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個人提升篇(4)(3 / 3)

男人讀品悟。

在平時的運動中你一定要選擇適合的地點,由於在運動時要呼吸大量的新鮮氧氣以滿足健康的需求,所以,運動場所應當平坦開闊,周圍的空氣也應該清新。

成功的精神讓身體強健

許多事實證明:成功不僅來自於勤奮,而且也來自精力與能力。一個人要是疾病纏身、身體虛弱,或者煙酒無度、元氣大傷,他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這樣的人在和生龍活虎的人競爭時,顯然處於劣勢。

擁有健康,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勝利屬於能夠麵對重大壓力的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才可以精力充沛地工作,精力充沛地工作幾小時,比有氣無力地工作一天,效率還高。

拿破侖曾持續24小時在馬背上行軍;布雷厄姆曾連著工作將近144小時;格萊斯頓84歲高齡時還把握著國家的命脈,他天天能奔走數英裏,在85歲時還能砍倒大樹;富蘭克林70歲時還能在露天宿營。

有位哲人曾說:“正是精神讓身體強健。”精神是身體自然的保護神。一種意識健全、有教養、受過良好訓練的智力最先會表現在體格上,還要會使體格和自身協調一致。另外,猶豫不決、虛弱、狹隘和無知的精神,最後隻能把身體也帶入同樣糟糕的狀態。每一種純潔與健康的思想,每一個對真善美的崇高希望,每一個對更高與更好的生活的追求,每一種高尚的想法與無私的努力,都會表現在身體上,所以應該讓身體更強健、協調與優美。

一種純潔、高尚、神聖與正直的理想,一個清醒的頭腦,不難使人長壽;遠大的理想,慷慨的心胸,高尚的生活,仁慈和博愛無私的情感,都能幫助人延長壽命。

“我還從來沒聽到過自己的心跳,好像我沒有心跳一樣。”拿破侖拿自己開玩笑說。可是他又說:“自然賦予我兩種有價值的功能:隻要想睡就能睡、不能吃喝過度……吃得太多會讓人生病,吃得不夠量卻從來不會生病。”長時間的騎馬、乘車增強了他的體質,水、空氣與愛幹淨就是他喜愛的藥物。

他能一口氣乘車將近600英裏從蒂爾西特到德累斯頓,到目的地之後還是精神飽滿。他能在馬上騎70英裏從維也納到塞默靈,在那裏吃早飯,當天晚上就能回到申布倫,接著工作。他常常長時間地騎馬與行軍,從午夜抵達華沙,到早晨7點再接見新政府成員。和英格蘭的戰爭爆發後,他和秘書們連續工作了四天四夜,接著在熱水裏泡6個小時口授快信。他對梅特涅說過:“有時死亡隻不過是因為缺少活力。昨天,當我從馬車裏甩了出來,我以為這一下完了。可我正好有時間和自己說:我不會死。別的其他人碰上這事,也許會沒了性命。”

不管這種說法有沒有醫學依據,最少,這強大的信念存在於他的內心,支持他去奮鬥,讓他在關鍵時候能夠釋放出超人的能量,全力以赴。不隻皇帝、將軍,就連一些成功的企業家,沒誰能例外,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每一種觀念都能自我複製,那些可怕的精神疾病、缺陷、縱欲以及種種的罪惡,都會製造出心靈上的疾病,而跟著又會在身體上再生與複製出來。頭腦接受了外界的一切東西——有好有壞,有真有假,接著,根據我們提供給它的事物的本質,會製造出公正或是腐化、美麗或是殘缺、正確或是錯誤、和諧或是不和諧。

有人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小病有著很大的自我暗示效果。時間一久,就會養成壞習慣,就像自己總是不舒服。要是誰早晨起床有點兒頭痛或其他小毛病時,不是馬上想辦法克服或采取積極的心態處理,隻是不厭其煩地向他人訴說;不是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擺脫消極情緒,隻是趕緊吃藥,這種方法隻會讓自己真的以為生病了。這樣隻會使自己自憐起來,並想辦法取得他人的同情。不知不覺中,一個或有或無的小病被自己誇大了,以至於主宰了整個思想,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大病。因此,一天的工作也就不能做下去。

我們都碰到過這樣的人,不論他睡覺有多香、食欲有多麼旺盛、氣色有多好,隻要你問他感覺如何,就一定會得到一個透著壓抑和沮喪的回答:“不怎麼樣”“沒有什麼兩樣”“感覺很不好”等。這些人幾乎整天沉浸在身體不好和心情不寧之中。他們不厭其煩地向你描述那些不良症狀,諸如胃部不適、消化不良、頭疼發燒、手腳不利索等,讓人很反感。他們越是嬌慣自我,就越是抱怨不停,固然也就什麼事都不能做,天天隻是深陷在沙發上或懶洋洋地斜靠在躺椅上。這種懶散的觀念會消蝕人的意誌力,讓人委靡不振、得過且過地生活。

人是一種非常有惰性的動物。或多或少,都易於放鬆自己。年輕人常常覺得自己很累或是不舒服,習慣於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這是世界上最輕鬆、最簡單的事情。很多所謂的“無能為力”,都是懶惰的借口。從現在開始,快行動起來,讓成功的精神充滿生活裏的每一個角落。

男人讀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