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走出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3 / 3)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會交際,而且在交際時也的確表現得很不好。你可以為自己選一個“本尊”,也就是一個榜樣。你的“本尊”應該是一個交際能力很強的人。他可以是一個名人,例如周恩來、羅斯福,也可以是一個你認識的平常人,例如你所佩服的一個同學。你的“本尊”和你要有相似性。你是男人,你的“本尊”必須是男人;女人的“本尊”必須是女人。另外,除了性格他比你外向之外,其他方麵你們應該有相似或共同之處。如果你是個敏感而細膩的人,又喜歡音樂,可以將自己想象成柴科夫斯基或肖邦,不要想象成貝多芬;如果你是身材纖弱的人,你的“本尊”絕不要選一個彪形大漢;如果你是秀美的女孩,你的“本尊”也應是秀美的人。如果你是男人卻選了奧黛麗·赫本作“本尊”,你想想會多可怕。這樣,你既不可能變得如赫本一樣風姿綽約、楚楚動人,同時,又喪失了一個男人所應有的風度。你甚至可以想象動植物。如,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虎或是鬆柏。這可以使你變得更勇敢堅強。

你的“本尊”不要選壞人。因為用了“觀想本尊”法後,不僅你的社交行為會和“本尊”相似,你的其他方麵也會向“本尊”靠攏。你不可能隻在社交這一方麵變化,你的變化是整體的。

選好“本尊”後,你可以讀一些他的傳記資料,或者和他多接觸。有可能的話,找一張他的照片多看一看,爭取對他盡可能熟悉。然後,你隻需每天選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想象“本尊”和你的身體融為一體,就像佛教密宗修煉者所做的那樣。你想象他的一張照片進入你的胸膛,然後擴大,直到和自己身體一樣大而且融合。

隻需這樣做,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刻意地學習和模仿。你可以每天練習10~20分鍾。而你的潛意識會在不知不覺中,全天進行工作,讓你和你的“本尊”相似,你的行為舉止會自動地向“本尊”靠近。用不了多久,你的社交言行就會有明顯的改觀,你的朋友熟人們將會感到十分驚訝,他們會覺得你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實際上,你也的確是換了一個人。

如果你希望見效快,你可以在社交場合有意識地對自己說:“現在我不是我,我是在表演我的本尊。”那麼你的交際能力會好得讓你自己都不敢相信。練習一個月後,你就不必再練了。你的“本尊”已融入你的心裏,你自己已經成為一個善於交際的人了。你更不必再去演別人。

此時,你隻需享受友情了。

十五、不勸而勸

我們一生中都會有勸慰別人的機會。朋友越多,朋友對你越信任,你勸慰別人的事情也就越多;你越善於勸慰別人,你的朋友就會越多,朋友對你也就會越信任。

所以我們都需要懂得一點勸慰別人的方法。

最好的勸慰方法是不勸而勸,正如最好的戰術是不戰而勝,最好的教育是不言而教一樣。這是一種極容易的方法,可是會用這種方法的人很少。

不戰而勝並不是什麼也不做,是通過軍事威脅、政治和外交壓力不戰就讓對方屈服;不言而教也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自己以身作則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影響;不勸而勸當然也不是什麼話也不說,隻是不說那些一般勸慰的話而已。

不勸而勸的方法叫做“意譯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創造的方法。這種方法很簡單,不論是朋友傾訴失戀的痛苦,還是請你幫他決定是否離婚,或是談到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和煩惱,不論他說什麼,你都隻做一件事,不斷地用你自己的話把他所說的重複說出來。也就是說,把他訴說的意思翻譯成你自己的話,不要勸告他做任何事,不出任何主意。

這就是最好的勸導和安慰,運用得好,它的效果極為神奇。

許多人不相信這種方法會有效,他們說,朋友找我是讓我出主意來了,我隻是鸚鵡學舌一番,有什麼用?其實這些人誤解了。實際上幾乎可以說沒有哪個朋友真的需要別人出主意,他們真正需要的不過是別人的理解。你如果用你的話重複了他的意思,並且你準確地表達出了他自己的情感,他就知道你理解了他,這種理解就是最大的安慰。

說到出主意,誰也不會像他自己一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處境,所以誰出主意都有可能出了不恰當的主意,隻有他自己才能做出最佳決定。

“我結婚後沒一天快樂過,我丈夫完全是個騙子。戀愛時什麼都聽我的,什麼活都幹。結婚後,什麼都不幹,什麼都和我吵,還打我。我爸媽本來就不喜歡他,我要是離婚他們一定不反對。”

你也許認為她結婚後這麼不幸福可以離婚了,勸她“那你離了算了”,而她會認為“你怎麼這樣,勸人家離婚”。

你勸她“湊合過吧,不要離。”而她會認為,“你不理解我的煩惱”。

用意譯法則應這樣說:“你對丈夫不滿意,覺得你不顧父母反對嫁了他,他應該對你更好才對。”聽了這番話她將會把你當知音,因為你理解了她的心情。在你這種理解同情的氣氛中,她可以暢所欲言,漸漸的,她自己就會找出問題所在和解決方法。

“說到底他不可能總像戀愛時那樣寵慣我,大家上班都挺累,家務活我也該幹點。”這時你用意譯法可以強化她的這一觀點:“你懂得結婚後雙方要相互體貼,也知道光埋怨沒用,還是自己先做點對婚姻有益的事才對。”

意譯法經常遇到的另一個責難是:如果朋友的想法錯了,難道我們仍一味附和他而不指出他的錯誤嗎?舉一個極端例子,假如,朋友想自殺或殺人,我們也不置可否嗎?

感情的事是很難說對錯的,朋友如果真的想采取極端行為,你用反駁的方法也是難於改變他的。一個失戀的少女痛不欲生想自殺時,如果你對她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你可以找到比他好得多的人。”這個失戀者會接受你的意見嗎?不!在她此時此刻的心中,即使走遍天涯也不會遇到第二棵芳草了,失去了他,活著就的確毫無價值。從冷靜的旁觀者看來,她這麼想是錯的,而沉浸在這種情緒中的她卻認為,這絕對是事實。別人勸她不要在意,告訴她失去的戀人不值得惋惜,隻會使她感到你在否定她的情感,使她這樣理解你的意思“照他看來,我很傻,我根本不應該傷心”,並且她也不會就此從傷心中解脫出來。

所以你不妨使用不勸而勸的意譯法:“這事確實令人很傷心,在你此時此刻的心目中,他是世界上唯一的,所以失去了他,你有一種活不下去的感覺。一下子失去愛,怎麼可能不傷心呢?”

這樣說,實際上表達出了兩個意思,一是她此時此刻如此傷心是合理的;二是說她現在有不想活的念頭也是自然的,但是,這隻是一種“活不下去的感覺”,並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不必去講什麼不該自殺的道理,隻要你使她的情緒平靜下來,她自然不會去自殺。相反,就算你用一百個理由證明她不應該自殺,如果她情緒惡劣,她一樣會不顧你那一百個理由的。理解是勸慰別人最好的良方。有人之所以會厭世輕生,主要還是絕望了——這世上沒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活著還有什麼意思。而當你對一個痛不欲生的朋友說一聲“我理解你”時,就會給他的心靈帶來極大的安慰。

當然,我們難得會遇到要自殺的朋友,我舉這個例子隻是想說,如果我們對連想自殺的人都可以用意譯法去勸導,還有什麼人不可以用意譯法來勸導呢?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提出,愛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它還是一種能力,一種共求。愛自己的朋友,就應該意味著你有能力去幫助他,善於幫助他。因此,意譯法不僅僅是一種不需勸說的勸說技術,它更是一種愛的藝術。願每一位朋友都能掌握這種藝術手段,成為愛的藝術家。

十六、與人相處的“一報還一報”原則

如何與人相處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

按照傳統的道德規範,我們應當做好人,永遠對人真誠、善良,應當永遠樂於幫助別人。如果人人都遵守這種道德,那固然很好。

但是如果我對人真誠,別人卻欺騙我;我幫助別人,別人卻算計我;我又該怎麼辦呢?以德報怨,爭取感化對方,固然是一種辦法,但是如果對方把我的忍讓看作軟弱,得寸進尺,我又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看到了做好人的不利之處,幹脆決定做惡人,或花言巧語欺騙別人,或恃強欺壓別人。

我們姑且不從道義上指責這些惡人,僅從利害上分析,做惡人也不是正確選擇。因為你騙了別人,早晚會被人發現;你壓迫別人,別人往往會報複;惡人可以一時得意,但從長遠看來終會遭報應——畢竟那種以德報怨的“好人”是少數。就算這個惡人才幹極高,但由於四麵樹敵,生活得也不會心安。

那麼,怎樣做才能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呢?

美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獨出心裁的實驗。他們運用計算機設計了一個小小的社會模型,裏邊有一貫對人好的好人,有一貫對人壞的惡人,也有各種時好時惡的人。如果一個人幫助別人,他失分,被幫助者得分;如果一個人害人,他得分,被害者失分。這裏的分數代表著利益。當然,如果一個人助人得到報答,他也得分。如果一個人做壞事被報複,他失分。由計算機模擬並計算,在這個社會存在一段時間後,誰最後的得分最高?

實驗的結果是,一貫好的好人和一貫壞的惡人得分都不高,得分最高的是這種人:他平時總是待人以善,但是如果有人傷害了他,他就進行報複。他隻報複一次。如果那個人不再傷害他,他就停止報複。如果這個人繼續傷害他,他就繼續報複。報複的原則就是“傷害一次,報複一次”。

這種與人相處的原則蘊涵著深刻的道理:不主動傷人,從而也不會招來報複,在別人先傷害自己時,則奮起反擊。這既可以捍衛自己的尊嚴,又可以阻止對方的進一步攻擊,還奪回了原屬自己的利益。就是對對方來說,這也是好事,讓他知道了害人者必會害己。這種做人原則也是公正的,對一次傷害隻反擊一次,反擊成功後對對方仍以誠相待。這樣,雙方也不會變成永久的仇敵。

毛澤東的那句著名的論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大致相近於此原則。

如果我們把一貫對人好的好人比作和尚,把一貫做壞事的人比作日本侵略軍,那麼“一報還一報”者則可比作八路軍和其他抗戰軍民。麵對日軍侵略,和尚不抵抗,希望用自己的行為感化他們,而八路軍奮起反擊,殺敵衛國。當打敗日寇,並且讓侵略者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後,就可以和日本和平相處了,並不因日本侵略過中國就永遠與之敵對。

“一報還一報”的人表麵上看似乎不如一貫對人好的人善良,而實際上他的善卻是更大的善、更理智的善。

這個實驗,對我們很有啟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