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當代教子的誤區與解套37(1 / 2)

第七章感恩教育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第一節喚醒感恩意識 第四節 感恩缺失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大多家長都會發出如此感歎。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麵的實例:

實例一:一對賣血供兒讀書的父母

2002年5月30日,中央電視台的“聊天”節目報道了這樣的一則新聞:

農民陳幫水有三個孩子,隻有大兒子小亮考上了大學,為了供小亮完成學業,將來有出息,年近50歲的陳幫水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賣血換錢,連續六年,賣出的血量能裝滿兩個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艱辛的小亮從讀大學後,六年都沒有回家,整日沉迷於網吧,荒廢了學業,直到被學校退學。當節目現場陳幫水含淚呼喚兒子時,滿座學子無不為之動容。事後,當中央電視台記者經過千辛萬苦找到當事人小亮時,小亮竟然說:“我爸在電視台這樣說我,他有病,他是一個殘酷無情的爸爸。”

我們不禁要問,故事中,父親和兒子到底誰更無情?

實例二:一個寄生蟲的故事

曾有一對農村夫婦,領著他們已過20歲的女兒,不遠千裏去北京進行心理谘詢,這位女兒既不上學參加高考,也不外出工作掙錢養家,眼睜睜地看著父母天天操勞著地裏和家裏的活,任由二老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衰老。更令人感動的是他17歲的妹妹,為了替父母分憂,輟學外出打工,把掙來的錢全部寄給母親,讓母親給姐姐看病。可這位姐姐呢,在家不是睡覺就是看電視,從不幫媽媽幹一點活,今天挑剔家裏的電視機太小,非讓父母換個大尺寸的;明天又怨父母對她不關心,不帶她看心理疾病。到京後,她又非要吃好的,出門時還動不動就要坐出租車。與這位女兒相似的“啃老族”、“校漂族”何止千千萬。

在這個故事中,你會喜歡姐妹倆哪一個?

實例三:一個白眼狼的故事

某研究生的父親吳先生,在研討會上向專家們敘述了他為兒子所付出的艱辛。兒子讀高三時,他做生意虧了30多萬,為了不影響兒子高考,一家人瞞著兒子,咬著牙保證兒子的生活不受影響。兒子上大學了,每月給1000元,兒子還向家裏伸手要錢。去年,讀研究生的兒子要買房,老吳給了他30萬元,誰知今年兒子又開口向家裏要15萬元,欲望沒有滿足,他竟跑回家大吵大鬧,聲稱要踩死老吳,還要到電視台播廣告聲明脫離父子關係。兒子在家待幾天,老吳就在親戚家躲幾天。說到後來,老吳一度哽咽地說不下去了。老吳說,他真想不通:為什麼兒子越來越不體貼父母,變本加厲地向他們索取錢財?

故事中的兒子為什麼要與父親脫離父子關係?

我們所看到的這幾個案例絕不是個案,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多,我們做父母的給予孩子的太多,很多孩子在家裏就是小皇帝,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給予愛,他們理所當然地接受。在物欲橫流的時代,物質生活日益提升,他們的欲望便永無止境!