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1 / 1)

同學聚會,一個很久不見的男同學對我老公說:“你老婆上學的時候可牛了,學習好,不理人的。”其實上帝知道,當我給別人那樣感覺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多麼的自卑,多麼的緊張,那個時候我很奇怪為什麼別人在背後會給我起那麼多的外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關於我的是非,為什麼人人對我都不友好,身邊女同學都有男同學追,為什麼追我的一個也沒有?

現在想想,是自己色厲內荏的外表給別人造成了壓力,所以別人才會有那樣的反應。那麼,推而廣之,在別人對自己不好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哪方麵做得不好得罪了人家?

一般來講,你是怎麼對待人家的,人家也會怎樣對待你。可以說,別人的反應是你的一麵鏡子,你給人家的是快樂、信任、友善,那麼大多數人給你的也是快樂、信任、友善;你給人家的是壓力、傷害、不快,人家給你的一般也是壓力、傷害、不快。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應該算是一個天道吧。如果你認為你是對的,人家的反應是錯的,那麼,你所認定是對的事情,可能並不符合天道。如果你還是執迷不悟,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你就會受到你所認定的錯誤道理的懲罰。

所以,當你受到來自熟悉的人傷害的時候,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或者向對方了解一下,是不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好,所以對方才會那樣。了解清楚了,自己也就沒那麼多困惑或者煩惱了,改起來也沒那麼難了。尤其是當你發現身邊的人個個都對你不好的時候,多半是你秉持了錯誤的人生態度,或者有著不好的性格習慣,就像我當初上學時給別人那樣的感覺,結果還不自知。過了快三十年了,今天才算想明白了,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一個很好的範例。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原理在青春期孩子身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忒逆反的孩子多半是家長給的壓力太大,或者是孩子沒能很好地釋放學業上的壓力,加之孩子心理上、生理上由於成長產生的負能量累積太多無處釋放。作為家長、作為老師、作為社會中的長者,麵對逆反的孩子,要了解其作用力在哪裏,才會想出正確的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