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當代教子的誤區與解套18(1 / 3)

第四章誰中了應試教育病毒 第一節 應試1號病毒——“學不好就完了”

(1)學生中毒症狀及案例分析

該病毒的中毒典型症狀是:近乎偏執地認為“讀不好書,上不了大學,將來就一定沒出息”。這是一種對青少年危害極大的思想病毒,大中小學生都極有可能中此病毒。

有這種信念的孩子,往往隻埋頭於功課,不關心自身綜合素質及道德品質的培養,很容易導致智育一個方麵畸形發展。所以,他們在學業上一旦遇到重大的挫折,考不上理想的學校,就很容易徹底喪失成功的信念與學習的信心,對自己的未來就會完全絕望。其中一些孩子可能從很小的時候,就不再相信自己會有什麼光明的未來,不再竭盡全力去改變現狀,將來也不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改變失敗的命運,導致一生平平淡淡、碌碌無為。還有一些心有不甘的孩子,很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神經不夠堅強的,很可能會患上精神疾病,甚至會自行結束自己的生命。

2005年10月10日,邵陽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劉勤,因無法承受內心衝突,而跳樓身亡。到底是什麼造成這個花季少女內心產生如此強烈的衝突呢?

劉勤從小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讀書很自覺,很用功,但學習成績總是很一般,從小學到初一,在班裏總是中上水平。她的父母開著一家糧油食品店,平時不管女兒讀書的事。劉勤從小就認為學習很重要,為了激勵自己,她甚至還把自己的原名“劉琴”改成“劉勤”。

上初一之前,她一直都是一個很開朗、很陽光的女孩,對自己的未來還是充滿著希望和信心。她經常在日記裏寫下“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類的格言來鞭策自己。劉勤的父母不像很多家長那樣,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相反,他們還經常勸孩子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別把自己搞得太累,他們怕自己的孩子身體吃不消。讀初二時,劉勤感到了學習的難度,她的思想壓力逐漸增大。一次考試中,有一門成績不合格,總成績滑落到班裏倒數第五名。她的心情非常鬱悶,感到對不起父母,她哭著對母親說:“媽,我對不起你,對不起爸呀!”她媽媽則不斷安慰女兒說:“別這麼說,你讀書這麼勤奮,爸媽對你都很滿意了。”

當她母親買菜回來時,竟然發現女兒吞服了小半瓶安眠藥。因為搶救及時,劉勤又活了過來。這次事件發生後,本來就不怎麼管孩子學習的父母,更是注意時時處處有意識地為女兒減壓。媽媽經常對女兒說:“別人家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和你爸可沒有對你抱不切實際的想法,不管你的成績如何,隻要你盡力就好了,不要總認為非考上大學不可。”她的父親也說:“你考不上大學就和我們做生意,我和你媽也沒讀多少書,日子不是也過得不錯嘛。”但是劉勤還是認為,現在沒有大學文憑和知識就沒有出息。做點兒小生意養家糊口沒有什麼意思。所以好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成績搞上去,將來一定要考上大學。在父母的勸慰和自身的努力下,劉勤很快又恢複了活潑、開朗的性格,也重新找回來自信。經過一番苦讀,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好強的劉勤並不滿足於普通高中的學習。她強烈要求父母把她轉到邵東三中去,因為那是縣裏的重點中學。學校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的封閉式教學。她的父母找人幫她轉進了邵東三中。到學校後,盡管劉勤學習非常努力,但是成績總是排在全班倒數幾名。

2005年8月,剛升入高三的劉勤,又向父母提出要轉學到邵陽市一中,她認為那裏的學習條件,比邵東三中更好教學質量是全縣第一的。她的父母於是又托關係,將孩子轉學到邵陽一中,為了讓女兒跟上班,減輕學習上的壓力,他們決定讓女兒複讀一次高二。劉勤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下,終於同意在邵陽一中留級複讀高二。劉勤的母親在女兒進入新學校讀書後,幾乎一天打一個電話,千叮嚀萬囑咐,要孩子多注意身體,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要順其自然。盡管是複讀,課程也學過,但是劉勤進入邵陽一中後,還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10月8日,月考成績出來後,劉勤兩門功課沒及格,其中英語隻得了29分。是全班倒數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