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走出人際交往的心理誤區(2 / 3)

原因二,很多人習慣於隻關注自己。

隻關注自己的人不幸福,因為他得不到愛。他也不懂得人要愛別人才會幸福。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太關注自己了。如何轉向關注別人呢?先要培養對別人的興趣。你可以給自己一個課題,要弄清楚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於是你會觀察他們,進而關注他們,再下一步也許就可以關心他們了。

要寬容地看待別人,也許某人很土氣,但是要知道,他生長在山鄉。你自己如果生長在山鄉你也許會更土氣。有人很小氣,可是這也許是他的幼年經曆造成的。我們看人時,不要總盯著其缺點,這樣,你就是覺得別人值得關心了。

再有,一個人如果自己活得不快樂,是無暇顧及關心別人的。如果你自己不快樂,先要盡量消除讓自己不快樂的因素,讓自己活得快樂些,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個關心別人的人。

八、讚美別人必須誠心

許多社交書上都講到,讚美別人是改善人際關係的好辦法。但是應用得不好,這也是壞方法。

其區別就在於有沒有誠心,如果你讚美別人時,心裏的確認為他(她)有這個優點,那麼這種讚美是好的。如果你讚美他(她)時,心裏卻並不以為然,這就成了“拍馬”一類活動了。有些時候“拍馬”也許有效,但是,卻會受到別人的輕視,實在是不可取的。

要誠心讚美別人,就要學會發現別人的長處。

九、快樂就是善良

不僅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這就是善良。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的情緒是可以相互感染的。你快樂,別人看到你也就快樂。你讓別人快樂,這難道不是一種善良嗎?

相反,愁苦就是罪惡。因為你愁苦,你就要惹得別人難過,這豈不是害人。

你或許會說,有人幸運,有人不幸,難道不幸的人還不許愁苦嗎?還要加上“罪惡”之名嗎?

且聽我說。如果遇上不幸才愁苦當然不是罪惡,但是我們常常見到的愁苦者,他們的不幸不少是自找的。而且還有許多人,他們所遇到的挫折不幸本來都很小,可是他們還是日日愁苦不堪,這些人就有“可惡”之處了。這些人的內心中,或者說其“原始人”,實際上是以愁苦作手段,脅迫別人去關心他。

假如你看到生活並不困苦的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和別人嘮叨兒女不孝,自己身體不好,你會相信這是個極善良的老太太嗎?不會!很可能她是在用所謂的“愁苦”作武器來指責兒女,來博取同情。

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裏有一個女主角叫棗花,表麵上看似乎很善良,為了讓母親高興,她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她對丈夫極為順從,卻飽受丈夫欺負。從這個角度看,其遭遇確實令人同情,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實際上這個人心理不健康。她本可以不嫁給那個不愛的人,但是她嫁了,然後用她的愁苦來讓母親內疚:看你把我害的。這豈是善良!她順從丈夫,卻不給丈夫真愛。丈夫不滿卻又說不出她的不是,氣得隻好用欺負她來發泄自己的不滿。於是,丈夫(銅鎖)窮凶極惡的行為招來了人們的義憤;而她終日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雖也博得了人們的同情,但細究起來,於“可憐”之中著實還有幾分可氣,人們又自然會“怒其不爭”。

以愁苦之態博取同情和關心,是人常有的無意識習慣。來源是,當人在嬰兒時,一哭就會有人關心:餓了哭有人喂奶,熱了哭有人換衣服,兒童愁苦時自有父母會來幫助。

但是,人長大了就隻有自己才能為自己負責,不能依賴別人了。你的朋友也沒有責任和義務一定要安慰你的愁苦。所以放縱自己沉溺於不良情緒中是無益的,也是不好的。

時刻提醒自己,我不要愁苦,也不要憂鬱,我不以此勒索別人的關心,我要為自己負責。這樣就可以減少愁苦,增加快樂,而快樂的你就會有更多的朋友。

十、忍耐的害處

中國的傳統提倡忍耐。人們認為人際衝突是難免的,隻有相互忍耐才能相安無事。人們認為能忍耐的人才能寬容別人。忍耐被用來衡量人的意誌,能忍耐的人會被認為是強者。今天,我們在街頭、在公園的字畫攤上常常可以看到寫著“忍”的工藝品和條幅。由此可以想象有多少人會把一個“忍”字掛在家裏,更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在心裏掛著一個“忍”字。

然而,忍是對人極為有害的。“心”字頭上一把刀,這是人們對“忍”字的形象注解。這把刀是會戳傷心靈的。

忍耐使人的情緒得不到宣泄。因為,大量消極情緒(主要是憤怒)會鬱結於心。人們誤以為時間久了這種情緒會漸漸消失,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講過,未宣泄的情緒會埋在心裏,曆時幾年幾十年也未必會自行消失。這些鬱結的情緒嚴重損害著人的身心健康。

長期忍耐,會使一些人變得越來越懦弱,於是忍讓變成了屈服退讓。這些人會被人欺負,卻不能捍衛自己。

長期忍耐,會使一些人變得冷漠。與其說他們喜怒不形於色,不如說他們已失去了人本該具有的喜怒哀樂。這種人更沒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就算名利上獲得成功,也已無幸福可言。

長期忍耐,會使一些人變得暴躁。他們心裏有一個火藥庫,火藥越積越多,於是一個小小的觸發,就會引起他們的大怒。

長期忍耐,還會使人變得冷酷。“殘”“忍”兩字是相連的,殘酷的人往往就是能忍耐的人。因為他們在忍耐中情感變得淡漠了,因為他們做出殘酷行為時不會有同情和憐憫心,也就是所謂冷酷無情。

因此,請千萬不要忍耐。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從心所欲,想打人就打,想罵人就罵呢?也不是。

我們可以用更合理的手段宣泄情感。

如果某人說的話觸怒了你,你當時忍下了,但是在第二天,你找碴加以報複。這樣做,起不到警戒對方的目的。因為當時你沒說什麼,對方會認為對那句話你不在乎。第二天你找碴報複,對方不知道你是為什麼要找碴,他不能把這件事和前一天的事聯係起來看,他隻能歸結為你的喜怒無常。

因此,你應該在當時對對方加以警戒。你可以凜然正色地去告訴他:“聽到你這樣說我很憤怒,我認為你這是一種挑釁!”或者類似的話。不需罵人,罵人正顯得你脆弱。要以堅決的神態、嚴肅的口氣告訴他,他錯了。如果他的行為很過分,你可以要他道歉。這樣,你不至於心裏窩火。而他也會明白,你不是可以隨便欺負的人。

有些人認為,這樣做會傷和氣,這也是一個誤解。實際上,一個處處忍耐的人會被當成弱者;一個當時忍耐以後又報複的人會被看成小人;而一個敢於捍衛自己權益,有理有利有節地反抗別人的人反而會受到尊重。有句俗話“不打不成交”,人際衝突處理好了反而可以成為人際交往的催化劑。

十一、“自尊心過強”的人

我們常常可遇到“自尊心過強”的人。他們聽不得一句批評。不知怎麼,你就觸痛了他的自尊,於是他就會勃然大怒。和這種人打交道是很難的。

實際上,所有“自尊心過強”的人都是自卑者。由於他對自己的某一方麵很自卑,所以他才會表現出“自尊心過強”。他的過敏是由於他內心中的脆弱。

和這種人交往,要首先找出他對哪些事情敏感,自卑之處是什麼?是相貌有缺陷,是貧窮,還是知識不豐富?知道了他的自卑之處,不要去刺激他這一方麵就可以了。

如果你自己是這種“自尊心過強”的人,你所需要做的是消除自卑、增強自信。具體方法在後麵將講到。

十二、自我開放

衡量兩個人關係深淺,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是看他們的談話的秘密程度。如果是一般關係,雙方都不會和對方談及自己的私事。如果是熟悉一些,可以談一些無關緊要的私事。如果可以談隱私,那就是無話不談的親密朋友了。

我們對別人越信任,就越敢向他們開放自己。能夠對某個人訴說自己的隱私,就表明自己已經充分信任他了。因此,稍許更開放一些,你就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況且別人了解你越多,他們就越有安全感,也更能理解你,這也使他們更喜歡你。

當然,開放的程度最終還要依談話對象而定。如果你對一個剛認識的人大談你的隱私,他會感到你這個人太奇怪,反而不會喜歡你(除非對方是心理醫生)。

能不能開放自己,和你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關。過於封閉自己的人大多是心理有些不夠健康的,封閉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手段。所以他們應該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盡快地加以解決。

十三、關注別人的需要

卡耐基談社交時,引過一句妙語:如果我釣魚,裝魚餌時我不會想我愛吃什麼,我要想魚兒愛吃什麼。

但是生活中人們經常犯這種錯誤:把自己愛吃的東西放在漁鉤上。例如男孩子在和女孩聊天時,喋喋不休地談論足球,談論自己的男性朋友,談論自己的愛好。

“魚”是不是喜歡吃這個呢?

再如,有的人喜歡自吹自擂。要知道,這對別人來說並不是什麼有趣的內容。

人際交往中,你需要偶爾讓自己關注一下別人的需要,問問自己:他(她)想要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然後去做一些能滿足對方需要的事。假如對方是個火花收藏者,在他的生日送他一套他沒有的火花,就比送一個蛋糕要好得多。即使蛋糕更貴他也會喜歡火花。

這裏還有一個好處,是他由此看到了你對他的關注。

十四、“觀想本尊”法

據說卓別林在一次聚會中一時興起唱了一首歌曲,歌聲高亢動聽。人們讚歎說:“想不到你歌唱得這麼好。”卓別林回答說:“我不會唱歌,剛才我不過是在表演一個著名歌手。”

卓別林的話不僅僅是一個笑話而已,其中別有一番含義。許多事我們之所以做不好,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不會做,而不是我們不具備做這件事的能力。卓別林相信自己不會唱歌,你也許相信自己不會交際;所以卓別林不會唱歌,你也不會交際。就算你有潛在的交際能力,在你不相信它時,它也發揮不出來。但是卓別林更聰明,他模仿歌手,讓自己設想此時此刻是這個歌手在唱,於是就能唱好歌了。盡管卓別林還是不會唱,但是他的歌手會。假如卓別林一次次去演歌手,去唱,終有一天,他會發現歌手和自己已結合為一體。那時歌手就是卓別林,卓別林也就會唱歌了。

人的需要千變萬化,但是,有一些需要是共同的。例如被喜愛的需要,被尊重和重視的需要。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時時關注這些需要。

前麵我們曾提到過佛教密宗有一種修煉方法叫做觀想本尊。修煉者選一尊佛像,想象這尊佛像進入自己的胸膛,越來越大,直到和自己一樣大,充滿了自己的身體,和自己融為一體。他們相信,這樣做可以讓自己得到佛的智慧、佛的慈悲,使自己漸漸接近佛。這和卓別林的方法實在是異曲同工,都是通過想象自己和別人融合而獲得別人的品質。這也正是我們要講的交際心理學技術——在此姑且稱之為“觀想本尊”法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