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集
智鬥楊幺 一
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正在行進中。
二
得知嶽飛進軍的消息,義軍的將領們都聚集在楊幺大帳中。
大家的心情似乎顯得很沉重,一時誰都沒作聲。
"他終於來了!"楊幺用低沉的聲音說。
楊欽:"幺弟,如今之計,該怎麼辦?"
楊幺瞪了他一眼:"嶽飛又不是老虎,就算他是老虎,在這洞庭湖裏,他又能奈我何?"
楊欽悻悻地退到一邊。
三
地圖前,嶽飛陷入了沉思。
"你看,"張浚指著地圖說:"洞庭湖這麼寬,方圓八百裏,如果我們的部隊進入湖中,簡直分不清東南西北。而賊兵大多是這湖上的漁民,熟悉地形,水性又好,在水中簡直神出鬼沒,更兼他們發明了一種車船,船速如箭,船上裝有床子弩、拍竿、我們的船不是被撞翻,就是被擊沉。而湖邊淺灘,河港縱橫,他們處處設伏,我們兵力再多,也沒辦法啊!"
嶽飛:"丞相想過招安沒有?"
張浚:"這辦法我用過,雖然招降了不少人,但賊勢甚眾,而楊幺那廝,又軟硬不吃。"
嶽飛神色凝重地聽著。
四
楊幺的天聖大王府
楊幺拔出寶劍,出鞘的箭身,發出熠熠的寒光。
望著丈夫那嚴肅的神情,楊幺妻子的臉上寫滿了憂慮和不安。
楊幺妻:"大王,真的是嶽飛領兵來了嗎?"
楊幺:"嶽飛不是三頭六臂,我楊太也決非李成!"
楊幺妻:"楊華走了,我擔心楊欽也靠不住。"
楊幺:"你一個婦道人家,怎麼敢離間我兄弟之情!"
楊幺妻:"楊華不也是你兄弟嗎,他們做哥哥的怎肯受製於你。"
楊幺:"大丈夫單槍匹馬,自當縱橫天下!"
楊幺妻:"大王,話不能這麼說,大敵當前,大王怎能圖逞匹夫之勇!"
楊幺:"夫人放心,鬥智鬥勇,我決不會腧給嶽飛的,決不會!"
說著,他將手中劍一抖,刺了出去……
五
望著案上的棋局,嶽飛顯得很悠閑。
抓首撓腮的萬俟卨在棋局上比劃著,突然,他叫起來:"元帥的馬下到這兒,雙馬臥槽,我豈不是又沒棋了,不行,不行,我得悔一著。"
嶽飛:"勝負乃兵家常事,大人怎麼老悔棋。"
萬俟卨:"慚愧,慚愧,下官棋藝,如何比得元帥。"
這時,一個士兵從外麵進來。
士兵:"啟稟元帥,潭州兵馬鈴轄楊華奉命來見。"
嶽飛:"快請。"
士兵:"是。"
萬俟卨:"元帥,這等刁徒,需先給他一個下馬威。"
嶽飛沒作聲。
楊華走了過來:"罪民楊華,參見元帥。"
嶽飛:"將軍棄暗投明,改邪歸正,現在已是朝廷的將領,何罪之有?"
楊華:"楊華蒙元帥在張丞相麵前保舉,委以重任,楊華謝過元帥。"
嶽飛:"將軍肯為朝廷出力,嶽飛也是量才而用。將軍請坐。"
楊華在一旁坐下。
嶽飛:"將軍知道,嶽飛此來,乃是奉命征剿楊幺,現有一事,將軍肯幫忙嗎?"
楊華:"元帥請講。"
嶽飛:"這洞庭湖中,河港縱橫,地形複雜,將軍想必對這一切了如指掌,本帥想讓將軍打頭陣,將軍願否?"
楊華:"這……"
萬俟卨:"楊鈴轄,元帥讓你戴罪立功,你別不識相!"
楊華:"這……"
嶽飛:"莫非將軍有難言之隱?"
楊華:"小的屈身為賊,本以鑄成大錯,但是,但是……"
萬俟卨:"但是什麼呀?"
楊華:"但是……唉,小的也不知怎麼說,但是元帥若讓小的與自己過去的兄弟兵戎相見,小的實難從命!"
萬俟卨:"大膽!"
嶽飛瞪了萬俟卨一眼,萬俟卨收斂地微微地下頭。
嶽飛:"將軍一點忙也不願幫嗎?"
楊華:"小的並不是這個意思,若元帥信得過小的,楊幺手下,大多是小的過去的部屬,小的可以以書信遍示眾人,招他們來降。"
嶽飛:"好,本帥要的正是你這句話,這件事你馬上去辦。有誰擒住楊幺或取其首級來降者賞千金,封萬戶候。"
楊華:"小的這就去準備。"
嶽飛:"你去吧。"
楊華:"小的告退!"
說完,楊華轉身朝外走去。
這時,張憲從外麵進來,楊華忙拱手行禮:"將軍!"
"啊!"張憲一愣,勉強拱手答禮。
望著楊華的背影,萬俟卨不滿地說:"這種人,還用得著與他客氣。"
嶽飛沒作聲,但臉色很不好看。
嶽飛:"你也下去吧。"
萬俟卨:"是。"
等萬俟卨的背影消失在長廊盡頭,張憲憤憤地說:"元帥,此人對什麼事都要指手畫腳,元帥怎麼可以如此放縱他。"
嶽飛:"他是秦丞相的人,能夠將就,我們何必得罪他。"
張憲:"秦檜那廝本身就不是什麼好人,在朝廷拉幫結派,結黨營私,他如今安排這個人到元帥身邊,分明是有所意圖。"
嶽飛:"如今大敵當前,豈可意氣行事。當年廉頗藺相如的故事,已警千古。秦檜雖有劣跡,但並無大奸。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何畏別人屑小。"
張憲:"元帥光明磊落,小侄佩服,隻怕別人……"
嶽飛打斷他說:"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這種人,隻防著他便是。"
六
洞庭湖邊的一座小鎮上
這是一座普通的水鄉小鎮,街道上人來人往,各種店鋪櫛比而立,街上擺滿了當地的實鮮果蔬,雞鴨魚肉,叫賣吆喝聲不絕於耳,一片繁榮景象。
在那喧鬧的人群中,嶽飛和張憲簡裝步行。
"元帥,"跟在嶽飛身邊的張憲輕聲說:"這兒是賊人經常出沒的地方,但比起其他地方來,好像還要富庶得多,人心也不是很恐亂的樣子,這與我們想像中的情況根本不一樣。"
嶽飛:"是啊,怪不得老百姓甘願從賊,這都是朝廷這些地方官員幹的好事。"
七
嶽家軍行轅內(在同一時間內)
萬俟卨打開征調糧草的冊子,看著看著,忽然皺起了眉頭。
萬俟卨:"嘉魚的五千擔還沒征上來嗎?"
那個幫辦忙走了過來:"大人,嘉魚知事陳大人說,去年他們那兒鬧水災,有些農戶顆粒無收,他們又是小縣,實在沒有辦法,這是他給元帥的呈文。"
萬俟卨:"給元帥的呈文,給元帥呈文有什麼用!本官奉元帥之命征調軍糧,各府州縣依例攤派,如果憑元帥一句話就能免的話,征不上軍糧,元帥就別找本官好了!"
那個幫辦湊了過來:"那知事說,隻要大人調劑,為嘉魚百姓做一件好事,他寧願……"
萬俟卨聽著,不覺笑著點點頭:"你去傳他進來。"
幫辦:"是!"
八
嶽飛、張憲二人走進了一間名叫"醉仙樓"的酒樓,這間酒樓裝飾得古色古香,看起來相當雅致。
九
嶽家軍行轅
萬俟卨望著那個年輕的嘉魚知事說:"剛才那意思是你對郭幫辦說的?"
陳知事:"大人若能為嘉魚百姓做成這樣一件好事,下官感激不盡。"
萬俟卨:"這話我可不喜歡聽,什麼好事不好事,能不能征集五千擔軍糧,可關係到陳大人你頭上的烏紗和項上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