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家變(1 / 3)

“娘親,醒醒,快些醒醒。”迷迷糊糊中,田桂蘭依稀聽到有人在耳旁輕聲呼喚,還未睜開眼睛,便已經聽出是二兒子孟繼武的聲音。

“是小武嗎?大半夜的不睡覺,可是有什麼事?”田桂蘭隨口道。話未說完,已經清醒的田桂蘭一驚,急忙詢問道:“小武,屋子不是被你爹鎖了嗎?你是怎麼進來的?”

難怪田桂蘭吃驚。就在白日裏,田桂蘭的丈夫孟天驤突然宣布,他已經與鎮上的大戶劉員外商量好,決定將田桂蘭以白銀一百五十兩的價格賣給劉員外家為奴,獲得的銀兩作為其與長子赴京趕考的盤纏。

典妻賣子的事情在這亂世常有發生,但是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田桂蘭依舊難以相信。哭著詢問了丈夫兩遍,確定不假後,悲傷欲絕的田桂蘭當場暈倒在地。醒來後就發現已經被丈夫鎖在了臥房裏,連窗戶都被拿木頭釘上。哭喊一通後,發現無人搭理的田桂蘭,以為自己的丈夫與兒子們都已經達成了共識。黑暗裏,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淚,屈從與自盡的念頭也不知翻了多少次,最後竟不知不覺地昏睡過去。

此時見二兒子突然出現在麵前,田桂蘭不由得驚喜交加,緊緊拉住孟繼武胳膊道:“武兒,可是你爹爹回心轉意,不賣為娘了?”

孟繼武搖搖頭,低聲道:“娘親,我在窗戶上挖了一個洞,趁著天還未亮,咱們趕緊走吧!”

田桂蘭心中一沉,問道:“你爹爹還是要將我賣了嗎?”

孟繼武點頭道:“娘親又不是不知道,爹爹一心功名,為了湊夠盤纏,豈會回心轉意?再說了,就連大哥、三弟也是無動於衷。大哥甚至聲稱,有了這筆盤纏,足夠他到京城奪個武狀元回來,料想他們不會與我一起救娘出去。四弟在客棧裏幹活一直未歸,況其年幼,難以共事,我便隻好自己過來。娘親,時候不早,您還是趕緊跟我走吧!”

雖說早就不抱期望,但此時聽了孟繼武這番話,田桂蘭心中依舊悲痛難忍,拉著孟繼武的手“嗚嗚”哭了起來,好半晌才道:“武兒,娘知道你孝順,但是娘不能逃。我若是逃了,你爹爹湊不夠盤纏,便誤了前程,就連你大哥,他這些年刻苦修煉,一身好武藝四鄉聞名,說不定去京城參加武試,真能奪個功名回來。我若是跑了,豈不是耽誤了他們一輩子?倒不如我咬牙吃上幾年苦,先成全了他們,等你爹與大哥出人頭地了,到時候他父子一文一武倆狀元榮歸鄉裏,再將我贖身救回,咱們一家人也能夠再次團聚,共享清福了。”

“娘親是在說夢話嗎?”一個聲音突然在窗外響起。一個小小的身影從窗戶裏爬了進來,正是孟繼武以為“年幼不足以共事”的四弟孟繼璿。田桂蘭一向最疼愛這個幼子,見他到來,一把拉入懷裏,憐惜道:“你不是在客棧裏幹活嗎?怎麼回來了?”

孟繼璿年方11,比二哥孟繼武小了五歲,此時仰首對母親道:“娘親就要被爹爹賣了,我怎麼還能睡得著?”

田桂蘭聽孟繼璿如此說,心中頗感欣慰,勉強一笑,安慰幼子道:“我隻是去劉員外家做活兒,就跟在家裏給人縫補衣服一樣。你爹與你哥哥們這樣做也是迫不得已,等他們日後出息了,自然會來救我的。”

孟繼璿不屑道:“且不說那劉員外平日橫行鄉裏,傷天害理的事沒有少做,鄉人都在背後管他叫劉黑水。單隻爹爹無情無義,大哥、三哥侍母不孝,娘親便不用在乎他們的想法。

“他們日後沒有出息還好,若是有了機遇,過得好了,隻怕心裏會更加恨你。因為他們害怕日後會有人在背後議論,說哪個哪個文狀元當年曾經賣過自己的妻子,哪個哪個武狀元的母親曾經在一個員外家裏做活,被人侮辱過。娘親,您覺得我爹爹與大哥他們到時候會怎麼想?是會來贖您、搭救您,好給他們留下日後被人閑話的隱患?還是不理不顧,直接就對外聲稱您已經死了?”

田桂蘭手腳冰涼,意欲反駁,卻又不知該如何辯解。孟繼武在旁心驚膽顫,顫聲道:“爹與大哥斷斷不會如此做的。”

孟繼璿搖頭道:“怎麼不會?二哥想想也應當知道,這些年,三哥借口要與父親一起讀書做學問,大哥說要練武,家裏什麼活兒都不幹,也不出去做活兒掙些補貼回來,明明都是閑人,卻在家裏吃好的,穿好的,家裏家外一直都靠母親操持。今天崔掌櫃談話時,我聽他說讀書人是心最狠,又最死要麵子的人。所以爹爹現在能把娘給賣了,以後肯定也不會再承認娘是他的妻子。說不定,日後哪天要是爹爹或者大哥覺得娘親成了他們仕途的阻礙,還會找人害了娘親呢。”

孟繼璿這番話,徹底將其母親心中最後一絲幻想給擊倒,田桂蘭絕望下,“咕咚”一聲暈倒在地。孟繼武急忙將母親抱起,一邊呼喊,一邊掐人中。孟繼璿一把攔住孟繼武,低聲道:“二哥,娘親若是醒來,未必會願意和我們一起走。倒不如趁她暈倒,咱們先帶她離開這裏。”

孟繼武此來原本就是要帶母親離開,聽孟繼璿說了那一通話,心中更是不願母親繼續留在這裏。便點頭同意,與孟繼璿一起,將田桂蘭從窗戶裏抬出,趁著天黑,悄悄從家裏逃了出去。

孟繼武背著母親,孟繼璿在後跟著,兩人一口氣跑出十幾裏路方才停下來歇息。兄弟倆找了一塊平坦地讓母親躺好後,孟繼璿一屁股坐在地上,氣喘如牛,累得一動也不能動。

歇了一會兒,見孟繼璿呼吸已經平靜下來,孟繼武看了一眼依舊昏迷的母親,低聲問孟繼璿道:“四弟,我們走得匆忙,行李、銀兩皆未準備,接下來該如何是好?”他原本隻將這個四弟當作孩子看待,適才聽他那些話,對他印象大為改觀,連帶也開始詢問起他的意見來。

孟繼璿有氣無力道:“銀兩我已經準備好了。咱們歇息一會兒,便繼續趕路,爭取在天亮前趕到鄰近的鎮子上,租輛馬車,然後一路南下,去投奔舅舅。”孟繼武奇怪道:“你哪來的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