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婚事(1 / 3)

孟繼璿施展神通變化來的房子就在原來崔掌櫃客棧舊址上。等田桂蘭與崔燕妮到達時,數十個奴仆早已經站在門外排成兩排等候。

孟繼璿扶著母親走下馬車,回頭對正欲下車的崔燕妮道:“燕子,這兒本是客棧舊地。我未經你允許,就先占了下來當作新家,希望你不要怪罪才好。”崔燕妮正欲回答,卻突地被眼前所見驚住了。隻見眼前原來客棧廢舊處已經立起了一片庭院。不知長幾許,寬幾許,乍一看去庭院深深也不知究竟有多少進。

時值傍晚,夕陽照在琉璃瓦上,金碧輝煌,令人目眩。崔燕妮登時結舌,難以置信地望著孟繼璿,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孟繼璿鄭重宣布道:“娘,燕子,這裏就是咱們的新家了。”

院子很大,加上近百仆人還空出不少房間。孟繼璿陪著母親與崔燕妮在府裏轉了一圈,指著幾處小院子道:“娘,燕子,這幾個院子是我專門留來做寢居的。你們看看喜歡哪裏?”

田桂蘭對住在哪裏並無要求,卻特意要了間僻靜的房子,將之改作佛堂,每日勤拜不輟。

這日夜間,孟繼璿扶著母親從佛堂裏出來,邊走邊笑道:“不知道娘親什麼時候開始信佛了?還如此虔誠,每日早中晚的三誦經。孩兒可是修道之人,按說娘親也該拜三清祖師,少拜佛祖才是。”

(插圖三)

田桂蘭笑道:“你這孩子,可不許對佛祖無禮。若非佛祖保佑,你我又豈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此時母子重逢已有半個多月,田桂蘭的氣色比之初見時已經好了許多。孟繼璿下山的時候身上帶了一些丹藥,雖然不能生死人肉白骨,但是用來調養身體卻是綽綽有餘。

孟繼璿道:“娘親說哪裏話?咱們現在能過好日子,乃是因為我有點兒神通在身。因此,謝也該謝謝家師才是。”田桂蘭搖頭道:“你師父固然要感激,但是若沒有佛祖保佑,你我母子早已經不能相見了。”

孟繼璿不解,疑問道:“娘親何出此言?”

田桂蘭尋了處石凳招呼孟繼璿一起坐下,沉默半晌方才道:“你還記得當初那個活佛送給我的佛經嗎?”孟繼璿點點頭,問道:“可是當初那個圓凡和尚送您的佛經?就是自動隱入您體內的那部?”

田桂蘭點道:“正是那部。當初我們和你舅舅一家往壽寧鎮搬遷,路上先是你二哥去世,接著你又失蹤。那時候路上兵荒馬亂,我一直以為你也已經丟了性命,加上你舅母與其他幾位表哥對我也是冷言相向。當時我心中實在是悲苦萬分,幾次欲要尋短見追隨你們而去。”

孟繼璿心中一痛,即使知道母親沒事,現在依舊好好在自己眼前,仍不由得緊張萬分,抓住母親的手喊了聲:“娘親。”

田桂蘭笑笑,拍拍孟繼璿的手,繼續道:“也是奇怪,每次當我有想要自盡的念頭時,都會聽到有人在我耳邊不停念佛號,於是我的心情便逐漸平靜下來。在那之前我從未看過佛經,卻在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心底多了好幾部經文,每部都能倒背如流。”

孟繼璿道:“想來這就該是那部經書的妙處了。”

田桂蘭點點頭,道:“是啊!除了這之外,你不知道,後來那部佛經還曾救了為娘一命。當初我與你舅舅一家搬到壽寧鎮後,你舅舅出錢,在鎮上買了棟房子,就在崔掌櫃客棧後麵。那時候我在家裏呆不住,沒事就到客棧裏幫著忙活。後來,大約兩年多以前吧,有一天你舅母說家裏要來人,需要借住我的房間,就要我到客棧裏去住。那時候我和燕妮關係很好,就過來跟她擠一間屋子。哪知道當天夜裏客棧突然失了火,大火從四麵八方燃燒起來,把我們困在客棧裏麵。當時燕妮著急出去找父母,結果被一根倒下來的橫梁砸倒,把腳也燒壞了。我把她拉回屋裏,我們娘倆就躲在牆角,等著人來救我們。”

孟繼璿還是首次聽說當初客棧失火的真實經過。此時心中一動,問母親道:“你是說,是舅母要你到客棧裏住,然後客棧就失火了?大火是從四麵八方燒起的?那天舅舅家裏真來客人了嗎?”

田桂蘭看了眼兒子,歎息道:“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

孟繼璿心中憤怒,大聲道:“什麼叫胡思亂想?娘你這樣說,其實你心中也已經懷疑了,不是嗎?”見田桂蘭神色黯然,孟繼璿意識到自己失態,急忙起身施禮賠罪。

田桂蘭拉孟繼璿坐下,苦笑道:“自家母子,哪有這麼多禮數?這事揭過不提……那天我大呼救命,喊叫半天也沒見有人答應。也是老天可憐,佛祖保佑,眼見得大火就要將我們給吞沒,我身上突然發出一片黃色的光芒來,當初圓凡活佛給我的那本佛經突然出現在我頭頂,散發出一道道金光,形成一個圓形罩子將我和燕妮圍在裏麵,大火怎麼都沒能燒進來,我和燕妮也因此逃了一難。”

孟繼璿後怕道:“幸好有此寶物護身。日後若是有緣,我定當多加拜謝那位圓凡大師。對了娘親,那本佛經呢?現在可還在你身上麼?”

田桂蘭點頭道:“還在我身邊。那天天亮大火被熄滅後,那本佛經就從空中掉下來落在我手裏。我也是在那一刻,才開始真正信佛的。隻是奇怪的是,那本佛經後來我打開的時候,全是空白。我一直懷疑,是不是我心裏突然間知曉的那些佛家知識,都是從這本書上轉移到我心裏去了?”

孟繼璿知道一些仙家手段凡人難以理解,不忍見母親老是困惑,急忙胡亂找些話岔開道:“管它是佛經還是白紙,畢竟曾救了娘親的性命。說來也是僥幸,幸好娘親沒事,不然孩兒現在可就不知該如何是好了。如此說來確實是佛祖保佑了。嗬嗬,也不枉娘親對他日夜參拜。”

田桂蘭見兒子口中雖說些感謝的話,語氣裏卻依舊對佛祖不大虔誠,知道二人信仰不同,不可勉強。因此微微一笑,問孟繼璿道:“你現在來找我,可是有事嗎?”

孟繼璿點點頭,道:“是關於燕子的事。最近這幾天上門來給燕子說媒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我想征求一下娘親的意見。”

自孟繼璿回到壽寧鎮後,先是他出手就送出三尊金人,手腳之大方令眾人側目。後來突然出現的孟府,奢華庭院更是引起了周圍鄉人的轟動,加上孟繼璿每日裏都會安排下人在府門外開設粥場賑災,因此名聲大振。有關係沒關係的都想來攀點兒親故,沾些便宜。連帶著崔燕妮也成了香餑餑,這些日子上門提親的人之多幾乎要踏平了門檻。

田桂蘭聞言道:“這些天來上門求親的人,為的不是燕妮,而是你點石成金的法術,想要多撈一些好處罷了。”

孟繼璿點頭道:“孩兒曉得,所以來征求娘親的意見。”

田桂蘭點點頭,仔細端詳了孟繼璿半天,麵帶欣慰道:“我家璿兒現在越長越俊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