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營造令人舒服的氣場,不虧在第一印象上
大衛·R·霍金斯通過20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的變化而有強弱的起伏。當我們的心裏有邪念的時候,粒子振動會降到最低。而當我們的心裏充滿了單純的善良與柔和時,粒子振動頻率則會很高。他遇到的粒子振動頻率最高的人是特蕾莎修女,那時候,當特蕾莎修女走進屋子裏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
特蕾莎修女之所以能讓人在一瞬間就感覺到幸福,是因為她的氣場很祥和,讓人們對其產生了非常舒服的第一印象,產生了奇妙的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與人第一次交往時給他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印象非常深刻,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有研究證明,產生第一印象的7秒鍾可以保持7年。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如果第一印象不好,以後的事情也許就很難辦了。
《三國演義》中,鳳雛龐統當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麵見孫權。孫權見到龐統相貌醜陋、傲慢不羈,無論魯肅怎樣苦言相勸,最後還是將這位與諸葛亮比肩齊名的奇才拒於門外。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龐統沒能給孫權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讓孫權怎麼看他都不舒服,更不願意與他的氣場相融,一起共事。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們的第一印象產生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隻有幾秒到幾十秒之間。也就是說,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人們就對一個人蓋棺定論了。
一女子相親,舉止大方、語言得體,男方很滿意,女子也有意。
相親結束時,雙方留下手機號碼,準備繼續交往。起身告辭時,女子不小心與端水的服務員撞了個滿懷,隨即,男方聽到了一連串語言犀利的謾罵話語,男子愕然,隨即收起笑容離去。
無論它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大部分人都十分依賴第一印象的信息,而這個第一印象的形成對於日後的交往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它比第二次、第三次的印象和日後的了解更重要。第一印象的好與壞幾乎可以決定人們是否能夠繼續交往。美國勃依斯公司總裁海羅德說:“大部分人沒有時間去了解你,所以他們對你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隻有你給人的第一印象好,你才有可能開始第二步;如果你留下一個不良的第一印象,那麼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相信第一印象基本上是準確無誤的。對於尋求商機的人,一個糟糕的第一印象就等於失去潛在的合作機會,這種案例數不勝數。你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夠抹去糟糕的第一印象。”
盡管我們會理直氣壯地告訴別人,不要僅憑一個人的外表就妄下結論。但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都在這麼做,當然包括我們自己。
可見,第一印象對於人們來說有著多麼大的作用,但第一印象仍然常常被人們忽視。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首因效應的重要性,並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營造讓人舒服的氣場:
1.要學會主動與對方打招呼,語調適中,節奏平緩
對於初次見麵的人來說,你先開口向對方打招呼,就等於你將其置於一個較高的位置,會讓對方的氣場感到愉悅。而語氣節奏上的平穩舒適會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可靠沉穩的人。在這個過程中,如你能用自信誠實的目光正視對方的眼睛,則會給對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微笑待人,不卑不亢
第一次見麵,熱情地握手、微笑、點頭問好,都是人們把友好的氣場傳遞給對方的途徑。在生活中,微笑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友誼。但與別人第一次見麵時,笑要有度,不停地笑有失莊重。言行舉止也要注意交際的場合,過度親昵的舉動難免有輕浮油滑之嫌。尤其是對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朋友,不應表露出巴結討好的意思以及趨炎附勢的行為,否則會引起當事人的輕視和在場的其他人的鄙視。
3.言行舉止講究文明禮貌
語言表達要簡明扼要,不亂用詞語;別人講話時,要專心傾聽,態度謙虛,不隨便打斷;在聽的過程中,要善於通過身體語言和話語給對方以必要的反饋;不追問自己不必知道或別人不想回答的事情,以免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