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當代教子的誤區與解套8(1 / 1)

第二章孩子的真實世界 第一節 幼兒園裏的灰色空間 第二節 幼兒小學化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許真是這句話起了作用,很多家長在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就給孩子盡量選擇好的幼兒園,給孩子買了很多學習資料和課外讀物。大部分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先問問幼兒園的老師:“識字、寫拚音、20以內的加減法,你們教不教?”他們都是以孩子認多少字、背多少古詩來衡量幼兒園的好壞。某幼兒園園長向我吐苦水表示,家長的目的很明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們幼兒園出於招生的考慮,很多時候隻能順應家長的要求。“有時候家長也很無奈,他們不願孩子學那麼多知識,但又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隻能跟風。”一家較大型幼兒園的園長介紹說,由於該園沒有搞“小學化”教學,幾年來流失了不少生源。

那麼,幼兒園“小學化”是否會減輕小學教師的負擔呢?筆者走訪調查了幾個小學,發現對於幼兒園提前給孩子進行“小學化”教育,小學老師們並不買賬,他們的普遍反饋是:一張“白紙”更好教。他們認為,小學是把知識從頭教起,孩子們新鮮感足,又在同一起跑線上,更利於團隊合作,而更關鍵的是能給娃娃們減負。幼兒園“小學化”會給小孩造成什麼影響呢?一家幼兒園的園長坦言,幼兒園“小學化”超越了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水平,違背了學前兒童的認知規律和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原則,容易使學前兒童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產生厭學、畏懼等不良情緒,影響學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小學正常的教學秩序,同時也誤導了家長。

“幼兒小學化弊端多,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一位幼兒園園長指出,“小孩的小手肌肉群在6歲才發育完善,如果提前給孩子布置太多的書寫任務,一來會帶給孩子壓力,二來會導致孩子眼睛近視、書寫姿勢不正確等不良後果。不少幼兒園缺乏專任教師,傳授的知識不一定準確,如果不準確,幼兒會先入為主,到了小學就很難糾正,反而誤人子弟了。”

多年的教育研究工作,使我結識了本地的一個教育領導,他是廊坊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的趙科長,在和他深層次的交流中,趙科長也談到了幼兒小學化的問題。他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念——要讓孩子贏在終點線上。這就像是跑一場馬拉鬆,跑到終點才算成功。筆者非常讚同這一理念,同時也提醒家長們,不要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謬論誤導,做出拔苗助長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