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林家大宴 下(1 / 2)

今日天氣上佳,所以林家將家宴主宴擺放在花園的梅亭之中,外麵的梅花盛開點點動人,含香微風讓人心情愉悅,梅亭之中一張橢圓形長桌,林聰德和路朋奇坐在東首主位,致仕的官員們坐在左靠南的位置以示尊榮,孔廖等舉人官員們坐在右側靠北,方老板等商戶主位則坐在底下靠西的方向,似乎誰也沒有對這樣的安排有什麼異議,畢竟士農工商中商人始終是墊底的位置。

“遠之你是北方直隸出生在浙江杭州府為官好些年頭,但是寧波府來的卻不多,不知道這倆月可品嚐了多少正宗的寧波菜。不是老夫自誇,雖然寧波菜不屬於十大菜係,但是也有許多獨特的菜品值得一試。大夥說是不是啊?”林聰德與眾人共飲了一杯之後對路朋奇說。

“說來慚愧,本官到任也快兩月了,因為公務繁忙倒還真沒真正的品嚐過地道的寧波美食。不知道諸位可為本官講解一番?”路朋奇雖然心急但是也知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才好談事的道理。

方老板指著其中一盤菜說“路大人,且看此菜,想我寧波府多江河湖泊,所產河鰻甚多。在本地江河湖泊所產者,俗稱“本塘河鰻”,更是鰻中之珍品。鍋燒河鰻,又以剔骨鍋燒鰻最為著名,是一種滋補名菜,佐酒極品。為寧波十大名菜之一”

“嗯?”路朋奇夾了一點放在嘴裏,閉目回味,許久評價道:“色澤黃亮,鰻肉鮮嫩,綿糯香醇,味鮮而略甜,汁濃有泡,果然不凡。”

又一人指著另外一盤菜說道:“大人,這道菜在北宋年間就很盛行,它是以鯉魚尤以黃河鯉魚為上品原料,以過初步加工後,用坡刀把魚的兩麵解成瓦壟花紋,入熱油鍋炸透。然後以適量糖霜、香醋、薑末、料酒、食鹽等調料,對入開水,勾加流...味道極為不凡。”

“是的,這彩溜黃魚中黃魚味鮮,肉質豐滿結實,若是再配以火腿、雞肉等上乘輔料烹製,三鮮合一,滋味濃醇,色彩豔麗。”廖師爺顯然也是美食的行家,點頭說道。

“從北方到南方,原本還以為南方的菜品簡單沒有中原京城的精致。而到了江浙才知道,南方才是美食之所在,固然沒有北方大餐之恢弘也有南方之精巧,就如同南方之女子婉約如水。”路朋奇說著還笑著看著身後的臉色微紅的侍女。

“不錯,大人之言簡直就是點睛之筆,將南北菜品差異衍生到女子之上,倒也恰如其分,恰如其分啊。”孔舉人也是如此之說。

“諸位恰逢此時此景此言,更值得共飲此杯。”

飲完杯中酒,自然馬上有各自身後的侍女添上美酒,路朋奇點著中央的那盤菜問道“這又是什麼菜?”

“這個就由狀元樓的東家來說吧”林聰德對著底下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胖子說道。

“這個自然,說起這個還有一個典故。當年乾隆朝的時候,甬江口還沒有狀元樓之說,更沒有這道菜,有兩個赴京趕考的舉人路過甬江口等待渡船的時候,感到有些饑餓就在路邊的一家酒樓飲酒,觀賞江景。酒樓的夥計見到是書生客官,就問:“相公欲嚐何菜?”

兩位舉人都是富家子弟,便說:“凡是名菜,俱都上桌品嚐便是。”

於是,夥計陸續送上各道名菜,兩位舉人見最後端上來的冰糖甲魚,鼇頭上翹,晶瑩透亮,清香撲鼻,便挾起品嚐,一到嘴裏;由綿糯香甜,滋味非同凡響,讚不絕口,便問掌櫃:“此菜何名?”

掌櫃見兩位隨身都帶有趕考的行頭,便靈機一動,暗送彩頭,道:“相公,此乃‘獨占鼇頭’是也!”舉人聽了,連呼“妙哉!”盡歡而去。

事有湊巧,待到秋季揭榜,其中一位舉人果然中了狀元。他衣錦還鄉,春風得意,特地重登甬江這座小酒樓,指名要吃“獨占鼇頭”!說是吃了此菜,身健神旺,金榜高中乃此菜之功也。幸在畫說,便又精心製作一道“冰糖甲魚”,讓狀元公品嚐,並捧上文房四寶,展開宣紙,恭請狀元為酒樓題名。

狀元老爺正在興頭,也不推卸,端起筆來,寫了“狀元樓”三個大字。

從此以後,狀元樓名噪浙東。狀元樓名菜冰糖甲魚,也名揚海外。”

“這麼說來,這掌櫃是你家先祖了?”路朋奇笑道。

“的確是在下先祖,從先祖傳至本人手中已經是第五代了。”狀元樓東家略帶自豪的點點頭。

“獨占鼇頭,的確值得一吃,可惜在座的我們大都已經沒有在中狀元獨占鼇頭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