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從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張春化等4個人能有今天的成績,跟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們知道自己的學曆低,在當今社會的競爭中沒有優勢,但是他們更知道該如何武裝自己,使自己充實起來,變得具有競爭力。可以說,他們是靠著自己的雙腳踏出了一條路。
敢問路在何方?魯迅先生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我要說:路就在我們的腳下!路,是靠自己闖出來的!要是你固步自封,以為無路可走,那麼你就會盲目,就會走投無路!真實的路是人踏出來的,人生之路亦是如此!
男人讀品悟。
隻要我們善於發現,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路。這時,你還會發現,其實,這條路並不難尋,也不是什麼叢林險道,它就在我們的腳下。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隻有一次。所以,我們要生活得有條不紊,不能混亂不堪;我們要生活得自信一些,不能過於羞怯;我們要生活得平靜一點兒,不能總是躁動不安;我們要盡量利用生活,為我們自己,也為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讓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被虛度。
每當我們麵臨人生的選擇時,往往就會產生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然而,在這個過程裏,若我們知道了自己在生活中最需要什麼東西時,就會為取得它而奮鬥、拚搏。所以,在我們麵對選擇的時候,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需要,若是連自己需要什麼都不清楚,就會陷入茫然的境地。另外,在我們麵對選擇時,也要學會放棄。因為隻有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我們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更大的發展空間。
請大家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天,默德看到有個人在河邊釣魚,一條接著一條,收獲很多。奇怪的是,默德觀察到,那個人釣到大魚就把它放回河中,隻有小魚才裝進魚簍裏。默德十分好奇,便走過去問那個釣魚的人為何要那麼做。釣魚翁回答說:“老兄,你以為我喜歡這麼做嗎?這也是沒辦法呀!因為我隻有一個小煎鍋,煎不下大魚!”
許多時候,當我們有一番雄心壯誌的時候,就習慣性地告訴自己:“我隻有一個小煎鍋,煎不下大魚。”以至於我們會進一步找借口來勸說自己:“要是這真是個好主意,人家一定早就想過了。我的胃口沒有這麼大,還是挑簡單的事情做,別把自己累壞了。”
實際並非如此,隻要我們在麵臨選擇時,知道轉變一下自己的思路,我們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獲。就像這個釣魚翁一樣,為何會那麼執著地隻釣小魚呢?即便是他隻有小鍋,若把大魚割開了,不也能吃到同樣的味道嗎?戴高樂曾經說過:“眼睛所看見的地方,就是你能到達的地方,唯有偉大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他們之所以偉大,是由於他們決心要做出偉大的事業。”很多人也常常對自己說:“當我們在選擇人生時,隻要目光高遠,就會到達自己想到的地方。”既然是我們的眼光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大舞台,那麼,我們為何不將目光放得更加高遠些呢?我們為何不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盡最大的努力到達成功的彼岸呢?
孟子曾經說過:“不要我所得不到的東西,不幹我所不能幹的事情。求我所必求,為我所必為;當取則取,當舍則舍,如此以來,人生就是一個十分快樂的人生。”孟子的話意在告訴我們:一個人有怎樣的選擇,就會有怎樣的收獲。
一個具有事業心,並且十分勤奮的年輕人,他想在很多方麵都比身邊的人強,但經過多年努力卻沒有太大的長進。他非常苦惱,便向一位成功人士請教,這位成功人士聽完年輕人的敘述,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許多小說和劇本,在法國戲劇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法國一家報紙在進行一次有獎智力競賽時,就出了這樣一道題:
“若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這時隻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去搶哪一幅?”
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的答案裏,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了該題的獎金。
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這位成功人士講到這時,忽然問那位年輕人:“你能從這個故事裏學到什麼嗎?”
年輕人沉思了片刻說道:“我現在好像知道了什麼,你是否要告訴我,當我們的選擇非常接近我們的生活時,我們的生活就會過得十分快樂?”
成功人士點點頭,補充道:“你隻是說了生活的一方麵,還沒有說到事業上。在我們人生的曆程裏,讓我們能夠迅速走向成功的不是我們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而是我們是不是選擇了適合我們走向成功的那條路。每個人走自己的路,本身沒有錯,關鍵是走的路是否正確。年輕人,你要永遠牢記:選擇比努力更關鍵,隻要我們選擇了正確的人生方向,我們就會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