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記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傳之久遠,此之謂不朽。”意思是說,最上等的是確立高尚的品德,次一等的是建功立業,再次一等的是著書立說,如果這些都能夠長久地流傳下去,就是不朽了。孔子也曾說過,“子欲為事,先為人聖”,“德才兼備,以德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這裏所說的“立德”,“德”,都是指會做人,擁有好人品。
如何做人,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一個人不管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麼,他的事業將會大受影響。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相反,通曉做人哲學的人,能夠使難成之事心想事成,讓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處處順心;能夠在緊要關頭化險為夷,讓自己在社交中事事如意,在商戰中左右逢源;能夠迅速說服他人,從而贏得與他人寶貴的合作機會;能夠受到上司的重視,得到同事的尊重,贏得下級的擁戴,從而讓自己的事業錦上添花,一帆風順……
做人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常人很難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一個人對人生有幾分感悟,人生便會賦予你幾分收獲。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聆聽大師關於做人的教誨,有益於成就自己更完美的人生。讓我們一起閱讀大師的做人筆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