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大名鼎鼎的蔡琴,她的氣場如同她的聲音一般,親近而又不失典雅。盡管蔡琴屬於沒有青澀時代的女星,出道時的大黑框眼睛以及碩大的臉盤,讓人無法將她與美貌和青春畫上等號。但是,蔡琴屬於越老越有風韻的女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氣場才逐漸接近她的年齡與容貌,同時歲月的曆練也使她的氣場越發強大。沒有迷人的臉龐,卻能用謎一般的氣場、獨特的歌喉吸引歌迷們,讓人們在欣賞她的時候不受相貌首因效應的影響,忽略了她的一些不美麗。
光環之下,很容易隱藏缺陷,我們要學會趨利避害。先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避免沉醉在首因效應的誘惑裏看不到對方的缺點。同時,也要學著利用首因效應,從氣場的角度為自己營造一抹迷人的光環,隱藏缺點,讓別人看到我們的好。
為什麼我們會忘記拒絕
《漢書·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今,反複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先入為主”是自古就有的一種心理作用,人們在交流中,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由此可見,首因效應有多麼重要,它能讓人們的思維“沉底”。
人們在對某人某事作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不少人會將首因效應應用到銷售學的詭計中來,先給對方一些具有誤導性、暗示性的信息,進而讓那些第一信息形成一個一時難以逆轉的氣場的“勢”,讓消費者的主觀意念沉錨,無法有自主的意見,從而聽從銷售者的選擇。
小剛大學畢業後選擇自主創業,在家鄉的小城開了一家粥店,在其斜對麵有一家粥店,規模、設施、價格等都與小剛的粥店差不多,而且每日顧客數量也相當,但小剛漸漸感覺到這家粥店每月的收入似乎要比自己的多不少,這是怎麼回事?小剛決定做一次暗訪。
小剛來到這家粥店,服務小姐微笑迎上並招呼著小剛。這與自己店裏的服務也沒多少區別,小剛在心裏這樣想著。小姐給小剛盛了一碗粥,問道:“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一個吧,謝謝。”其實小剛不太想吃雞蛋,所以就隻點了一個。
“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服務員小姐這樣繼續招呼著其他客人。
“呃,一個就行了。”
“來兩個吧。”
……
小剛忽然發現,大部分顧客都點了雞蛋,說不需要的顧客非常少,再想自己的粥店,小剛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在服務員小姐的提問下,幾乎每個人都選擇買了雞蛋。這樣賣出的雞蛋顯然要比自己的粥店多了許多,大概平均每人每次消費要比自己多一個雞蛋。每個雞蛋按成本5角,售價1元來算,假設兩家粥店平均每天的顧客數量為300人,那麼,對麵粥店每天的收入就要比自己多300元,利潤多150元。當然,這隻是雞蛋銷售方麵,如果在其他像包子、餡餅之類的附加食品上也采用這種銷售手段,那麼其銷售收入和利潤就遠不止這些了。
為什麼被服務員提問時,小剛的腦中根本沒有浮現出“不需要”這個拒絕對方的答案呢?這是因為如果被要求從二種之間選擇一種的話,我們會出現氣場短路,呈現出除了這兩個選擇之外什麼也想不起來的狀態。小剛在自己毫無知覺的情況下,被對方誘導進入了不得不選擇其一的死胡同中。
大多數銷售員都會有這樣的經曆,當你給顧客提供了選擇的時候,他們很少會在這個選擇範圍之外做出選擇。聰明的銷售員從一開始就把“不買”這個選項從客戶的腦中抹去了。
如果中了首因效應的詭計,人們就會遺忘自己心中的正確答案,而無法從正確的選項中進行選擇。這種心理非常不可思議,我們既要提防這種首因效應對我們的誘導,同時也可以學著運用首因效應將事情往我們期望的氣場方向誘導,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隻說優點吸引他人做決定
努力將三個手下搞定以後,毛毛決定好好地獎勵一下自己,給自己換一個新的手機。然而,等毛毛很高興地把新手機拿給女朋友燕子看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這款手機有很多毛病,比如說信號很差,在信號不好的地方基本上什麼也不能幹;待機時間很短,昨天剛充過的電今天就顯示電量不足了,等等。
在毛毛眼中,這一款手機和自己當初購買的手機簡直不像是一款手機。此時的毛毛大呼上當,說自己被店員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