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生活智慧篇(7)(3 / 3)

在希爾頓擁有第一家旅館之前,他就時常扮演旅館經理的角色,多次在心裏練習經營旅館的方法。

金泳三在上初中時,就將寫有“未來大總統——金泳三”的紙條貼在寄宿學校自己房間的牆上,每天凝視著,觀望著,希望自己長大以後可以成為一個出色的總統。上了大學以後,每當他回家探親,他就常常模仿總統這個角色說話行事,也時常麵對大海練習總統的演講,他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別人看來這是比較荒謬的事情,他卻不以為然。後來,他果真如願以償,當選為韓國第14任總統。他自導自演的“錄像”,成為他實現目標的內在驅動力。

人的自我意象既是對自己的希望,也是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並不是盲目的。我們所有的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象一致,早期或許不被發現,但不管我們自己是否意識得到,它不僅存在,還完整詳細地擺在每個人的心裏。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成功人士,你就能在自導自演的“錄像”上看到一個充滿自信、不斷進取,敢於經受挫折和承受巨大壓力的自我。這樣也會相應地增加你的毅力,使得你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有所建樹。這使你不但能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後還會做得更好”之類勵誌的話,而且你還能體驗和感受到自信和超越。與此相反,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失敗者,那麼在自導自演的“錄像”上你就會不斷地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你聽到的將是“我很笨”“我可能要失敗”之類的喪氣話,你體驗到的無非也就是沮喪、自卑與無奈。

人的自我意象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後天的自我觀念和自我信念等繪製而成的,這也跟自己所努力的方向有著很大的關係。研究自我意象的心理學家雷奇是個教師,他通過改變幾千名學生的自我意象,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多次實驗證明:良好的自我意象,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和根據。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盲目的,任何東西都有它好的一麵,隻是很少被人發現罷了。

說到李陽,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的例子就很典型。他從一個英語屢屢不及格,從未受過英語專業訓練的年輕人,成長為著名的英語口語教育專家、英語新聞播音員,他因此被譽為“萬能翻譯機”。當然,他的這個變化就是圍繞自我意象進行的。這是通過他後來的努力得來的。當他13門功課不及格時,他感到非常丟人,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基礎差,也不是自己腦子笨,而是“人最大的弱點背後可能隱藏著巨大的能量,一旦爆發會成為震撼世界的優點”,從而他產生了一個“我要震驚世界,為國爭光”的自我意象。從學習英語中他還體驗到,自己的害羞、自卑、內向等人性的弱點在瘋狂大背英語中被擊碎,原先那個軟弱平庸的李陽,變成了後來這個不斷進取,渾身充滿活力的李陽。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有些人心想事成,覺得成功不難,而有些人卻屢遭失敗,難以成功?這正是因為前者有一個正確的自我意象,而後者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恰恰出在自我意象上。所以兩者的結果當然會不同。

在行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遵照自己的自我意象,但遺憾的是,很多人是無意識地任它去胡思亂想,任它去主宰,並沒有積極主動地去利用它,這就是一個人失去自控力,難以成功的一大原因。如果你想有個多彩的人生,但卻不知道應該從何做起,那就別猶豫了,從現在開始,把自己扮演成你心裏所想的那個人,朝著自己努力的方向前進,讓一個積極向上的自我意象時時伴隨著自己。你想當個軍事家,那你就把自己扮演成一個有勇有謀的優秀軍事家;你想當一個科學探險家,那你就把自己扮演成一個不畏艱險的傑出科學探險家;你想當個教師,那就把自己扮演成一個盡職盡責的模範教師……就像拿破侖、希爾頓和金泳三他們那樣,把你心裏想要做的事,在你的心裏反反複複地演練。

當然,在演練時,你不但要聽得見、看得清,還要有所體驗,有所感受。同時,你還可以把自己過去大大小小的成功事,也統統錄製到你的心靈磁帶上。隻有這樣,當你按下“心靈遙控器”時,你才能生動逼真地把你成功的畫麵在你的“心靈熒光屏”上放映出來,你將會不斷地聽到“我一定能成功”的心聲,你還能看到一個躊躇滿誌、充滿活力的自我。長此下去,不但會使你知道如何發揮自我的潛能,而且還能隨時隨地使你產生成功的信念和良好的感覺。

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人生的好與壞,正如你自導自演的角色一樣,你怎樣導演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就會怎樣。

男人讀品悟。

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你怎樣導演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就會相應的怎麼樣。與其眼紅別人的幸運,羨慕別人的成就,不如自導自演,演繹一個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