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集 賦詩黃鶴樓(2 / 3)

金使:"你!嘿嘿,大哥,而今我們大金也不是什麼了化外之邦,聖人不是說過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一個義軍戰士:"住嘴!你們燒殺擄掠,與強盜無異,也配稱德?"

金使:"這……"

十

義軍楊幺大寨

金使獻上來的珠寶,熠熠地放著毫光。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坐在虎皮椅裏,一言不發地望著站在他身邊的那個年青人。

他們就是天聖大王楊幺和他擁立的太子鍾儀。

下麵坐的,自然是義軍的頭領們。

"大人不是來宣詔的吧!"楊幺威嚴地問。

"這……"那個金使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頭領:"天聖大王問你,你不是宣讀你們大金皇上的詔書來了嗎?"

"哦!"那個金使恍然大悟地在胸前摸著。

"大人!"站在旁邊和他同來的那個鄉紳模樣的人連忙提醒他。

"不,"那個金使趕忙滿臉堆笑地說:"這是我們皇上一點小意思,滅宋之後,我們皇上還有重賞,哦,不,是重謝,重謝!"

楊幺:"嗯,這些東西,貴使大老遠從你們金國送來這裏,我們太子說了,卻之不恭,我楊幺就悉數收下了。"

金使:"那當然,那當然。"

"但是,"楊幺一擊案子,指著那個金使厲聲說:"你們金國人欠我們的太多了,官府不要你們償還,本孤王要你們償還!"

"天聖大王,饒命啊,饒命啊!"跟金使同來的那個人嚇得雙腿一軟,早已跪倒在地。

金使見狀,也連忙跪了下去,金使的隨從們見勢不妙,拔腿就往外跑。

"攔住他們!"楊幺厲聲喊:"一個也不要放走,統統給我拿下!"

幾個兄弟立即衝上來,將金使等人擒住。

"天聖大王,饒命啊。在下不是金人,在下不是金人啊!"

楊幺:"你不是金人,你是秦檜派來的囉?"

鄉紳模樣的人:"隻要大王饒我一命,小的寧願留在大王這兒效犬馬之勞。"

楊幺:"我讓你留在這兒,讓你留在我這兒做奸細?"

鄉紳模樣的人:"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楊幺:"我會放你回去,放你回去告訴秦檜,做奸細是沒有好下場的!"

鄉紳模樣的人:"謝謝天聖大王,謝謝天聖大王不殺之恩……"

楊幺:"滾!"

鄉紳模樣的人:"是!"

楊幺:"其餘人等,統統給我捆起來,扔到湖裏喂魚。"

手下:"是,走!"

金使:"大王,饒命啊,大王……"

十一 秦檜府

此時,那鄉紳模樣的人已是宋官吏的打扮,他正在一五一十地向秦檜夫婦報告著。

秦檜和王氏聽了,一臉的驚觸。

十二

王氏:"相公,事情弄到這步田地,我們如何向四太子交待?"

秦檜皺著眉頭,沒作聲。

王氏:"我們原想楊幺那廝與金國人南北夾擊,這回豈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秦檜:"哼,張浚他們尚且不是我的對手,我就不信一個小小的漁民有何能耐!"

王氏:"可他跟他們不一樣啊,他們跟相公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可楊幺不同啊,朝廷招安他不受,派人征剿又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他是軟硬不吃,相公其奈他何?"

秦檜:"婦人之見!"

王氏:"朝廷能征善戰的將領,他們都隻聽張浚的,而相公調得動的那些人,又都是酒囊飯袋。"

秦檜:"我已經有了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了。"

王氏:"是嗎?"

秦檜湊了過來,細細地說著。

王氏不由得笑了:"妙計,果然是妙計。四太子知道了,該不知怎樣感謝相公呢!"

秦檜:"這天下,早晚是我秦檜的,你今後少在我麵前提他!"

王氏疑惑地看著秦檜:"是!"

十三

嶽飛中軍大帳

嶽飛率眾將都俯伏在地,跪聽欽差大臣周三畏宣讀詔書。

周三畏:"江西置製使、前軍兵馬都統製,平齊諸路軍大元帥嶽飛,奉命收複六郡,近又獲廬州大捷,其功勳卓著勅封為武昌開國候,加太尉銜,授鄂州節度使,其餘部眾,按軍功著兵部依例遷升,其所部屯鄂州待命,非廷諭不得私啟邊釁,切切此詔,欽此!"

十四

鄂州府大堂

前來為嶽飛祝賀的官員和將領們都頻頻向嶽飛敬酒。

周三畏:"佩服佩服,元帥真是海量啊。"

萬俟卨:"是啊,嶽大人三十歲就建節了,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嶽飛一一與眾人盡杯,但似乎心中卻有不少的煩悶。

望著嶽飛悶悶不樂的臉,張顯在湯懷耳邊說:"你瞧大哥,今天有點不對勁啊。俗話說:文拜相,武封候,可大哥卻好像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呀。"

湯懷:"大哥的心事,你還不知道嗎,他想的哪是自己的功名。"

張顯:"你是說,皇上的詔書?"

湯懷:"是啊,大哥一心想的,便是那些丟失的國土和淪陷的同胞。"

張顯:"也不知皇上是怎麼想的,父仇未報,江山殘缺,卻隻聽信小人讒言,一心貪圖安逸。"

但他們的聲音很快被喧嘩之聲掩蓋了。

嶽飛端著酒杯,竭力掩飾著心中的憤懣,勉強在人群中應酬著。

十五

站在聞名天下的黃鶴樓上,望著那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大江,一望無際的原野和村莊,嶽飛的臉上寫滿了惆悵。

站在他身邊的還有周三畏。

他們站在那裏,迎著江風,盡情地讓江風吹起他們的頭發和袍帶。

"元帥是在懷念古人嗎?"周三畏問。

嶽飛望著遠處,仿佛已融入這山光水色之中。

"高檻危樓勢若飛,"周三畏朗聲念道:"孤雲野水共依依。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岸映西州城半出,煙生南浦樹欲微。定知羽客無因見,空使含情對落輝。"

"取文房四寶來!"嶽飛突然說。

他身後的一個隨從:"是!"

周三畏:"好好好,元帥詩興大發,這天下絕景又要多一首名作了。"

十六

周三畏和嶽飛一同展開長岫。

萬俟卨也竄了上來,看到這種情形,先是一愣,但隨即笑了起來:"啊,元帥好高的雅興,萬俟卨這回要大開眼界了。"

嶽飛沒理會他,在那卷長岫上,揮動了手中的羊毫。

一時間猶如金戈鐵馬,地動山搖。

嶽飛的字氣勢磅礴,這時雄渾悲壯的歌聲響起:

遙望中原,

荒煙外、

許多城郭。

想當年,

花遮柳護,

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

蓬壺殿裏笙歌作。

到而今、

鐵騎滿京畿,

風塵惡。 

兵安在?膏鋒鍔。

民安在?填溝壑。

歎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

再續漢陽遊,

騎黃鶴。

在那悲壯的歌聲和氣吞山河的墨跡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副副的畫麵:

鏡頭從黃鶴樓向遠處移去:城郭、村落、崇山峻嶺、長江黃河,長堤柳岸,萬裏江山如畫。

我們仿佛又看到當年那豪華的皇宮,琵琶笙簫悠悠,宮娥們踏著柔和的音樂,翩翩起舞。

突然,這一切沒有了,傳入人們耳膜的,是戰馬的嘶叫聲、滔天的喊殺聲,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揮舞的刀槍和血淋淋的殺戮的場麵,到處是奔逃的百姓,到處是燒殺擄掠過後的殘骸。

戰場上終於有了轉機,"宋"字大旗在"嶽"、"韓"、"張"等大旗的擁簇下迎風招展。金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十七

嶽飛正在書房奮筆疾書,周三畏前來向嶽飛辭行。

周三畏:"元帥,小弟王命在身,明日一早就要回京複命,今日特來辭行。"

嶽飛放下手中的筆:"我知道大人要走,正在趕修謝恩表章,還要求大人代呈聖上。"

周三畏:"元帥文武全才,文筆流暢,小弟可否一觀?"

嶽飛:"嶽飛正要請大人過目,代嶽飛參詳參詳。"

周三畏細細地看著表章,一臉敬佩之色。

嶽飛:"欠妥之處,還望大人指點。"

周三畏:"元帥憂國憂民之心,實在令三畏敬佩,若朝中大臣都能象元帥這樣,何愁國運不興!"

嶽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身為國家重臣,豈可明哲保身。"

周三畏四顧一望,然後湊了過來,輕輕地說著什麼。

嶽飛:"你是說,張德遠,趙鼎,都鬥不過這個人?"

周三畏:"別人都誇他有才,其實我看這個人除了會算計別人,也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

嶽飛:"聖上一代明君,總不至於忠奸不辯吧。"

周三畏:"這位新來的萬知府,也是他的人,元帥應該一眼就可以看出此人的為人。"

聽了這話,嶽飛陷入了沉思。

半晌之後,周三畏站了起來:"小弟這就告辭了。"

嶽飛不舍地握著他的手:"故人相見不易。"

周三畏點點頭:"小弟這就別過。"

嶽飛默默地目送著他。

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周三畏才回過頭來。

他們彼此都沒說話,隻是深情地揮揮手。

十八

"報!"

一個探子大聲喊著,闖進楊幺的大寨。

大寨的聚義廳上,聚滿了義軍的頭領,楊華、楊欽坐在台階上,身披玄色披風的楊幺,手按寶劍,一副英氣勃發的樣子,立在太子鍾儀的身邊。其餘的頭領,都依次坐在下麵,其中一人我們曾經見過,他就是之前見過嶽飛的王佐。

楊幺:"說。"

探子:"幺哥,官府以宰相張浚為大都督,前來討伐我們。他們的大軍屯於嶽州,他派湖南安撫使統製畢士安率兵三千,屯於湘陰,郝晸屯橋口,王信屯益陽,吳錫屯公安,崔邦弼屯南陽渡,馬準、步諒留守潭州,已對我們形成了圍攻,各處兄弟都深感不安,請各位大王令奪。"

大家一陣議論。

楊華站了起來:"幺弟,官家擺出這副架勢,看來是要與我們動真格的了。"

"哈哈哈哈……"楊幺大笑起來:"這群酒囊飯袋,大都是我手下敗將,我視之不過枯木腐草,大哥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你!"受到嘲弄的楊華強壓著怒火:"幺弟,不要太小瞧大哥,當初我跟著師父打天下的時候,你還是個小混混,做哥哥的才幹雖比不上你,但手下幾萬弟兄的安危,我不得不為他們擔心!"

楊幺:"大哥,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華:"大哥也沒什麼別的意思,小心撐得萬年船,這次帶兵的張浚,乃是當朝的宰相,人家可是指揮過大戰場的,絕非程昌寓、王燮之流可比。"

楊幺冷笑一聲:"原來隻是這個。"

楊華:"楊太,你別欺人太甚。"

楊幺:"我早就聽說你心存二誌,現在你竟公然在此蠱惑軍心。"

楊華"嗖"地拔出寶劍:"你!"

楊幺也幾乎同時把寶劍拔了出來。

楊欽和眾頭領紛紛站了起來:"大哥,幺弟!"

楊欽:"幺弟,你在別人麵前謙恭有禮,怎麼能這樣對待大哥?"

楊幺:"哼,他又何嚐把我這個做兄弟的放在眼裏!"

楊華:"你又憑什麼在哥哥們麵前發號施令!"

楊欽:"大哥,現在大敵當前,我們正要同心同德,豈可兄弟翻臉。"

楊幺:"若是嶽飛在此,我還憚他三分。張德遠讓畢士安屯於湘陰,無非是要保護湘江糧道,隻要我以奇兵破了畢士安,我叫張德遠諸路人馬都亂!"

眾:"是啊,這確實是一著妙棋,還是幺哥高明。"

"幺哥的才智,天下幾人能及!"

"我看嶽飛也不是幺哥的對手,別說張德遠了。"

楊華:"哼,我們走!"

他怒氣衝衝地帶著幾個手下走了出去。

眾頭領一片愔然。

"大哥,大哥!"楊欽連忙喊。

望著他們兄弟幾個爭鬥的場麵,王佐一直默默地關注著,並未出來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