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母親的一席話不僅教會了她的兒子該如何應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而且也給我們上了一節人生之課,她讓我們知道,越是在逆境中,我們越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去埋怨自己的命運如何,而是要自己去爭取、去努力,這才是我們的唯一出路,唯一能通向成功的方法。
無獨有偶,此處亦有這樣一個故事:
林勇強在波士頓大學讀書的時候,學習刻苦,辦事努力認真,是一個品學兼優的留學生。金融專業成績一直非常突出,他隻用了兩年時間就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1949年,在他20歲那一年,他又獲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這個時候,具有碩士頭銜的林勇強,卻去了一家影響、規模皆不太大的股票經紀行任職,在那裏當上了一名普通的初級證券分析員,周薪隻有50美元!對於他這樣的高才生來說,這種選擇簡直是糟透了。但他接受了,在他看來,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不同,金融市場是以資金代替商品進行交易,流通和使用的是上千萬種證券與票據等信用憑證。在金融市場中,最具挑戰的就是股票交易。而這正好能夠激發出自己非凡的創造力,挑戰自己的極限。為了賭這一口氣,林勇強就如一座噴發的“火山”,要釋放出自己無窮的力量。他冷靜分析投資趨勢,果斷采取發展策略,科學判斷市場行情。林勇強的刻苦使公司基金的年收益以50%的速度增長!這樣的高效益、高速度在公司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整個金融界也屬罕見。之後,他通過在股票操作贏利中獲得的提成擁有了公司20%的股份。林勇強的事業走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長久以來,西方人總是用傲慢和偏見來形容東方人。這種態度激怒了流淌著炎黃子孫血液的林勇強。1965年,公司因人事更替,董事長一職需有人接替。在這個問題上,外界與公司內部似乎已有定論,因林勇強的貢獻與長達7年的經營實踐,應是眾望所歸,非林勇強莫屬。可事實上並非如此,退休的董事長在這個時候暴露出了某些美國人對華人的偏見和傲慢。他對林勇強的才華熟視無睹,對這些年公司取得的發展竟也無動於衷。他看到的隻是黃皮膚的華人!在他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眼裏,華人是沒有資格擔當重任的。在林勇強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他暗暗發誓:“終有那麼一天,我要在華爾街建成一座大廈,一樓做銀行,二樓做財務公司,三樓做股票經紀公司,四樓做保險公司,五樓……使它成為金融業的超級市場,我也會在這一天向所有忽視華人能力的人們發起挑戰!”
1969年2月,40歲的林勇強已成為曼哈頓互惠基金會的董事長。當年他說下的豪言壯語也已經實現,林勇強的聲名與公司的良好業績如日中天。於是,林勇強運籌帷幄、審時度勢,果斷地向社會發行曼哈頓互惠基金股票。股票一上市,轟動一時,許多人紛紛搶購,該股的上市一舉打破華爾街股票發行的紀錄!其中更有意思的是,那位曾懷有傲慢與偏見的董事長與林勇強曾有一次不期而遇,他非常慚愧,意欲回避,但林勇強卻不計前嫌,表現出了一貫的氣量。他還衷心地感謝這位董事長,因為如果沒有他當初的傲慢和偏見,也許就成就不了林勇強這樣一位“華爾街金融王子”。
擁有高學曆和高智商的林勇強當年屈身於小小的股票經紀行時,也許旁人都會感歎他命運不好,然而,林勇強卻把它當做最好的機遇。對他而言,無所謂好壞,自己的賭本就是一口氣,而不是與生俱來的身份和現成的財富。憑著這一口氣,他贏了,贏了全世界。
人生本來就不平等,上帝總是拿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給你,你若隻是一味地抱怨自己出身不夠顯赫,那麼你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所以當外界的條件對你不利時,你要做的不是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好,而是應該試著去改變這個現實,這樣你的前途才能如日中天!
男人讀品悟。
人生本來就不平等,上帝總是拿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給你,你若隻是一味地抱怨自己出身不夠顯赫,那麼你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所以當外界的條件對你不利時,你要做的不是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好,而是應該試著去改變這個現實,這樣你的前途才能如日中天!
不蹉跎眼前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