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適宜的地方科學鍛煉
在平時的運動中你一定要選擇適合的地點,由於在運動時要呼吸大量的新鮮氧氣以滿足身體的需求,所以,運動場所應當平坦開闊,周圍的空氣也應該清新。你可以選擇公園、社區廣場、體育場等一些寬敞的平地進行鍛煉,而不要去選擇一些狹小的地方,這些地方不僅讓你得不到有效的鍛煉,而且還可能會吸入不好的空氣,所以,鍛煉的時候一定要慎重選擇鍛煉地點。
高樓大廈周圍不適合鍛煉。由於樓房林立,樓群之間常常容易形成忽強忽弱的風,這就是日常我們稱為的高樓風。這種高樓風非常容易讓人受涼,不利於健康。另外,樓群之間也非常危險,樓上墜落的物體可能威脅到鍛煉者的安全,所以要盡可能避開,能不在此地方就不要去,一定要選擇寬闊的地方進行體育鍛煉。
空氣汙染區域不用說也是不能去的,比如工業區、化學氣味較濃的煙囪、餐館附近等,在這些地方,有害氣體與浮塵汙染相當嚴重,運動不但無益,相反還有損健康。鍛煉的時候人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氣,而這些地方的空氣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所以,我們一定要避開這些地方。
電磁波幹擾嚴重的區域,諸如高壓線、變電站、廣播電視發射塔、衛星通信及導航係統附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電磁波輻射,並形成一種“無形煙霧”,對人體健康極為不利,鍛煉的時候我們也要避開這些地方,找自己喜愛並幹淨寬闊的地方鍛煉才會使身體健康。
交通要道及交叉路口附近,空氣中含有大量微塵,必然混雜著多種有害物質。而我們的運動需要吸入大量的氧氣,隨之肺部的有害物質增加,從而誘發哮喘發作,還會“株連”其他器官,以致導致癌症,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大家一定要正確地選擇鍛煉的地點,否則,鍛煉本身是件很好的事情,到時候反倒成了對自己的傷害。
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恰當的運動能夠使人快速地減肥,使人的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所以,你應該了解有利於和不利於減肥的運動方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麵有利於減肥的運動方式,我們不妨參考一下:
就運動項目的選擇而言,一般選擇節奏中等的項目,如網球、羽毛球、健身操、體育舞蹈等都是極為理想的,其他再劇烈的運動就有點兒不適合了。
再說運動的強度,就運動強度而言,中等強度較適合。因為我們平時采用中等強度進行運動,單從能量代謝上看,確實是可以促使人體內脂肪變成遊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在運動中作為能源被消耗,而那些沒有被消耗的遊離脂肪不再合成脂肪。與此同時,中等強度的運動還不會增加食欲,直接可以避免因運動而攝入更多的能量,從而加劇脂肪在體內的存積。也可以通過心率的測定使運動強度保持在中等範圍內:20~39歲,125~135次/分;40~49歲,115~130次/分;50~59歲,110~125次/分;60歲以上,110~120次/分。有了這些數據,你就可以順利而更準確地製定對自己有效的鍛煉方式了。另外,就運動的時間而言,減肥鍛煉安排在晚餐前兩小時進行,其效果最佳。
當然還有不好的鍛煉習慣,運動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
大運動量運動:我們在鍛煉的時候也要注意量的大小。短時間的大強度運動後,血糖水平會因為運動而降低,而血糖降低便是引起饑餓的重要原因,人們往往因此會食欲大增,這對於減肥是極為不利的。在運動過後,我們一定也要控製自己的食欲,否則你的運動也是徒勞無功的。
短時間運動:一般我們選擇運動在30分鍾左右就好。在運動30分鍾後,便開始由糖元釋放能量向脂肪釋放能量轉化;在運動估計1小時後,運動所需的能量以脂肪供能為主。也就是說,脂肪剛開始分解就停止了運動,減肥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當然也不要盲目地相信運動的時間越長減肥效果越好,這是一點兒科學依據都沒有的,甚至會起反作用。
快速爆發力運動:很多人喜歡爆發性的運動,如果在運動時進行快速爆發力鍛煉,容易導致肌群發達粗壯,而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可能還會增加更多的肌肉。如果要達到全身減肥的目的,那麼我們就應該做心率每分鍾在120~160次的耐力性有氧化代謝運動,而且是要全身的。比如說:健身操、中長跑以及遊泳等,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運動。
或許當你開始任何一項健身運動之前,會有很多反麵的論調提醒你,也總會從旁人那裏聽來沒有科學依據的論調,比如鍛煉能讓你的肌肉更發達,根本達不到減肥的效果,等等。甚至還有人會對你說某種運動不適合你,還會弄壞你的身體,等等。這類風言風語常常成為那些缺乏鍛煉意誌的人的現成借口。但也有些人聽信這類流言而放棄了自己原本製定的鍛煉計劃。我們不要聽信別人的言語,一定要遵從科學依據來鍛煉。合理的飲食配以適量的運動,身體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