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生命的表現形式和狀態
形式
有內容就一定有形式。生命有豐富的內容,就有豐富多彩的形式。
其實,生命的每一種表現狀態都可以成為一種形式,但由於許多狀態是身體派生出來的,那麼從研究方便來說,確定身體是生命的一種形式。同理,也可確定心理或身心是生命的一種形式。我們通常關注的人在垂危狀態時表現的也是一種生命形式。就是說:我們的身體、身心以及我們通常認識到的生命,都是生命的表現形式。
有的人身體不好,但能活很長時間。有的人身體好,可說走就走了。說明命不完全由身體主宰。
有的人很笨,但長壽;可有的人很聰明,卻短壽。因此命也不完全由我們通常認識的心(聰明程度)來主宰。
身心這個形式比較更接近於生命整體。因此身心健康的人相對長壽,身心不健康的相對短壽。但也不盡然,有的人心很好(心理健康),但短壽;有的人心邪惡(心理不健康),卻長壽。因此身心也不等同於生命。
形式隻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內容,但不可能完全代表內容。因此,我們僅憑身體狀況、身心狀況和我們所觀察到的生命狀況來評判一個人的生命時,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就不足為奇了。
我們通常對生命的認識除了健康狀態,就是疾病狀態,或者直至垂危時我們才能想到生命。在健康和疾病狀態時,我們認為那都是身體的原因。
狀態
可以說人生的一切表現都是生命的狀態。如高興、煩惱、健康、疾病、悲哀、興奮、快樂等,都是生命的狀態。
如有的人健康,但不快樂;有的人健康,也快樂。有的人有病,但快樂;有的人有病,不快樂。有的人堅強,有的人脆弱。有時有力量,有時沒有勁,有時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都是生命的表現狀態。
生命的表現狀態可以說是無窮無盡,有的時候還有偽裝的狀態。如化裝、演戲等就是在偽裝狀態。狀態是生命的表現,不等同於生命。
所有的形式和狀態都根源於生命
本身都是生命係統的不同表現
隻有生的命和不斷在生的命才有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和狀態。如果生命停止了,那麼表現的形式和狀態也有限了。
人們在認識事物時,所犯的最大的失誤是過於重視表麵的形式和狀態,而不能認識到生命本身。人們對表麵的形式和狀態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注意,卻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不能進入到對生命本身的認識。
生命係統是我們人類還未揭開的巨大奧秘。正因為生命係統的奧妙無窮,才有那麼多幾乎是無窮無盡的表現形式和狀態。正因為生命係統的活力,才有那麼多鮮活的形式,才有那麼多鮮活的狀態。
人們在觀看或觀察生命的形式和狀態時,往往跟看花一樣。隻看到了花朵的美麗,不知道花枝、花幹和花根默默無聞地工作了多少日夜。甚至於有的人把花朵采下來,她們在那一刹那並沒有想到,離開根的花是不長久的,也不會真正的鮮活。
我們對生命的研究也是如此,不斷采摘生命的花朵,卻一直未深入到生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