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當代教子的誤區與解套13(1 / 1)

第三章健康的“炸藥包” 第一節 “愛”的供養 第二節 好吃的毒藥

走進超市,品種最多的就是孩子的食品:糖果、奶油、薯條、小餅幹、冰淇淋、汽水飲料等等,尤其是對孩子健康有影響的膨化食品,占據三分之二還多一些。

我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孩子的最愛往往都排在垃圾食品大名單中,總結一下,好像越是不健康的才越吸引人。為什麼垃圾食品對寶寶的誘惑最大?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垃圾食品”?

所謂“垃圾食品”,即指“空熱量食品”(含有高熱量,卻少有其他營養素的食品)。小朋友常常會被電視上的零食廣告所吸引,而這些零食,大部分是含有高糖分、色素、香料的甜食類。小朋友吃多了,血糖會很快上升,影響食欲及正餐的攝取,久而久之,愛吃零食的小孩,會變得瘦弱、臉色蒼白、胃腸不好,對健康的影響很大;而且,孩子一旦吃了零食又吃正餐,則很容易發胖。

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垃圾食品”依然占領兒童飲食文化市場。這就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商家的文化注入,何止廣告吸引孩童,就連垃圾食品的外包裝都花花綠綠吸引孩童。可孩子不知道也分不清哪是糖衣哪是炮彈!

那麼,我們做家長的呢?我們還分不清嗎?你的孩子想健康,那到底應該讓孩子吃什麼?我奉勸家長朋友們看看下邊的內容,看懂了就立即執行。

影響兒童健康的十大“垃圾”食物:

(1)油炸類食品。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油炸澱粉);含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2)醃製類食品。導致高血壓、腎負擔較重,導致鼻咽癌;影響黏膜係統(對腸胃有害);易得潰瘍和發炎。

(3)加工肉類食品(肉幹、肉鬆、香腸等)。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髒負擔)。

(4)餅幹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幹)。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髒功能造成負擔);嚴重破壞維生素;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5)汽水可樂類食品。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6)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隻有熱量沒有營養。

(7)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

(8)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9)燒烤類食品。含大量三苯四丙吡(三大致癌物質之首);一隻烤雞腿等於60支煙的毒性;導致蛋白質碳化變性(加重腎髒、肝髒負擔)。

(10)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含大量奶油,極易引起肥胖;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家長朋友,你了解了之後,我再告訴你幾種培養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方法:

(1)給孩子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樹立進餐規矩並堅持遵守。該吃飯的時候必須吃飯,不能邊玩邊吃,或講好條件。飯前不可以吃零食,甜點要等飯後吃。

(2)家裏可以預備一些健康的零食,定時給孩子提供。

(3)平時多給孩子講講“垃圾食品”的危害,但不要欺騙孩子。比如告訴他們,糖是苦的,這樣的謊話,早晚會被孩子識破,這樣父母在孩子心裏將失去信任感。

(4)如果別人喜歡孩子,給他們糖,吃兩塊也無妨,不必過分緊張。你越表現出來激烈的反應,他們越覺得好奇,越認為那可能是天大的美味。

(5)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挑選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如果是非常不健康的食物,家長一方麵要控製量,一方麵還是告訴他們危害。但一定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己選擇。

(6)家長潔身自好,以身作則,不吃“垃圾食品”。最無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家長抽著煙、喝著酒、吸著可樂、嚼著薯條,卻諄諄教導孩子說:別學我啊!這不是給孩子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