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君其祗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宗廟的大殿上,奉常陳徵聲音響亮,將禪讓詔書一字一字念完。
話音最後落下的時候,隻聽低低的哭聲淅瀝一片,我看去,身著素衣的宗族人等跪在地上,神容悲戚。
而我的身前,天子神色平靜,仿佛陳徵念的不過是他此生聽過的所有詔書其中之一。
哦……或許我不應再稱他為天子,因為禪讓詔書剛剛宣讀。
我望向階下,那些密密站立在殿內殿外的朝臣,有人悲戚,有人平靜,他們的臉,我從前可能見過,但是將來,我大概再也不會見了。
還有正前方的那人。
十二冕旒,玄衣纁裳,新繡的紋章斐然。不得不承認,這衣裳穿在他的身上,別有渾然的氣勢。
終於結束了麼?
莫名的,我身上一陣輕鬆。
我姓徐,叫徐蘋。
我的母親曾告訴我,在我五歲那年,曾有相士到家中來。他看我的麵相,說我有貴極之氣,日後可為皇後。我的父親很高興,給了那相士一金。
此事隻在大人們的口中津津樂道了兩年,因為沒多久,父親升任少府,帶我們一家去了長安。
長安很大,人也很多。
當我第一次站在大路上,看到馬車飛馳奔來,嚇得大哭。
父親和母親卻很喜歡這裏。我家中的境況富足,幾乎每隔幾日,父親便會在家中邀請同僚聚宴,母親也會帶著我到各處與長安的貴眷們相識。
我長得不錯,性情也不錯。這是許多人都認可的,於是,我的朋友也多了起來。
她們和我一樣,都是些官宦家的女兒。不過,她們大多世居長安,比起來,我便並不那麼出色。她們說的話,有時我聽不懂,她們的架勢,也總教我感到不適。
母親曾鼓勵我,不管自己從前生活在何處,如今我是少府的女兒,便不會矮任何人半分。
“蘋將來也許會做皇後呢。”姊姊笑著說。
我哂然,心中覺得可笑又疑惑。皇後是什麼樣?我這樣麼?
母親並不理會我的這些怯懦,她仍然帶我去各種地方,見各種人。我學著用她們的口音說話,像她們一樣舉止優雅,無論何人,高傲的、溫和的、吵鬧的、俏皮的,我都微笑以待,遇到爭執,也從不生事。等到我十四歲的時候,有一次姑母從汾陽老家來到,拉著我驚歎說:“幾年不見,蘋可是個長安人了。”
這話,我聽著有幾分自得。
她說的是確實,如今的我,已經是個正宗的長安貴女。
每到與姊妹們出遊,我的馬車後麵總有年輕的紈絝子弟悄悄尾隨。而我的那些朋友之中,也有幾個曾悄悄地告訴我,她們的某個兄弟對我有意。
當然,這些事也隻能藏在心裏,無人之時拿出來想想覺得美。徐氏在汾陽乃是大家,我的父親和母親,一直盼我能嫁入長安的貴家。
“我要嫁情投意合之人。”我對母親說。
母親卻不以為意地笑笑:“是麼?那你告訴我,如何算得情投意合?”
“就是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
母親又笑,撫撫我的頭發,意味深長:“你怎知道他也喜歡你?”
我想說那還不簡單,可仔細再想,卻發現答不上來。
沒多久,姊姊悄悄地跟我說,父親看中了傅司徒的長子,可惜他上月已經娶婦,剩下次子,父親也覺得不錯。
傅氏大名,我當然聽說過。淮南傅氏,天下響當當的大族,世居長安。到傅司徒這一輩,家中做到九卿的人已經有十幾,而傅氏的家宅,就在貴胄雲集的城北。
我的父親雖是少府,但是城北對於我們而言,是可望不可即的。那裏住著的都是天下最有權勢的人,的確是父親的理想之選。
姊姊的話很快落了實處,過兩日,我們闔家外出踏青,途中巧遇到了傅氏一家,父親人緣不錯,於是結伴同行。
我覺得羞赧,見到傅司徒的次子傅筠,也隻敢隔著車幃瞥一瞥。
他長得很俊氣,騎在馬上風度翩翩,笑起來亦是迷人。他神情悠然,與旁人說笑,未幾,卻又策馬奔至一輛安車邊上,笑著說了句什麼。
我看到車幃掀開一角,露出半張臉來。那張臉我認得,是傅司徒的小女兒,傅嫤。
傅嫤我也知曉,好幾次與貴女們遊苑,我都曾遇到過她。她雖年幼,卻是公認的美人坯子。不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長安的這些貴女們也不例外,傅嫤的出身比我更高更好,玩伴也無一不是貴胄之家。
傅嫤看著她的兄長,似乎被逗笑了,明眸櫻唇,身上穿著藕色的衣服,襯得甚是嬌俏。
車馬一路到了灞水邊上,隻見綠柳青鬱。此地,已經案席俱全,錦帳疊疊。一名少年從林間走出來,見到傅司徒等人,微笑行禮。
我看到他,倏而愣住,幾乎忘了女子不可直視他人的禮數。
那是裴潛。
長安中最負盛名的貴家子弟,同齡貴女們每日都要將他談論上幾次,而他每回與我們偶遇,都會引起突如其來的寂靜,然後一陣興奮的騷動……我對他雖久聞大名,也覺得他長得賞心悅目,可是我並不像一些女子那樣迷戀。因為我知道,就算我也算高門,同他共處一城,對於我這樣的人而言,他還是遙遠得像天邊的星辰。
因為裴潛和傅嫤,在幼時就已經訂下了婚約。
不過,能與裴潛共宴遊玩,已經是一件教人歡欣的事。
他和傅嫤的兄弟們坐在一起,談笑風生。那般灑脫的模樣,是我從前匆匆一瞥不曾見過的。我還留意到,他每說到些有趣的事,都會往傅嫤那邊看看,似乎在打量她高興不曾。
行宴小憩之後,眾人到水邊散步。我看到裴潛和傅嫤走在了一起。
他們其實看起來並不合襯,裴潛個子高出許多,而傅嫤還是個未長開的孩子。可是裴潛跟她說話的時候,微微低頭,神色間帶著幾分寵溺。少頃,他像是說了什麼惹得傅嫤嗔惱,伸手往他臂上捏了一下,裴潛那張被許多人稱讚俊雅無雙的臉上,竟笑得似得逞一般。
“真是好事都讓她占了,是麼?”姊姊在我耳邊低語道,滿是感歎。
我笑笑,麵上不以為意,可一直到回家,我的腦海裏還想著那兩人在一起的樣子。
心中並非不羨慕,情投意合,說的大概便是如此吧?
傅筠的事沒了下文,不過幾日後,父親回到府中,神色卻有些不快。
“魏傕要來長安。”他對母親說。
“魏傕?”母親想了想,道,“夫君幫過的那個洛陽北部尉?”
“正是。”父親道,歎口氣,將一封信擲在案上,看看我,“父親親自來信,要將蘋許給魏傕的兒子。”
此事,我感到愕然,母親更是忿忿。
魏氏出身河西望族,與徐氏是故交。魏傕的父親和我的祖父當年同朝圍觀,相交甚好。而魏傕亦與我的父親有少年之誼。但是,這遠遠不夠。
魏傕先前在洛陽任北部尉,曾得罪權貴,我父親多方幫助才得免罪。如今,他到長安為官,也不過是個騎都尉,比起父親有意結交的京城貴胄,簡直不值一提。
無奈祖父畢竟是祖父,父親再不願意,也不敢違抗。
兩個月以後,魏傕一家來到了長安。他們舉家登門拜訪之時,我見到了自己那個傳說中的未婚夫——魏郯。
這一年,我十四歲,而魏郯與我同齡。
若論長相,他當然不及裴潛或者傅筠那樣雕琢般精細。他的五官很有些棱角,卻不突兀,看起來竟也十分英俊。當我第一次見到魏郯的時候,他立在魏傕身後,眉宇神氣昂藏,教我眼前一亮。
我和魏郯的婚約,在我十八歲的時候定下了。父親一直以相士說我不宜早婚為由拖延,卻奈何不得祖父催促,我的年紀也已經不能再拖了。
從相識到定婚,我和魏郯已經不算陌生。
母親告訴我,與魏郯定婚是權宜之計,若遇到時機,父親還是會退掉。
我並沒有把這話太放在心上。因為對於這個未婚夫,我覺得還算合意。魏郯來到長安之後,不到兩年,就憑本事成為了少年羽林郎。每當我與貴女們到宮苑中遊玩,少年羽林郎們騎馬執戟奔過宮禁,總能引得不少人顧盼生輝。
而他們之中,魏郯無疑出類拔萃。同是一身的鎧甲,他能比別人穿得多出幾分颯爽之氣;天子常常在宮中讓羽林竟武或蹴鞠,魏郯也總能搶得頭籌。
讓我驚訝的是,他居然與裴潛私交甚好。有一回聚宴,他送我回家,路上與裴潛相遇,二人熟稔地說起話來。我詢問之下,才知道魏郯早已跟他認識。
羽林宿衛官杜寅與父親交好,他曾告訴父親,天子對魏郯很是欣賞,此人將來前途無量。
這話,父親微笑著聽了,無多表示。
我知道父親的心思。魏氏出身河西,世代武將,魏郯的夢想就是像他的祖輩那樣到戰場上去,取得軍功,封侯拜相。可這樣的前景,父親是嗤之以鼻的。封侯拜相,最後還是要回到朝廷,食祿千石的大將,要比同樣等級的朝官艱苦得多。當朝重文輕武,將來的升遷亦前景未知。最重要的是,父親覺得我能夠一開始就嫁王侯貴胄,那麼,要一個現在才僅僅讓天子“很是欣賞”的人做什麼?
這是實話,我亦覺得有理。
可我已經慢慢接受了將來會跟魏郯成婚的事,對他,也比訂婚前多了些關懷。我會像別的女子那樣給未婚夫送一些小物件,比如一方親手做的幘巾或者繡帕,比如時常出其不意地到他戍守的宮門去看他。
在魏郯同僚的起哄聲裏,我看到他會臉紅,把我送的物件快快收入袖子裏,心中很是得意。
不過,魏郯畢竟身在羽林,我們能夠見麵的次數極少。而魏郯也從不像別的小兒女那樣見了麵便膩膩歪歪,獨處之時,他對我做過的最親密的事也不過拉拉手。魏郯的有禮溫和,讓我覺得很舒服,不過 ,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想起傅嫤和裴潛,他們在一起,兩人嘻笑打鬧,像孩子,卻很快樂。
那麼,我和魏郯快樂麼?
這樣的話,我羞於想也羞於問,快不快樂又如何,我們已經定婚了。我喜歡他,即便此事還不熟悉,可將來會有很多時日慢慢熟悉。
在我們定婚將近一年之時,一日,我正好入宮去賞花,待得出來,便順道去看看魏郯。可到了宮門處,他卻不在。
“他方才有說有急事,告假去了。”與他同僚的羽林郎說。
“告假?”我訝然,“告假去何處?”
“似乎去了東市。”他說。
我聽了這話,有些猶豫,但看看時辰還早,便讓馭者帶我往東市去了。
東市人來人往,喧鬧嘈雜,我從來沒有在這裏待過。我坐在車車裏,漫無目的地四處張望,卻看不到魏郯的影子。
正尋覓間,路被一輛牛車堵住了,前行不得,這時我聽到一個有幾分耳熟的是聲音,隔著紗簾看去,卻見一個小販在跟人討價還價。
“……七十錢?”小販似乎年紀很輕,氣勢卻足,“這位公台,你可將長安東西南北都轉個遍,七十錢能買我這棋盤的一個角,這棋盤我便送與公台!”
“那你說多少?”買的人問。
“五百錢。”小販道。
那人眼睛神色不定。
“三百。”他說。
“五百。”小販堅決道,“一錢不少。”
“你這是舊物!”
“嗬,公台不知棋盤舊物更貴麼?我原先想買七百錢呢,看公台中意,便開個市,公台若是覺得貴,大可……”
我覺得那小販眉目精致,宛若少女。很是麵熟,卻想不起來在何處見過。未幾,他的臉稍稍轉過來一些,我的心底猶如劃過電光石火。
那是傅嫤,傅司徒家的傅嫤。我不敢相信,連忙再看,這時,馬車卻走了起來。我正失望,行出兩三丈,魏郯的身影卻在人群那邊出現了。
我想喚他,可是人太多,隻得吩咐馭者停下,自己下車去。
周圍熙熙攘攘,我朝魏郯走過去的時候,卻見他靜靜立在一處牆根下,似乎在看著什麼。我好奇地順著他的目光望去,前方各色人等,唯一的特殊之處,隻有那個嬌嫩的聲音--傅嫤還在原地,跟那買者唇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