來,而延安卻是長久以來被關閉的地方,這一次,我們打開了一個縫隙,從今以後再關閉起來是不可能了!”
毛澤東帶頭鼓掌,遂引來熱烈的掌聲。
愛潑斯坦:“為了我們共同的事業,我們對你們的缺點是會批評的,對你們的優點會讚揚的。我認為:隻有團結,中國才會取得抗戰的勝利!隻有團結,才能成為真正的四大強國之一!我的講話完了,謝謝!”
楊尚昆:“下邊,請《大公報》的記者孔昭愷先生代表中國記者講話。”
孔昭愷:“我隻想講一句話:我們一定要把見到的一切忠實地報道給全國讀者!”
毛澤東說罷“好。”遂又帶頭鼓掌。
楊尚昆:“下邊,請毛澤東主席回答記者的提問!”
與會的中外記者一時不知問些什麼,冷場片時。
毛澤東風趣地:“用軍事術語說,《新民報》的趙先生開頭炮,因為你叫趙超構,比宋高宗趙構高明嘛!”
與會的中外記者發出了笑聲,氣氛立時放鬆下來。
趙超構:“毛先生,請你談談對蔣委員長的看法。”
毛澤東:“我們擁護蔣委員長抗日,堅持國共與全國人民的合作,為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建立獨立民主的中國而奮鬥。我再次重申:中國共產黨的這種政策始終不變,因為這是全國人民所希望的。”史坦因:“我是美聯社《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記者史坦因,請毛先生談談中共的希望和工作。謝謝。”
毛澤東:“遠東決戰快要到來,但是中國還缺乏一個為推進戰爭所必須的民主製度。隻有民主,抗戰才有力量。我們很需要統一,但是隻有建築在民主基礎上的統一,才是真統一。隻有民主的統一,才能打倒法西斯,才能建設新中國與新世界!”
史坦因、愛潑斯坦帶頭鼓掌。
謝寶樵急忙站起:“毛先生,我是這次活動的領隊謝寶樵,我們有些記者想采訪由重慶來延安的一些作家和藝術家,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