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不要總想著走捷徑(1 / 2)

成長的路上沒有捷徑。捷徑,也許一時會讓我們少走了些彎路,但是也往往讓我們錯過了沿途的許多風景;捷徑,都有一種“短視”的錯覺;“捷徑”意味著“最近的路”,但也意味著“最短的路”。捷徑,我們當然可以走,問題是很可能沒走多遠就已走到了頭。更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無法逆轉的後果。

一對新婚夫婦生活貧困,要靠親友的接濟才能活下去。

一天,丈夫決定離開家去很遠的地方找一份工作來賺錢,直到他有條件給妻子一種舒適體麵的生活才會回來。他對妻子說:“我不知道會去多久,我隻求我你一件事,等著我,我不在的時候要對我忠誠,我也會對你忠誠的。”

許久之後,他來到一個正在招工的莊園,被錄用了,從而安定下來。他同老板商定自己先不支取工錢,將工資存在自己的賬戶裏,自己可以隨時離開,而工錢則要在走的時候一次結清。就這樣,雙方達成協議。

這個年輕人在那裏一工作就是20年,中間沒有休過假。終於有一天,他對老板說:“我想拿回我的錢,我要回家了。”老板說:“好吧,我們有協議,我會遵照協議辦事情的。不過我有個建議,要麼我給你錢,你走人;要麼我給你三條忠告,不給你錢,然後你走人。你回房間好好想想在給我答複。”

年輕人,現在已經是中年人了,想了兩天,然後找到老板說:“我想要你那三條忠告。”老板提醒說:“如果給你忠告,我就不給你錢了。”他堅持說:“我想要忠告。”

於是老板給了他“三條忠告”:

第一,永遠不要走捷徑。便捷而陌生的道路可能要了你的命。

第二,永遠不要對可能是壞事的事情好奇,否則也會要了你的命。

第三,永遠不要在仇恨和痛苦的時候作決定,否則你以後一生會後悔的。

老板接著說:“這裏有3個麵包,兩個給你路上吃,另一個等你回家後和妻子一起吃吧。”

在遠離自己深愛的妻子和家庭20年後,男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一天後,他遇到了一個人,那人問他:“你去哪裏?”他回答:“我要去一個沿著這條路要走20多天的地方。”那人說:“這條路太遠了,我認識一條捷徑,幾天就能到。”

他高興極了,正準備走捷徑的時候,想起老板的第一條忠告,於是他回到了原來的路上。後來,他得知那個人讓他走的所謂捷徑完全是個圈套。

幾天後,他走累了,發現路邊有家旅館,他打算住一夜,付過房錢後他躺下睡了。睡夢中他被聲慘叫驚醒,他跳了起來,正想開門看看發生了什麼事,但他想起了第二條忠告,於是回到床上繼續睡覺。起床後,店主問他是否聽到了叫聲,他說聽到了,店主問:“您不好奇嗎?”他回答說不好奇。店主說:“您是第一個活著從這裏出去的客人。我的獨子有瘋病,他經常大聲叫著引客人出來,然後將他殺死埋掉。”

他接著趕路,終於在一天的黃昏時分,遠遠望見了自己的小屋。屋裏的煙囪正冒著炊煙,還依稀可以看見妻子的身影,雖然天色昏暗,但他依然看清了妻子不是一個,還有一個男子伏在她的膝頭,她撫摸著他的頭發。看到這一幕,他的內心充滿仇恨和痛苦,他想跑過去殺了他們,他深吸一口氣,快步走了過去,這時他想起了第三條忠告,於是停下來,決定在原地露宿一晚,第二天再作決定。天亮後,已恢複冷靜的他對自己說:“我不能殺死我的妻子,我要回到老板那裏,求他收留我,在這之前,我想告訴我的妻子我始終忠於她。”他走到家門口敲了敲門,妻子打開門,認出了他,撲到他的懷裏,緊緊地抱住了他。他想把妻子推開,但沒有做到。他眼含淚水對妻子說:“我對你是忠誠的,可你背叛了我……”

妻子吃驚地說:“什麼?我從未背叛過你,我等了你20年。”

他說:“那麼昨天下午你愛撫的那個男人是誰?”

妻子說:“那是我們的兒子。你走的時候我剛剛懷孕,今年他已經20歲了。”

丈夫走進家門,擁抱了自己的兒子。在妻子忙著做晚飯的時候,他給兒子講述了自己的經曆。一家人坐下來一起吃麵包,他把老板送的麵包掰開,發現裏麵有一遝錢——那是他20年辛辛苦苦勞動的工錢。

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它的寓意的確十分深刻:不管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會有我們的領導和長者,他們經曆得多,經驗也多。作為年輕的我們,實際經驗絕對沒有他們多,但是作為沒有實踐經驗的我們有時候會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而作為領導或是長者這個時候給我們提的建議,我們應該采納執行,他們的建議也許就是我們把事做好的捷徑。

捷徑有各種各樣,有的人指望別人的推薦,把自己的決定權交給別人,這是對自己的最大不負責,遲早會吃虧上當受忽悠,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從故事中來講,如果那丈夫在發現有其他男子和自己妻子在一起的時候,不是冷靜地在外麵待了一夜,考慮清楚要和妻子見一麵再走,而是直接衝進去,如他自己所想地殺死他們,那他是不是真的會遺憾終生呢?又或者,他雖然克製住殺人的衝動,但是卻一氣之下連夜走掉,他是不是也會錯失自己一生的真愛呢?所以說,在大多的時候,捷徑並不可取,登山我們可以選擇搭乘纜車,節省了力氣和時間,但是,最大的損失是錯失觀賞沿途最美的風景,體會不到親自攀爬到山頂那種勝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