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當代教子的誤區與解套9(1 / 1)

第二章孩子的真實世界 第一節 幼兒園裏的灰色空間 第三節 被忽視的一族

在中國,伴著改革大潮流的風起雲湧,有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被忽視了,那就是留守兒童——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兒童。他們一般和父母一方或和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一起生活。留守兒童的生活和命運到底如何呢?誰會真正的關愛留守兒童?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報道,看完你一定會心痛。

2004年3月,四川省富順縣某鎮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一個13歲的女孩,在無人知情的情況下生下了一個孩子。尚未成年的兒童竟然當上了母親——這件駭人聽聞的事就發生在一個名叫小英的留守兒童身上。

四年前,小英的父母把小英和小英的弟弟交給爺爺奶奶照看,就雙雙到成都打工去了,隻有春節才能回家看看。讓隔代的祖父母來監護孫兒的成長,是中國留守家庭的通常做法,殊不知,這種做法會給留守兒童的身心成長帶來了極大的負麵影響。小英是被自己的叔父強奸導致懷孕的,小女孩不敢說,更不知道自己的生理發生了什麼變化,可悲的事就這樣發生了。

小英所在學校的校長說:“當初沒有發現她和別的女學生有什麼不同,我們現在感到很內疚,如果細心一點,事情或許能夠避免,最起碼不會到這個地步。”而在這期間,小英一直上體育課,和同學們一起參加長跑。與小英生活在一起的爺爺說:“平時家裏的粗活累活都是小英幫我們兩個老人幹,就在孩子出事的一個星期前,她8歲的弟弟突然發高燒,小英還背著弟弟去醫院看病。來回走了20多裏路,她自己都還是個娃,哪曉得她肚子裏還有一個娃嘛。”孩子不懂事,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變化,更不明白這些變化會給她帶來什麼後果,直到突然出現劇烈的腹痛、嘔吐才被祖父母送到鎮衛生院,並生下一個小孩兒……

通過13歲兒童做母親的這個事情,我們想到的是監護權的缺失。正是由於孩子缺乏父母的直接監護,把監護權交給了親戚,交給了學校,而親戚和學校又不能有效地對孩子監護,才導致留守的孩子受到傷害時,往往不易被及時發現。

在心痛之餘,我不禁要問:“到底孩子重要還是賺錢重要?”我們總說要給孩子賺取多點兒再多點兒的財富,但是如果孩子像小英這樣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那用多少錢能彌補呢?另外一點,就是中國學校對學生的性教育非常不到位。別說是小學生,就是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大學,學校也沒有開設什麼像樣的有關性方麵的課程,我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從哪來的,是怎麼來的。不知道男女為什麼有別?區別是什麼?不知道怎麼來應付發育時期身體和心理的變化。這些都為小英式悲劇的發生埋下了苦果。

根據有關部門調查,中國留守兒童高達5800多萬。也就是說像小英的父母那樣把孩子留在家裏讓親戚照看,雙雙去外地打工的現象在中國普遍存在。事實上,現實生活中,許多留守兒童的父母也非常想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相互照顧,感受親情溫暖。但是他們置身在城市卻不屬於城市,他們的住房問題、生活保障問題等等都無法解決,何況孩子的上學問題?要把孩子帶進城裏,留在自己身邊上學,那簡直難如登天!為了生活或生存,他們不能輕易地離開自己的工作,不能輕易地離開城市,就是在這種帶不出與回不去的雙重矛盾下,留守兒童雖然有父母,但是他們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的現實。

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農民工。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的無奈、無助、無望誰又能理解呢?誰不願意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家裏富裕誰會去城裏打工?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遭罪誰的心不痛?可來到城裏,除了能掙點錢,還能得到什麼呢?

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工,懷揣著美好的夢想來到城市,可得到的卻是歧視和不公。他們要接受警察的審查,查身份證,辦暫住證,還有什麼務工許可證呀……辦證就需要花錢。而子女上學呢?需要花的錢比城市本地的人還要多,甚至多出幾倍。外地的孩子想在當地讀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你必須學習成績好,二是必須交錢。幾乎大多地方都是這樣運行的。務工子女求學越到了大城市就越難!這是利益的驅使,也是當前社會體製使然!如何通過改革優化並完善社會體製,撫平留守兒童之痛,已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