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徐後(2 / 3)

而魏郯,神色專注,唇角微微揚著,竟是我從未見過的樣子。

即便對我,他也沒有這樣。

人的感覺有時很敏銳,隻是一瞥,便能感到異樣。

我遠遠地望著他,直到侍婢出聲提醒,我才回過神來。

“女君,婢子去喚公子過來吧。”她說。

我卻搖搖頭。

“不必。”說罷,我轉身走回了車上。

這番去東市,我像是做了什麼心虛的事似的。為何不去跟魏郯說話,我卻誰說不上來。也許我本是個不愛管閑事的人,有的事被我窺到了,即便有疑問,我也不會直言。

特別是魏郯。

也許因為自己真把他放在了心上,行事便會小心翼翼。

傅嫤在市中做什麼?一個貴女,喬裝改扮來這市中廝混,我都差點認不得她,傅府缺錢麼?

還有魏郯,他一直看著她……

我揣著著心思,整日都過得有些恍惚。

而傍晚之時,魏郯卻來見我。

有母親盯著,我們不能獨處,隔著繡屏,魏郯道:“你今日去尋我了?”

這話點到了心事。

“嗯。”我輕聲道,“你不在。”

“我去了東市。”魏郯道。

“是麼?”心暗自突跳,“去東市做甚?”

“季淵托我辦些事。”魏郯說,“他今日又要事要辦,又不得空閑,我就替他出來。”

他提到裴潛,我的心稍稍放下。裴潛是傅嫤的未婚夫,如此說來,倒是通了。

魏郯有時讓人捉摸不透,可是他沒有對我說過謊。

“你去尋我可有何事?”這時,魏郯問我。

我回神,道:“是有事。後日你能告假麼?國舅在府中聚宴,卞女君邀我去,讓我也帶上你。”

“國舅?”魏郯似乎有些遲疑。

“正是。”我忙道,“宴上有許多才俊之士,你去了可結識友人,亦不會無趣。”

魏郯為人開朗,好結交朋友。我這麼說,果然,他答應了。

他回去以後,我整個人都覺得鬆了一口氣。

魏郯沒有告訴我傅嫤為何在東市賣貨,我也不想追問。如今更重要的事,是後日國舅家的聚宴。

我有我自己的籌劃。

魏郯現在雖然是個羽林郎,可是還不足以讓父親看好。幸而我認識的貴女不少,能打聽到一下不錯的機緣。

國舅卞恒,喜歡召集青年才俊在府中聚宴,賞樂飲酒。此人是卞後的兄長,如今卞後一身恩寵,卞氏在朝中亦是炙手可熱。被卞恒看中的人,都能平步青雲。

我與卞恒的女兒卞盈相處得不錯,前些日子,曾將此事問過她。她欣然應允,今日遊宮苑之時,她跟我說,卞國舅曾見過魏郯,願意邀他赴宴。

到了做客之日,我先到了國舅府。卞盈帶著我和幾位貴女到花園的小閣上用食品茗,綺戶敞開,可以望見隔著一片假山,水榭亭台中案席精致,仆從魚貫,身著華服美飾的賓客一邊談笑一邊入席,而上首處,大腹便便國舅卞恒身著錦袍,正與一名長相俊俏的男子說著話。

“那是誰?粉塗得比女子還好看。”一位貴女用紈扇半遮著臉,輕笑道。

“那是新任的謁者仆射,”卞盈道,“剛從給事謁者升上去的。”

貴女們了然。庭院中燈盞照得似白晝一般,賓客們紛紛來到,隻見都是些年輕男子,形貌各異,卻無不賞心悅目。我心底讚歎著卞國舅挑選賓客的眼光,沒多久,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庭中。

魏郯一身利落的絹袍,腰係玉帶,步履矯健。

“那是何人?”有人問。

卞盈看向我,掩袖而笑:“這要問蘋。”

我微赧,抿唇笑笑。

再看向席間,家人已經引他拜見卞國舅,卞國舅看著他,笑容親切,似乎在與他寒暄。魏郯畢竟年輕,從這裏看去,神色有些拘謹。

而出乎我意料的是,魏郯入席的時候,卞國舅親自將下首一席指給了他。

卞盈亦不禁訝然,對我說:“我父親果然賞識他呢。”

我心中亦是高興。

明月高照,歌伎纏綿的歌聲傳到小閣上來,良辰美景,觀者亦是沉醉。

我和貴女們聊天說笑,卻不忘時時瞥向那宴席。

卞國舅與賓客們飲酒相談,是不是發出笑聲。亦有人去與魏郯對飲,魏郯不拒,已經喝下了許多。這時,卞國舅從席上起身,拿著一樽酒走向魏郯。

魏郯連忙起身。

卞國舅已經麵色酡紅,看著魏郯,笑眯眯的。他說著什麼,將樽一舉。

魏郯亦將手中的酒杯舉起,與國舅對飲而盡。

而國舅飲完之後,並未離開,朝魏郯伸出手。在我這個方向,看不清他是做了什麼,可是那一瞬間,魏郯突然拉開國舅的手。

我愣住。

寂靜片刻,席間發出一陣笑聲,國舅亦笑。

魏郯卻似渾身僵直,未幾,他向國舅一禮,把杯放回案上,拂袖離開。

此事突如其來,笑聲戛然而止,國舅立在原地,看著魏郯離去,臉上的笑意漸漸暗下。

貴女們亦麵麵相覷。

“怎麼了?”卞盈問。

我不知如何回答,連忙起身,朝外麵快步走去。

“孟靖!”我讓馭者快馬加鞭,終於在魏府門前趕上了魏郯。

“出了何事?”我急急問道,“怎突然就走了?”

魏郯看著我,麵無表情。

他不說話,我就更加感到他的怒氣。

剛才的事,明眼人都能猜到幾分。卞國舅好結交年輕才俊,而私下裏,我也曾聽過他府中養有孌童。

長安紈絝好尋歡作樂,花樣繁多,養孌童並非奇聞。隻是我沒想到卞恒堂堂國舅,會在宴上對人不軌,也沒想到魏郯的反應如此之大。

“國舅……”我又愧又羞,支吾的問道,“國舅方才……”

魏郯的臉色沉沉,我看到他額邊筋頭跳動,連忙噤聲。

“我無事。”少頃,魏郯深吸口氣,平靜下來,對我說。

我心中稍安,轉念一想,安慰道:“國舅那邊你不必擔心,我與國舅家的夫人女君俱是熟悉,勸上一勸便無事了。”

魏郯目光一凜。

“勸?”他冷笑,“不必勸,我魏郯就算在長安待不下去,也不必他開恩青眼。”

我皺眉,但知道他在氣頭上,好言道:“今夜之事乃是意外,國舅亦喝醉了,你勿意氣用事。”

“意氣?”魏郯看著我,“國舅做出那等下作之事,我不忿,倒是意氣用事?”

他的語氣有些尖銳,我也惱起來,道:“那你欲如何?長安裏等著高攀的人把城牆繞上百圈,國舅如今的權勢你不是不知,你以為在他的宴上占得一席容易麼?我讓你與他結交,也不過想讓你有個好前程。”

“好前程,便是那個謁者仆射一般的好前程?”魏郯盯著我,目光冷冷,“我要前程,自會奮發而圖,這般歪道,我不齒為之!”

我急道:“我並非勸你屈從,長安的權勢之家,亦並非隻有國舅。孟靖,我知道你想像你祖父那般,建功沙場立業長安,可那是你祖父。你如今雖得羽林青眼,可將來呢?多少人當了十幾二十年的羽林郎,最後也隻得個軍曹,連個立功的機緣也不曾有。今上好才俊,故而有少年羽林。你如今正當年輕,若能得貴人相助,必可事半功倍!”

魏郯的目光深沉。

“時辰不早,你回去吧。”他淡淡道。

我一怔,少頃才明白這是逐客令。

“我是為了你好。”我有些不可置信。

魏郯似乎有些疲倦。

“如此,多謝。”他說。

我伸手,想拉拉他,卻落了空。

“回去吧。”他重複道,說罷,轉身離開。

回家的路上,我的手一直發冷。

我覺得挫敗又委屈,在車上哭了一場。我大費周章,圖的不過是魏郯能得到父親的青眼。

可是魏郯卻不以為然……我擦著眼淚,想著前麵的事,覺得自己真像個傻瓜。

父親早就告訴過我,這個定婚做不得真,可我仍然滿心期待地撲了進去。

“……你怎知他也喜歡你?”我忽然想起母親的話。

是啊,我做這些,無非是因為喜歡魏郯,可是,他喜歡我麼?

那日,他看著傅嫤的樣子在腦海中浮起。

心中亂哄哄的,我閉閉眼睛,不知道該怎麼樣才好。

到家之後,母親迎了出來,看到我的樣子,她吃了一驚。

“你不是去國舅家赴宴麼,出了何事?”她問。

我無從說起,搖搖頭。

母親卻似明白過來:“是孟靖?我聽說他也去了,他欺負你?”

這話刺中心事,我忍不住,伏在母親懷裏哭了起來。

“那魏氏小兒不必再理會!”父親的聲音從堂上傳來,他走過來,將一張紙交給我,微笑道,“天子下詔,為皇子箴選妃,為夫已經將你的名姓報去了奉常府。”

父親的話終成現實。皇子箴乃卞後所生,大有立為儲君的架勢。父親沒有猶豫,登門魏府,以我有疾為由,將我和魏郯的親事退了。

我不知道魏傕的反應如何,魏郯自從那日爭執之後,回了羽林,聽說先帝派他們去了洛陽,要過半年才回來。

這倒是正好。父親退婚之時,我很不好過,吃不香睡不下,對魏郯,終究不舍。

但是我不能違抗父親,也知道父親的打算是為了我好。我和我的父母想要的,魏郯給不了,不如忍痛了卻。

當魏郯終於回來,我聽說他一度要到我家裏來質問,但是,他終究沒有來。

我們再度重遇,是我選入宮中學禮的時候。一次,我去見大長秋,回來的路上,正好看到魏郯。

四周無人,我們照麵,各是一瞬間停住了步子。

“你入了宮。”魏郯看著我,神色平靜。

“嗯。”我頷首。

“退婚之事,是你願意的麼?”

這大概就是他的質問。

我看著他,淡淡一笑:“孟靖,如果不是你我祖父定下親事,你會娶我麼?”

魏郯一愣。

他嘴唇動了動,可不待回答,宮道上響起了腳步聲,有人來了。

我不再多言,向他微微頷首,轉身離去。

後麵的聲音很快不見,我不知道魏郯是仍站在那裏,還是已經走了,可我沒有回過一次頭。

如果不是我們的祖父,我和他,也許不過照麵相識而已。我們要走的本是不同的路,現在回到各自該去的地方,也好……

有時,我覺得人世奇妙,因為你無法預定別人將來的樣子。高高在上的人,說不定會瞬間跌落泥土,你覺得固若金湯的世界,也說不定會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候破碎殆盡。

比如傅氏。

我聽到傅氏一家被滅族的消息之時,還在跟著宮中的女史學禮。

那樣一個輝煌、人人仰望的家族,天子一怒,竟一夜間連根拔起。包括傅司徒和相貌英俊的傅筠在內,傅氏一家都在處決的名冊之中,而那個喜歡到市中售賣貨物的傅嫤,卻被劉太後保了下來。我聽說劉太後為了把她留住,揚言不認兒子,天子無法,隻得順從。

我這樣的局外人,聽到這消息,也是心驚膽戰。而另一麵,我還有些小小的慶幸。此事,說是天子對傅氏不滿,還不如說是卞後得勝。傅氏支持先皇後生下的皇長子琛,而卞後當然是要自己的皇子箴繼位,如今傅氏倒下,皇子箴的地位算是穩固了。

這兩位皇子我都曾經見過。皇子琛儒雅,少言寡語;皇子箴則好動一些,喜歡與人聚樂。平心而論,皇子琛更有儲君的風範,不過,形勢到底比人強。傅氏滅族之後,劉太後唯恐卞後加害皇子琛,把他也接入了太後宮中。可惜不到一年,劉太後就薨了,傅嫤被遠嫁到了萊陽,而皇子琛則封作了濟南王。

帝位爭奪,每一代皇帝都有,天下人也習以為常。隻是誰也沒有想到,風雲會變得如此之快。在劉太後薨逝之後,天子很快駕崩,卞氏欲立皇子箴為帝,先皇後族兄高覓起兵而反。長安登時陷入混亂,我被困在宮中,每日擔驚受怕。卞後被高覓鴆死,而後,涼州牧何逵領軍衝入長安平亂,殺了高覓。人們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但是何逵亦並非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