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自我實現篇(1)(2 / 3)

等家人把馬寅初從水中救上岸以後,倔強的父親再也拗不過兒子了,他隻好答應了兒子的要求。

每個人都應該認清自己的目標,男人更應當如此,隻有這樣,才會得到幸福,才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才會心滿意足地度過一生,才會展翅高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藍天。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憧憬,你就永遠飛不到那裏;如果你沒有自己的遠見,別人就會替你做主;如果你對未來沒有想法,你就會成為別人計劃裏的一枚棋子,等到你人生已定的時候,你就會責怪自己,也會埋怨別人。

所以,不盲目聽從別人的安排,從現在開始確立自己的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製定屬於自己的人生規劃,安排屬於自己的生活,是你作為男人的第一課程。

男人讀品悟。

不盲目聽從別人的安排,從現在開始確立自己的目標,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空間,製定屬於自己的人生規劃,安排屬於自己的生活,是你作為男人的第一課程。

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

當今社會,由於社會競爭、工作、生活等方麵的原因,往往使許多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變得得過且過,沒有明確可行的目標。這樣到頭來一無所成,不但荒廢了自己,而且還會留下終生的遺憾。

常言道:“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如果你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那麼你就不會收獲希望中的果實;如果你沒有切實可行的目標,隻是一味地盲從他人,那麼到最後總免不了是空忙一場。總之,自己的人生方向要由自己確定,而且還要適合自己。

現在有些年輕人,每天隻知道上網、玩遊戲、賭博、酗酒,甚至做出更出格的舉動,他們的人生準則是“過一天算一天,管它明天如何”!

小王畢業後被分配到了一家建築單位。起初,小王對工作的熱情還很高,可是慢慢地,重複的工作讓小王失去了興趣,整個人也變得懶散起來。他甚至不知道除了建築之外,哪一行更適合自己。

於是,小王開始漸漸地墮落,總是朝網吧裏跑,借上網、打遊戲來消磨時間。小王認為,人生就是應該這樣過。

然而,許多年以後,當小王和以前的同學聚會時,他才發現,大部分同學已在各自的行業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的還買了房娶了媳婦,而隻有他還是原來的模樣,依舊在原地踏步。

在這個腳步急促的時代,很多人沒有頭緒,不知自己努力的方向,不知去做什麼,也不知該如何去做,結果到頭來就像小王一樣,畢業多年依舊一無所成。應該說,造成小王這種狀況的原因不在於任何外界條件,而是因為他始終沒有找到努力的方向。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那麼等待他的隻能是失敗。

事實上,沒有目標、沒有鬥誌、沒有生氣地活著,就無所謂“活”。許多人之所以在世上混了大半輩子還是碌碌無為,是因為他們始終沒有找到自己奮鬥的方向;許多人之所以成為了名人、偉人,是因為他們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且始終不渝地堅持著,從不被他人的言語所左右。俄國偉大的詩人普希金的成功正驗證了這一點。

普希金小的時候很愛寫詩,他對詩歌充滿了興趣,並打算日後做一位偉大的詩人,可是因為偏科,普希金的數學成績很差。

一天上午,數學老師在講授運算題。

普希金傻傻地望著老師,他不明白,老師到底在說些什麼。聽著聽著,普希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規律,數學老師所講的每道運算題結果都是零,普希金覺得豁然多了,對這一結果產生了好奇。

下課的時候,數學老師布置了幾道運算題。

普希金高興極了,想也沒想,就在算術本上將每一道計算題的結果都寫成了零。

第二天,老師發下作業,普希金發現自己沒有做對一道題,他疑惑地去找老師。

“老師,我怎麼得零分?我沒有做對一道題嗎?”

老師嚴肅地說:“你的計算題結果得的都是零,你也想要零呀!我不給你0分,難道給你100分嗎?”

普希金愣了一會兒說:“不是你昨天教的嗎?四則運算題的最終結果都是零。”

老師笑嗬嗬地說:“你太傻了,很笨,沒有天分。”

“不對,”普希金說,“我能寫好多好多優美的詩歌。”

“詩歌?”老師驚奇地望著普希金,“那好吧,你去當你的詩人吧!你在數學上是永遠沒有希望了。”

普希金很不高興地走出了辦公室。他真的那麼笨嗎,普希金不相信。

後來,普希金選擇了詩歌,他在詩歌創作上付出努力,果然在若幹年後,成了“俄國詩歌的太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隻有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下工夫才會有一番業績。或許是上天的造化,有的人生來就適合某一領域的發展,就像普希金,他要是在數學上刻意要求自己,他不但不會成為數學家,還會默默無聞地度過一生。當然,普希金比較聰明,他知道自己在詩歌方麵有天賦,並努力地為之付出。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最終成為了“俄國文學之鼻祖”,這也是對他能夠找準自己努力方向的最好報答。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一個領域都有不同的人才,你不可能每個領域都去發展,總有適合你與不適合你的。要在適合自己的領域有所發展,你就必須找準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樣,你的努力才不會白費,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